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童颈椎病”从何而来?主要是两方面:先天性与后天发育过程中家长不正确的抚养方式小儿先天性斜颈小儿先天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病,这是一侧胸锁乳突肌较短或收缩引起的,如果3个月内无改善一定要及早治疗,否则会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先天性斜颈: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向一侧偏斜的病症。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与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可能的因素有产伤,局部缺血,静脉闭塞,宫内姿势不良、遗传,生长停滞,感染性肌炎,或者多种因素混合造成。小儿先天性斜颈指,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到二三周,在胸锁乳突肌中的中段可发现一个硬块,常位于右侧,呈椭圆形,质地如软骨状,似橄榄大小,能随肌肉而移动。小儿先天性斜颈的治疗越早越好,它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分非手术治疗:对于1~3个月的婴儿,由于发现早、病程短,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尚未发生纤维变性、挛缩而形成僵硬块物,可用手法按摩,方法是将患儿仰卧于母膝上,然后紧贴母亲腹部,头部伸于两膝外,把患儿的头转向健侧,使患儿胸锁乳突肌伸展,然后再把颈屈向健侧,每回连续按摩20~30次,每天2回。同时还可配合体位训练,即当患儿卧床时,用多种方法逗引,使他发生兴趣,将头颅尽量偏向健侧,颏部转向患侧,以促进患侧的胸锁乳突肌被牵拉伸长。一般经过1~2个月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被治愈。2、手术治疗:若手法等治疗方法在1年左右仍未见效,畸形明显,颈部旋转活动减少,脸部出现畸形,或颈部肌肉硬而粗短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后天发育过程中家长不正确的抚养方式孩子小的时候总要人抱,这无可厚非。但若抱成了习惯,即使孩子会走了家长也不肯放手,生怕孩子累着、摔着,反倒会让他们缺少必要的动作训练,还会影响脊柱骨骼及相关支撑肌肉的发育。因为总被抱着,孩子腰背常会后仰,头和身往一侧偏,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颈椎或胸椎的小关节错位、肌背肌发育的不对称。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则往往由于学习紧张,长期伏案读书、写字,导致颈肩肌肉疲劳。伏案时姿势欠妥及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也会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严重的可造成颈椎间盘突出。有的孩子看书、写字长时间偏向一侧,或躺在床上看电视、听耳机总是用一侧耳朵听,这些长期反复的单一姿势都会加速颈椎的蜕变。还有的孩子经常用力甩脖子,如玩呼啦圈等,也会引起颈椎关节错位。寰枢椎间解剖功能比较复杂,小儿时期寰枢关节的稳定几乎完全取决于该区韧带结构的完整性。寰枢椎之间有4个关节,即寰齿关节、寰椎横韧带与齿突之间的关节和两侧关节突间关节,这4个关节的滑膜腔相互交通,而且还与寰枕关节相通。脱位原因①咽部与颈椎上段的淋巴回流相互交通,故咽部附近感染可继发关节突间关节感染而致脱位。②颈部软组织感染扩散浸润致颈椎关节囊松弛,颈部肌肉挛缩,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解剖对位而导致脱位。④儿童扁桃体及颈深淋巴结环绕颈椎上段的前方及两侧,发生感染的机会较成人多,是本病多见于儿童的主要原因。③骨周围软组织感染造成骨充血性脱钙,使横韧带自附着处松脱,齿状突后移而脱位。小儿经常性眩晕椎动脉压迫症状单纯寰枢椎脱位一般不产生脑部症状,但是寰椎脱位可使椎动脉行程更加弯曲或颈椎伸屈活动受影响,甚至发生部分或完全椎动脉闭塞,而使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延髓和脊髓供血障碍小儿抽动症“小儿抽动症”,是近些年来才被慢慢认识,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VID_20130829_151005.asf经触诊发现他第一颈椎横突右偏,3、4颈椎横突左偏,伴椎旁压痛。颈椎X线侧位片示颈轴变直,3、4椎体后缘联线中断前移呈滑脱式错位,第1颈椎呈仰位错位,正位片示3、4椎向左侧摆错位,椎间盘正常,没有骨质增生当即为他作牵引下手法正骨治疗,纠正第1、第3~4颈椎关节错位,又用红光照射其后颈部20分钟,患儿抽搐明显减少减弱,每日一次,连续两个星期。随后每一个星期作一次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抽搐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
本文标题:儿童颈椎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0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