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关于专业诊改、课程诊改的通知(定稿) (3)
1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专业诊改(说专业)、课程诊改(说课程)的通知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努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襄职院政发〔2016〕10号)工作要求,学校决定对2017年拟招生专业及开设课程进行内部诊改,专业诊改以说专业方式、课程诊改以说课程方式进行。具体安排如下:一、专业诊改(说专业)本次专业诊改以2015-2016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与我校经验数据、标杆学校(国内或省内同类院校同一专业)比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寻求突破。说专业主要内容为:(一)说产业说明专业对应的产业背景,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在“互联网+”、“工业4.0”、“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岗位与新要求等。(二)说目标国家骨干专业、省级品牌与特色专业、校级重点专业说本专业三年创新发展目标(2015-2018年)、选择的标杆学校的相同专业的优势或特色;其它专业说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选择的标杆学校的相同专业的优势或特色。(三)说现状(结合2015-2016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1.专业社会影响力专业学生数,2016级学生招生计划完成率、2报到率,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相关度,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2.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总课时数,实践课课时比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时比例,A类、B类、C类课程课时比例。(2)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标准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3)教材建设建设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数量、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数量。3.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的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结构,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专任教师师资培养情况(挂职锻炼、培训进修等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专业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比例。4.专业实践教学条件(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企业捐赠设备值、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地接待学生数量、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5.校企合作(1)协同育人校企合作的主要企业及合作内容与方式,企业订3单学生数及所占比例、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2)社会服务技术服务到款额、科研经费到款额、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四)说诊改重点说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标杆间的差距及解决问题和差距的路径与内容。二、课程诊改(说课程)本次课程整改以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课程为主,课程诊改主要内容如下:1.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依据本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起到的主要支撑作用或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课程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态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要求。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序化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下,课程如何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需求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更新和序化课程内容。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按照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的要求,如何精心设计课程单元,如何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等。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重点突出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岗4位实际工作要求,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考核,做到“考核方式科学、考核标准客观、考核过程规范、考核结果优秀”。三、具体要求1.专业诊改――由各院(部)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与。(1)成立专业诊改团队:各专业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德育名师等组成的专业诊改团队;(2)开展专业剖析与自诊:对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襄职院政发〔2016〕10号),结合2015-2016学年专业实际运行数据,开展专业层面的自我剖析与自我诊断,形成专业诊改报告。专业诊改报告文字稿3000-6000字,专业诊改报告体例见附件2,专业诊改报告中要体现专业、课程、校企合作等诊断项目中的主要诊断点(即诊改主要内容,呈现在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统计表中,见附件3)。(3)树立专业标杆:在全省、全国同类院校中寻找相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标杆,深刻分析标杆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研究确定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实现的路径与建设内容等;(4)说专业与院(部)会诊:在各专业自我诊改基础上,由院(部)集中组织全体专业主任说专业(使用PPT,汇报时间20分钟),并由院(部)组成专家组对各专业进行院(部)层面的会诊。教务处、评建办、质量办参与并跟踪院(部)专业诊改与说专业活动组织情况;(5)提交专业诊改报告,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针对院(部)会诊反馈,修改完善专业诊改报告(2017年2月15日前交教务处);结合专业诊改、课程诊改情况,论证、调整2016年5专业教学执行计划(2017年4月10日前交教务处);利用寒假各专业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并修订、完善2017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5月30日前经院部审定后报教务处)。各院(部)对说专业情况和专业诊改报告进行评比(专业诊改评审标准参见附件4),鼓励院(部)适当进行奖励。2017年2月15日前,各院(部)将本院各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统计表、专业诊改报告(3000-6000字)、说专业评审结果提交至教务处,纸质材料由院(部)院长(主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后上报。2.课程诊改(说课程)――由各院(部)、专业组织。(1)2017年2月13日—4月30日由专业、课程研究室组织每门课程进行课程诊改(包含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所担任课程进行说课,说课汇报材料文字稿不超过3000字,汇报时间20分钟。汇报材料主要通过与最新职业标准、行业需求和岗位规范对接,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改革。专业、课程研究室组建评审团队,对每位教师任教课程进行诊改、评审(评审标准见附件5)。诊改内容涵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等诊断项目中的主要诊断点(课程诊改报告体例见附件6)。院(部)领导分头蹲点到相关专业,全程参与并跟踪专业对“说课程”活动的组织。教务处、评建办、质量办根据各院(部)活动安排组织抽查。(2)2017年5月1日—5月31日课程团队结合所有任课教师意见,对本门课程形成系统诊改意见,并依此对课程标准、分学期授课计划进行修订。专业、课程研究室向院(部)提交审定的课程标准、6授课计划、课程诊改报告、课程诊改评审结果。(3)2017年6月1—6月20日院部汇总以专业为单位的说课评审结果报教务处,并提交每个专业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诊改报告定稿。说课结果纳入教师常规教学考核。思政课由思政部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逐一诊改,由思政部组织说课活动,并将结果报教务处。公共课程(除思政课外)由课程研究室按专业大类进行诊改后,形成不同专业大类的教学标准(初稿),公共课研究室按专业大类把任课教师分到相关院(部),参加相应院(部)专业层面的说课活动,在听取专业对公共课教学的反馈意见基础上修改课程标准,形成适应各专业需要的公共课课程标准。最后由课程研究室组织公共课说课活动,并将结果报教务处。联系人:刘宇飞电话:15897985991(65991)邮箱:1206578329@qq.com教务处2016年12月19日7附件12017年拟招生专业名称序号院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备注(院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1医学院620101K临床医学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2620201护理国家示范(骨干)专业3620403医学影像技术国家示范(骨干)专业、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省级品牌4620401医学检验技术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省级特色5620102K口腔医学6620202助产7620501康复治疗技术8620601K预防医学9汽车工程学院56070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国家示范(骨干)专业1056070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校级重点11610202计算机网络技术126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13560309工业机器人技术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校级特色培育14610102应用电子技术15610119物联网应用技术16560103数控技术国家示范(骨干)专业1756010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85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省级特色19610212移动应用开发20560707新能源汽车技术21人文艺术学院670102K学前教育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省级品牌22670118K特殊教育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23670104K语文教育24650108服装与服饰设计25670106K英语教育26经济管理学院630801电子商务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省级特色27630701市场营销28630903物流管理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9630302会计省级品牌30建筑工程学院540502工程造价31540301建筑工程技术83254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省级特色33540404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34生物工程学院590107食品营养与检测35540106园林工程技术校级重点培育36510301畜牧兽医国家示范(骨干)专业、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37620301药学38外事旅游学院640105酒店管理39640101旅游管理启动建设国家骨干专业40670202商务英语9附件2专业诊改报告(体例)一、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新背景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以专业诊改的主要内容为依据)三、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汇报材料文字稿3000-6000字,PPT课件可适当插入图片或影视素材,汇报时间20分钟。汇报材料主要通过数据对比汇报,发现特色、找出不足、寻求解决方案。10附件3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统计表专业诊改主要内容序号指标名称计量单位经验数据(以我校平均数据为主)标杆学校和数据(有则填)本专业2015-2016年度数据社会影响力1专业在校生人数人在校生总人数12674人(49个专业),专业生均数259人/个2专业2015级学生招生计划完成率人全校招生计划数4498人(46个专业招生),专业平均计划招生98人/个3专业实际报到率%全校97.494专业2016届毕业生人数人全校2016届毕业生总数4141人(44个专业),专业平均毕业生数94人/个5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人全校就业总人数3970人(44个专业),专业平均就业人数90人/个6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全校95.877本地就业率%全校50.288省内就业率%全校74.769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人全校75.2510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全校96.6411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人数人全校获奖学生数109人(49个专业),专业平均获奖学生2人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资源建设12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我校40:6013公共、专业基础、专业课时比例我校18:9:73;全国示范(骨干)校20:20:6014A类、B类、C类课时我校16:47:37;全国示范11比例(骨干)校20:60:2015课程标准数量个与人才培养方案开课数量一致16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量个全校8门17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量个全校14门18校级网络课程数量个全校307门19引入国际行业标准、国际资源建设的课程数量个20主编/副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部21主编/副主编省级十二五规划
本文标题:关于专业诊改、课程诊改的通知(定稿) (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4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