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恐龙无处不在课件(共48张PPT)
6.恐龙无处不在恐龙的世界重爪龙原角龙鹦鹉嘴龙梁龙鸭嘴龙三角龙剑龙甲龙慈母龙嗜鸟龙双冠龙异齿龙恐爪龙与栉节龙异特龙霸王龙翼龙中国考古人员新近在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化石证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场,是日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记者:中新社恐龙蛋1.结构(说明的中心)1.第一部分(第1段):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2.第二部分(第2~14段):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推究原因。(阐述说明内容)3.第三部分(第15段):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但难道只是“恐龙遍布地球”这个理论吗?本文还证明了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我们知道,说明文第一段有很大用处。那么本文第一段又有什么作用呢?本文结构是总分,由第一段总领全文。推出说明对象。为全篇行文定下逻辑基础。2.顺序本文采用什么顺序来说明?这种说明顺序的安排什么好处?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是现象,推导出大陆漂移学说是本质,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第2-5段:是提出问题阶段,第2-3段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第4段是提出问题“恐龙如何在南极生存”第5段提出问题“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第6-12段:是分析阶段。并以大陆能拼合为证据,说明“大陆是自己飘移的”第12-15段:是解决问题阶段,也为恐龙化石为何出现在寒冷的南极做解释。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符合人的思考逻辑,所以这篇文章为逻辑顺序3.方法: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每隔一段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有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分析:这句话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更准确的说明了“泛大陆”的含义,使泛大陆的形象更具体清晰。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分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这样比喻,板块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分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陆的运动过程。第十自然段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并分成四个部分,详细的说明了泛大陆分裂的状况,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第十三自然段•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具体的写出了南极曾经的恐龙的生存状况,也点出了南极的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分析:这句话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更清晰地说明了恐龙能在各个大陆生存不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而是因为大陆在漂移,回答了上文的问题,使文章更紧密。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大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这段话多次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准确的写出了地球的发展历程,说明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十分科学严谨。◆课前导学◆字词详解◆整体感悟◆课堂导练◆决胜中考4.语言•例句中为什么用“迹象”而不用“痕迹”?温馨提示:“迹象”与“痕迹”是一对近义词,但含义有差别。“迹象”指的是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一些情况,而这些情况是可以借助它来推断失误的过去或将来的。例句: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前者是情况,后者指印迹。前者可借以推断事物的未来,后者只反映事物过去的存在,而且后者比前者更实在、明显。例句中指的是将要破裂的情况,用“迹象”是妥帖的。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令人信服。“稍微”“一小片”“非常”“毫无疑问”等,用词准确、严密。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驮”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的样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懂。•“悲惨”一词写出了南极大陆由动植物繁盛的“生命之洲”逐渐变成冰天雪地的过程,生动形象。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能用巧合来解释,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语言什么特点?•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怎样理解这两句话?从南极洲发现的恐龙化石得出恐龙程普遍存在世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同学们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却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的注意学习作者的思想方法——善于联系,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假如陨石碰撞理论真的正确,你们认为恐龙灭绝是是福音,还是噩兆?假如陨石碰撞理论真的正确,那么某一块陨石的确撞击地球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倒真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人类就可能永远不会进化至今。因为有恐龙至高无上地统治陆地和海洋达无数个百万年的话,哺乳动物生存的空间就会很少。它们可能仍然是小个子的食虫动物,根本就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而开始改变的。板块构造学的发展: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在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后英国的瓦因和马修斯通过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对海底扩张说做出了进一步的论证,论证了地壳的产生和消亡.1965年加拿大人J.T.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华东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1967~1968年法国的X.勒皮雄、美国的D.P.麦肯齐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地球上层构造在垂向上分为两个层圈,下部塑性的软流圈和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岩石圈在侧向上被地震带所分割,形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即称板块。板块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几十公里至两百公里。构造学更新了地质学中的许多概念,使得既承认水平运动,也承认垂直运动的活动论观点取代了曾占统治地位的固定论。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6.恐龙无处不在课件(共4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08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