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2010-05-2720:05:36|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中国改革攻坚任重道远。一方面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改革攻坚的深层次矛盾的挑战。改革是探索和破旧立新的过程,由此引起的议论和争论在所难免。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把双刃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启动的改革开放,为我国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体制基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形成开放型经济为标志,经济体制改革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的体制性释放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评价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准有很多,但最客观和最有说服力的标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可以说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应当成为当前国际关系中塑造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也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迅速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在反贫困中取得的成绩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下面,我想从经济、文化、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浅谈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说,3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既把改革开放推进到新的阶段,又有效治理了通货膨胀,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遏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避免了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GDP初步核实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的GDP达到人民币21.087万亿元,约合2.70万亿美元,与德国2006年的2.30万亿欧元(约合2.86万亿美元)GDP仅一步之遥。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目前中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2007年中国GDP有可能会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同时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在中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区域经济开始趋向协调发展。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入了WTO,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外资进入的部门和行业不断增加。挑战是中国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改革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部分产业在世界经济的浪潮的冲击下会显得不堪一击,某些企业存在倒闭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部分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从文化方面来说,30年来,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为文化的改革创新和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回眸30年中国文化从封闭、单一中艰难启程,并不断走向开放、繁荣、多元的步履,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共兴共荣的非凡历程,感奋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提高。下面的数据比我说的更有说服力。1978年全国只有博物馆349座,2008年达1722座;1978年全国文化事业投入为4.4亿元,2007年达到198.7亿元。据统计,1979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数量为194起、3035人次;2006年为3745起、46778人次;30年来我国共有近500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在世界电影中越来越具品牌影响力;中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2004年转企改制以来,向海外派出演出项目290多个,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1000多场;落户海外的孔子学院已达200所。改革开放的实践成为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源泉,为我国文化事业迎来一个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春天;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新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现实需要和可能;经济体制改革为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最后,从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谈,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五十多年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一员,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联合国,七八年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业的壮大推动了贸易的扩张。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起一个带头作用,为促进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公平、崭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努力。今天的中国是名符其实的东方巨龙。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前提。为此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建设国防军事力量。改革开放以前,技术、装备落后。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国家有了更多的技术科技人才,自主研发,独立创新。目前我国在建设好陆海空的基础上,正自主研发导弹,航空母舰,卫星系统,宇宙飞船,现代化核力量,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中国始终是和平的爱好者和倡导者,也一直在为世界的和平贡献力量。在综合国力增强以及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体现出来。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实行布料定量供应,人们衣着的款式仍很单调,多数以棉布为主。每人拥有的衣服为数也不多,一套服装要穿好多年,兄姐长大了,留给弟妹穿,舍不得丢弃。贫穷之家有姐妹共用一条裤、兄弟共穿一件衣的。如今,每个家庭不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好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齐备,而且不断更新品种,更新款式。“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市场繁荣,物产丰富,品种齐全,现代吃要讲营养将健康,还出现了绿色食品。住,改革开放前,有不少家庭全家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而现在出现了高级商品房和别墅。人们住得更好更舒适了!行,以前人们出行十分不方便,很多时候是步行,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而现在有便捷的公共汽车、私家车、火车还有飞机,在一些发达的城市还有快捷的地铁,比如说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可见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改革开放让更多的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没有一个改革是万无一失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矛盾和问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专家们分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改革在多方面尚未到位,经济社会运行中始终存在着体制不完善的矛盾;二是发展本身也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项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中国制定了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面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要求,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深刻性、复杂性对统筹协调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客观地分析,某些改革的“走形变样”、改革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改革统筹协调机制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现实需求直接相关。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与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相适应,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总之改革开放的影响我们有目共睹。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努力。
本文标题:浅谈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8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