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骨折的定义、临床表现、分型、愈合标准及治疗
骨折概论大姚县医院医务科杨家德一.骨折的定义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二.骨折的病因㈠病因1.外因:⑴.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外来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⑵.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⑶.肌肉拉力:如股四头肌猛烈收缩所致的膑骨骨折。⑷.积累性劳损力:如长途行军、长跑等引起的2、3跖骨颈骨折。2.内因:⑴.骨骼疾病: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易骨折(病理性骨折)。⑵.生理因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解剖部位、结构等。㈡骨折的移位:1.成角移位:2.侧方移位:3.缩短移位:4.分离移位:5.旋转移位:㈢骨折的分类:对骨折进行分类,是决定治疗方法并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骨折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六种: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骨折:经复位后采用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儿童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横形骨折。2.不稳定骨折:复位后易发生再移位者,如、一般骨干的斜形、螺旋、多段、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横断骨折亦属于此类。不稳定骨折处理较复杂,有的需要牵引,有的需要手术切开整复内固定,骨折才能愈合,所以治疗效果不如稳定性骨折。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闭合骨折:①单纯骨折为单纯闭合性骨折,②合并神经、肌腱及重要血管损伤者为复杂闭合性骨折。2.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皮肤与皮下软组织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单纯开放性骨折,处理较复杂,必须在伤后6小时~8小时内清创,使开放性骨折转为闭合性骨折,再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治疗。复杂性的开放性骨折,处理最困难,必须做到控制感染即早期清创;整复骨折并促进其愈合;修复损伤的软组织。根据骨折损伤的程度分类:1.单纯骨折:无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2.复杂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3.不全骨折:骨小梁的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者,此类骨折多无移位。4.完全骨折:骨小梁全部中断者,多有移位。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1.不完全骨折:①裂缝骨折②青枝骨折③楔形骨折(见于脊椎骨)④穿孔骨折⑤凹陷骨折。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1.横断骨折;2.斜形骨折;3.螺旋形骨折;4.粉碎性骨折;5.嵌插骨折;6.压缩骨折;7.骨骺分离;8.星壮骨折;9.纵形骨折;10.T、Y、V形骨折;11.爆炸性骨折12.蝶形骨折。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分类:1.新鲜骨折:伤后2周~3周内就诊者。2.陈旧骨折:伤后2周~3周以后就诊者。易发生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1.外伤性骨折:暴力或损伤所致。2.病理性骨折:骨质已有改变,经轻微外力作用而产生骨折者。三.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准确的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基础。骨折患者,肢体畸形往往十分明显,如果医生只根据一两处显眼的畸形就下结论,或只凭借X线片就作出诊断,就很可能漏诊、误诊。因此首先要判断有无骨折存在,再进一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在诊断骨折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多发伤与合并伤,从而做出全面的诊断与切合实际的处理。外伤史主要抓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受伤情况(时间、地点、部位、姿势、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大小以及急救和治疗史等);②疼痛肿胀(什么部位疼痛肿胀);③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排尿障碍等)。症状和体征(一)、全身症状1.体温增高: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只有在严重损伤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通常不超过38℃,5~7天恢复正常。开放性骨折伤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骨折后常伴有口渴、口苦、心烦、尿赤便秘、夜寐不安、脉浮数或弦紧、舌质红、苔黄厚腻等。2.休克: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㈡、局部体征1.骨折的专有特征:①畸形;②骨擦音或骨擦感;③异常活动。以上三种是骨折的特有体征,只要有一种出现即可初步确定为骨折,但注意有些骨折不一定出现以上体征。2.一般症状:①疼痛与压痛;②肿胀与瘀斑;③功能障碍。㈢、X线检查;㈣、断层设片;㈤、CT扫描;㈥、核磁共振(MRI);㈦、造影等。六.骨折的愈合标准㈠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的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1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第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㈡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八.骨折的急救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使能安全迅速地送至附近医院,以便获得妥善的治疗。原则: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㈡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1.止血:①指压法②压迫包扎法③加垫曲肢法④填塞法⑤止血带法(注意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⑥绞棒止血法⑦直接止血法(结扎血管、修复血管、吻合血管)⑧止血药物(止血散、止血粉、止血纤维、明胶海绵、中成药)2.包扎:①绷带包扎法②三角进包扎法3.固定:现场固定4.搬运:注意保持伤处稳定及呼吸道畅通。九.骨折的治疗骨折治疗的四大原则:正确的复位良好的固定积极的功能锻炼内外辨证用药骨折治疗的四个基本观点: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的统一)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㈠复位1.复位的方法:闭合复位:⑴手法复位;⑵持续牵引切开复位:2.手法复位:⑴.手法复位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伤后4小时最适宜,1-2天内仍可以。有休克、昏迷、内脏及中枢神经损伤者,不宜立即复位,带稳定后复位。儿童骨折应尽早复位。⑵.手法复位标准:①解剖复位②功能复位。⑶.复位前准备:①术者和助手的准备②麻醉③肌肉松弛。⑷.复位基本手法:原则“子求母”,而尺骨鹰嘴骨折反之。手法有手模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挤提按、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推拿按摩等。㈡固定:1.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2.内固定:骨圆针、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针。㈢功能锻炼又称练功疗法,古称导引。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并发症。从复位、固定后即开始,贯穿整个治疗过程。1.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以患侧的肌肉舒缩活动为主,卧床者深呼吸、自我按摩等。2.骨折中期:2周以后,继续作肌肉舒缩活动,另可活动患处上下的关节。3.骨折后期:可加大活动量,下地站立,行走,扶拐行走等。药物治疗必要的内外用药谢谢!再见!
本文标题:骨折的定义、临床表现、分型、愈合标准及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6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