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结题报告(改)
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结题报告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当前,网络在促进大学生成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何解决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网络信息,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旨在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从遵守道德、法律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层面上实施网络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这不仅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为此,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研究,不仅能为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工作着力点,而且将极大地提升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接“大数据”时代挑战的能力。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指大学生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其生存和发展服务的综合修养。其核心内容包括网络信息甄别素养、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和网络道德、法律素养等。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已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据中国知网显示,以“大学生网络素养”为“主题”进行检索,近三年共有111篇相关文章。这些研究成果,为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和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不足:(一)关于相关研究的数量。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大数据”时代,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使用和创建网络信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才能使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日臻成熟,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从目前研究成果的数量上来看,显然数量不足。(二)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研究。1.定量分析研究少,定性分析研究多,且研究内容重复性较大。2.对于大学生“网络信息甄别素养”的研究缺少深度,关于大学生如何甄别网络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就缺少了客观依据。而这一点,恰恰最能反映大学生网络信息的甄别素养。3.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的研究缺乏新意。一般性的描述比较多,较有深度的研究比较少。比如对大学生利用微博、博客等网络载体,对“舆论领袖人物”的言论进行复制、传播等行为缺少典型研究。(三)关于建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1.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尚不健全。2.如何进行网上网下协同教育缺少示范性成果。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体系内的成员如何整体联动亦缺少成熟的研究成果。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一)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研究除一般性地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外,还要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调查研究:1.大学生网络信息甄别素养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报道信息的甄别、对网络“意见领袖”言论的甄别、对网络其它信息甄别的能力等。2.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调查。对大学生在网络信息使用、创建过程中的道德、法律意识进行全面了解。3.大学生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调查。对大学生运用网络学习、提升思想素养等方面的网络行为状况进行调查。4.大学生网络社会责感意识调查。对大学生网络参与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调查。(二)构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1.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大学生网络信息甄别能力的高低,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低有极大的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有助于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信网上“谣言”,其实质是对现实生活的误“读”或误“判”。为此,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统领。(2)以网络道德、法律教育为重点,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影响的是他人和社会,因此,必须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开展相关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传播不良信息将对社会产生危害。只有在道德、法律的框架下从事网络行为,才有益于社会。(3)开展正确运用网络信息教育通过开展正确运用网络信息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网络信息,以网络信息益智、提升思想素质、促进健康成长。2.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路径(1)网上网下协同作用充分发挥网上作用:把学团组织的网站作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利用这些网站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把学校的“名牌”思政博客作为帮助学生提升网络信息甄别素养的有效平台。当社会出现突发事件时,这些“名牌”思政博客要首先发出正确的声音,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相关问题的报道,避免学生盲目传播或跟帖;把开展优秀“班级(团支部)博客”的评选工作,作为引导学生提升网络素养的重要载体,加强学生网络素养建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答疑和学生作业的完成环节进入网络。充分发挥网下作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学中,积极进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正确引导;开展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工队伍人员整体联动鼓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和学工人员建立实名思政博客。组织上述人员定期发布话题、主动掌控学生的网络信息关注点。特别是在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时,全体人员要统一思想,及时发出正确的声音,帮助学生正确甄别网上的相关信息。此外,辅导员和政工人员可以从便于工作的角度出发,使用微博等网络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发布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四、研究方法与具体措施在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问卷调查”。结合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设计和建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2014.3—2014.9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2014.10—2015.6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构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设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路径,并对路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2015.7—2015.9撰写结题报告。五、研究成果(一)网络信息的特点及虚假信息的产生原因分析1.网络信息的特点信息传播迅速。数字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拥有比较先进的媒介设备,拥有四通八达的传播渠道,各种信息都可以按照传播者的意图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快地传播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为人们接收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接受者只要轻点鼠标,甚至动一下拇指,大量信息就会立刻出现。信息传播的迅速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教育者的控制能力信息辐射面宽。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网络信息的辐射面变得越来越宽现在,只需要用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接收到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接受网络信息的便捷程度,已不再受是否有计算机的限制,作为使用手机人数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信息辐射面的宽泛,使传统的信息“把关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撼动信息难于全面监管。在强大的信息传播背景下,伴随着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一些色情、暴力、垃圾,甚至反动的信息也随之传播,但监管机构很难将这些信息彻底消除。监管机构往往在很多虚假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之后,才能做出回应并采取措施。久而久之,这些不良信息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毁掉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分析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制造大量虚假信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利益的驱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大多是通过商家所做的广告来了解商品信息,信息的不实会导致消费者受到误导,结果在错误信息的引导下上当受骗。在激烈商业竞争中,企业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打广告无疑成为商家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商家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夸大商品优点#做虚假广告#大肆敛财,欺骗消费者。对新闻报道来说,虚假新闻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工作人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致使他们对新闻报道没有一个高度的责任心其次,一些记者本身的业务能力不足,对一些新闻源不能准确地判断其真假最后,媒体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也是造成假新闻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间为了扩大影响力以及追逐利益最大化,不惜制造假新闻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中随意编造和散布虚假信息,以此扰乱社会秩序的稳定还有一些人,缺乏必要的网络素养,在社会出现突发事件时,不是理性地弄清楚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而是急于对事件本身进行曝光,制造网络轰动效应,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虚假信息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大学生获取信息时存在问题探讨研究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同时网络信息又异常复杂,甚至泥沙俱下。大学生们在借助网络浏览资讯,查询学习资料的同时,又通常会接触到一些黄色、暴力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在使用网络时比较注重自我的表达,但缺少对政治的参与热情以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运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在线聊天和娱乐休闲的分别占调查大学生总数的46.1%,24.3%和11.4%。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参与论坛讨论的积极性不高,56.1%的大学生较少甚至从未参与过讨论,61.6%的大学生较少或从未将自己的学习经验、知识、技能、成长历程等在BBS.上分享。大学生对博客的应用一般多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且传播功能单一。多媒体技术使网络信息直观、生动,网络呈现在用户面前的符号不仅有文字、图片,还有音频、视频。网络信息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动态地作用于网络用户,网络信息的这一特点,使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和虚假信息变得更加逼真。一些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在不自不觉中接受了错误观念和虚假信息的影响。少数学生对网络信息,特别是微博和微信中的信息盲目听信,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缺乏思维辨别能力,形成“片面式”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没有人能够做到与每个群体的每个人都能进行交流,而只是对其中的部分群体和部分人进行交流,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往往是由部分去推知全部。一些大学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一旦阅读到某些与自己认知相符的信息,就确信不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就会慢慢成为自我认知的一些储备,这些未经认真分析和筛选的信息,极易导致阅读内容的片面化,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看待问题的片面化。应该说,一些大学生看待问题易走极端化、片面化,正是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的体现。(三)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的对策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特别要着力提高大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并获得正确的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途径要形成协同作用,提高大学生对善恶、美丑、正误和是非的判断辨别能力,培养他们对信息的识别与选择能力,提高获取和发布健康信息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成为健康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和正确网络信息的积极传播者。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帮助大学生把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特别是在使用微信和微博时,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传播未经验证的信息,不制作可能损害他人利益或可能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信息;对所谓的“网络热点”,不围观、更不盲目灌水,不急于发表见解;对所谓的“网络大V”不盲从,不随意跟帖。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心理,在网络中不以哗众取宠的语言去博取他人的眼球,不盲目追求博客、微博等网络日记的点击率。在进行网络行为时,加强理性思考、慎独、慎行。提高大学生网络技能。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65.3%的
本文标题: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结题报告(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1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