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第一单元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单元为什么是什么中国文化文化一般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怎么办怎么看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选择:当代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知识目标:借助文化现象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理解文化的内涵,学会归纳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阐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比较的方法,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2、教学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一、文化万花筒“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亲近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我们还是从一些文化现象说起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⒈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班级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文化形式多种多样(1)文化形式:(3)文化特色:(2)文化现象:从以上分析可知:一、文化“万花筒”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二、文化是什么?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内容这个漂亮的小岛是文化吗?探究1:小岛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小岛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归纳: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活动是文化吗?探究2: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表演是文化吗?探究2:(1)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大象活动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大象经过人的驯化后所进行的表演则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文化)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文化吗?探究3: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不是文化。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政治活动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2、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4、大汶口文化遗址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6、克隆技术7、伦理道德观念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9、乡镇企业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3、4、5、6、7狼孩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探究4: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文化特点:(1)文化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特别是通过、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归纳:(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归纳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各抒己见甲骨文简牍纸书电子书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1)我们所讲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注意:文化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相近。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人们的教育程度。三、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每每我们看到一个感人的节目或者阅读一段奋进的文字,都会泪流满面或者热血沸腾,地震、洪涝灾害,通过媒体的这种宣传活动,我们了解了灾区的受灾情况。众,全部行动起来,有钱捐钱,有力的出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值得一提的是无数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一线。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催人奋进,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文化的力量注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1.正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注意点:文化先进文化落后、腐朽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社会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先进文化落后、腐朽文化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阻碍人的发展,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文化具有两重性我们怎么办?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防止腐朽文化的侵蚀思考: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文化,各有特色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力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体味文化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c)•①举办2008年奥运会•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③参加元旦文艺晚会•④买车购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形成()A、离不开社会实践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C、也可以是天生的D、家庭教育最重要A4.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5.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这是因为()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有文化”或“文化水平高”,当某个人的言行有悖于社会公德时,我们又说这个人“没文化”。(1)材料中的“没文化”是不是说此人的文化水平低?探究:(1)材料中的“没文化”是指某人的言行有悖于社会公德而表现出的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并不是指这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一定很低。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高低并不是等同的,文化水平很高并不说明道德水平一定很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修养水平一定很低。人们通常认为,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有文化”或“文化水平高”,当某个人的言行有悖于社会公德时,我们又说这个人“没文化”。(2)有人认为文化就是知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探究:(2)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含义)。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把文化等同于知识,是对文化狭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区别:•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化与文明探究共享“文化”与“文明”相同吗?
本文标题: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2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