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中考第9章压强复习课教案
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有关。2.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5、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及利用大气压强的实例。【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②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③掌握这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④知道生活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难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学具准备】压力小桌、海棉、重物、气球、U型管压强计、塑料水杯、烧杯、木块、皮碗、大小不同的试管、两张白纸、漏斗和乒乓球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压力小桌、海棉、重物、气球、U型管压强计、塑料水杯、烧杯、木块、皮碗、吸管、大小不同的试管、两张白纸、漏斗和乒乓球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压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压强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二、专题复习【专题一】“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专题一知识点聚焦:1.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是:;重力的方向:。2、压力重力。(填“是”、“不是”)设疑:“压力不是重力,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1、请作出下列左图中各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的示意图1)、茶杯对桌面的作用力2)、木块对斜面的作用力3)、往墙上按图钉,手对图钉的力2、思考并研讨:(1)压力都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吗?(2)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定相同吗?(3)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吗?3、指出上右图中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物体重为G)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在研题中,感受压力,从定义中分析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a、作用点要画在物体表面;b、方向与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进一步理解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第2题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讨,区分压力和重力:a、有的压力是由于重力而产生,有的不是,如果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力:水平:F压=G;斜面:F压G;其他压力;第3题是在第2题研讨的基础上,加深对压力大小的理解。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利用学生前面的实验设计,分专题复习压强。【专题二】对压强的理解及应用:专题二知识点聚焦:1、如右图是演示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由图甲可知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可知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物体所受与之比叫压强。如右图是用来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3.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单位是____,1000Pa表示的意思是。4.成年人站立时的压强大约是。一本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5.任何物体能承受的都有一定的限度。通过减小和增大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强。实验设计:利用压力小桌、海棉、重物等可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1.用压力小桌和海绵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如图,请回答:a、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表现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叫。b、比较甲、乙两种情况,说明。比较乙、丙两种情况,说明。2.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50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当他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Pa。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的边缘,0为木块的中心,如图所示。木块重力为G,底面积为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GB.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G/SC.木块对桌面压力的受力面积小于SD.沿竖直方向将木块外侧的这一部分切掉,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比原来小5.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喝饮料用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铁钉尖端要做得细而尖D.背书包用扁而宽的带子设计意图:通过第1题的复习,结合专题前的实验复习,使学生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的面积有关。第2、3、4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练习,加深对压强公式的理解,第5题就是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三】:液体压强专题三知识点聚焦: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受作用,且具有。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各方向压强;深度增大,液体压强;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字母),液体压强只与和有关。4.液体压强的测量工具:5.连通器:开口、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时,各容器中的总是相同的。实验设计:利用U型管压强计,水槽,塑料水杯,烧杯木块等可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1)如图①:把压强计的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现象。探究结论:。(2)下面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有关;〈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有关;〈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探究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探究二:如何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1、如图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那么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在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是()A.压强一样大B.a管底压强大C.b管底压强大D.无法判断探究结论: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方法就是比较液体的密度和液面到某处的竖直距离的大小。探究三:比较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与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的方法例、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的水,若水深h=18cm,容器底面积S=50cm2.不计容器的质量.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探究结论: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和压强的方法:先算压强p=gh,再算压力F=pS。计算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的方法:先算压力F=G总,再算压强p=F/S。探究四:连通器结构和原理1、观察下列器具,想一想: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特征?2、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上右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3、图中所示的事例中属于连通器原理的是()探究结论: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保持相平。【专题四】:大气压强专题四知识点聚焦:1._实验证明大气压是很大的,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1标准大气压=毫米高水银柱=Pa3.测量工具:、,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如果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标的不是大气压的值而是高度,就成了登山用的计。4.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都是利用来工作的设备。5.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__。就是这个物理道理的应用。实验设计:利用烧杯、吸管、皮碗、大小不同的试管等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1、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A.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冲进轮胎中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E、茶壶盖上留一个小孔,茶壶里的水就容易被倒出来F、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冲进轮胎中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1)玻璃管中的水银为什么要灌满?(2)倒置后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全部落入水银槽内,而是高出水银槽内的水银面?(3)若玻璃管中的水银比水银槽高出76cm,则P水银=Pa;此时水银槽上方的P大气=Pa。(4)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水银柱的高度,P水银(填写是否变化)。(5)若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了一个小洞,从而使管内的水银面直接与大气相通,你猜想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出现?为什么?(6)若该实验在装入水银时,在玻璃管中混入空气,请问P水银跟P大气的大小关系怎么样?为什么?(7)如果这个实验用水取代水银来完成,对玻璃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通过计算说明)(8)如果实验换用内径较粗玻璃管对实验有影响吗?3、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些。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第1题,复习生活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第2题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研讨,复习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测量原理,加深对大气压的深层理解;第3题是复习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题带点,层层深入。【专题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五知识点聚焦: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实验设计:利用两张白纸,漏斗和乒乓球等可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实验图片,复习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学以致用:1、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A.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D.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2、如右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如右图是小华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车的重力.(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设计意图: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重点是利用他们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三、训练反馈1、小明学过了压强后,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首先测出自己的质量为56kg,然后站在方格纸上并描出自己站立时一只脚的鞋印,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面积是5cm2,据此可算出这只鞋印的面积约为cm2(计数时凡大于半格、不满一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最后算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g取10N/kg)2、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而需要打针输液.如图为输液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________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
本文标题:人教版中考第9章压强复习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0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