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几点建议
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几点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好孩子,就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作到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①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②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③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④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帮助孩子适应学校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⑤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⑥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为了能让每一个家庭的教育更有效,结合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在此提出以下观点供大家参考: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时间从哪里来?现在有很多家长说: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教育辅导孩子。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除个别情况确有其事外,其余都不是原因。杨文是一位有着“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等诸多荣誉的成功女性,用她“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她曾撰文说:时间老人是很公正的,他给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多一分也不多一秒,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业好,知识多,作为大?实际上是因为他的时间利用效率高。为什么有的家庭关系好,父母孩子亲情浓郁,这就看我们父母是不是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变成了有益的时间,快乐的回忆。像每个孩子的父母一样,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得飞快。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我尽量保证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每时每刻都过得有质有量,这也是所谓的随机教育的核心。正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我们要筹划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效率,随时随地地让孩子拥有“优质时间”,我们应该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变成优质时间。也许是用几分钟,就教给孩子一种新技巧、一个新信仰、一个新思想和看待事物的一种新方法。我们可以把排队、候诊、送孩子上学、和孩子旅游、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尽量不让孩子处在空白的状态,比如:在洗浴的时间里,给孩子讲生命与水的故事、讲关于卫生的常识,和孩子玩纸船;在卧室的时间里,给孩子讲床前故事,让孩子闭上眼睛,讲述白天的见闻和脑子里的故事;在火车上,可以把车厢变成大课堂。还有在孩子安静的时刻、生病的时刻、走路的时刻、等待的时刻、吃饭的时刻、购物的时刻……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实,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只要有意识,并且把握了和孩子相处的艺术,我们就有可能把和孩子相处的所有时间变成“优质时间”。这样的随机教育、习惯养成,会让孩子在未来的岁月里,具备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二、家长应如何正确地给孩子检查作业?目前,家长在检查孩子作业时经常出现以下几种错误:1、签字了事:有的家长因为忙,为了应付老师,不管孩子做得怎样就草草签字。有的家长只看数量,孩子做了多少题,写了多少字,不看题目对错,也不看字写得怎样、语句是否通顺。2、就题论题:有的家长当孩子做错题或做不出题时,向孩子讲解时就题论题,不举一反三,不帮助孩子总结题型,下次遇到同类题目还是束手无策。3、包办到底:家长不分巨细,从头到尾都要检查,哪个字写错了,哪道错题如何改,家长一一指出并订正。这样,孩子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会积极动脑,只能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4、重结果轻过程:家长在检查作业时,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具体表现有:(1)重结果轻习惯:只要孩子把作业完成做对了,家长不管孩子的学习习惯,字写得潦草书面不整洁家长不问,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家长也不管。(2)重数量轻质量:有的家长看孩子的作业关注是孩子是否按量完成,如果题目都做了即使质量不好家长也不在意。(3)重答案轻方法:有的家长只关心对错,不关心解题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有的孩子上网搜答案或抄袭参考书或抄别人答案来糊弄家长。5、重错轻对:有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错题,不关心孩子做对多少题。有的家长眼里只有孩子做错了多少题,然后批评指责孩子,不是从整体上看对错的比例。盯着孩子的错题不放,只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教育专家给我们家长在检查孩子作业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1、签字要以激励为导向:丰富签字内容,改变公式化的“已完成”、“已背”、“已阅”、“已过关”,要以激励为导向,如“书面比以前工整”、“解题很有创意”、“如果再细心点效果会更好”。签字之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在正面肯定的基础上指出问题,更易接受,把现在与过去比,比出进步。2、知识要迁移归纳:比如孩子作业涉及到一道“鸡兔同笼”问题,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清楚这道题的解法,而且让孩子举一反三运用此题解法解答几个同类的题目,进行知识迁移,然后,家长要和孩子一道归纳总结此类题型的特点、一般解题规律。在指导孩子时,不要就题论题,要适当发散,把点拓展成面。3、分级推进。低年级孩子,家长在检查作业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拖拉,家长要限时鼓励,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适当奖励;态度马虎的,家长要培养其细心的习惯;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的,家长要培养其专心的习惯。中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在指导时要注重题解思路、解题方法,以优化思维、掌握学习方法为目的,引导孩子向一题多解方向发展。4、留些缺口给孩子: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可以把做错的地方划圈或划横线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孩子实在想不出来,家长可以提出解题方向让他自己去尝试。讲解难题时,家长只讲关键点,不必面面俱到,让孩子抓住关键点去思考。5、呵护亮点:不要紧盯错题,也要看看孩子在解对的题目中所表现出的思维品质、解题方法。看错题也要辩证分析,寻找亮点,错题中也可能夹杂着闪光点,要玉中指瑕,也许方向正确计算失误,也可能部分正确,要抓住这些闪光点鼓励孩子,还要看看作业的整体格局,如错题与对题的比率、错题的难度等。三、家长应如何有效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随时要读。”对孩子来说,开卷有益须选择。作为家长,首先要为孩子选择那些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书,例如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中外古典名著,文学艺术经典等等,对侦探、武打、言情之类要严格控制,因为这些书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其次,要指导孩子科学读书。一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二是培养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精彩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书读活;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路上、车上、厕所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也不要在强阳光下看书等等。以下是美国阅读专家提出的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五种方法供大家参考。1、引导大声读出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大声读书会让他被迫放慢阅读的速度,但也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去感受阅读对象。他不但看见了词语,而且还同时听到了它们。家长也可以和他一起轮流大声朗读。2、反复读到流畅:要想从文本中获取准确的意思,需要平稳而快捷的阅读——也就是一种流畅的阅读。大概在2年级左右,孩子的阅读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反复阅读熟悉、简单的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快速解析词汇的能力,他的阅读会变得更加流畅。3、与老师交流:如果你的孩子在阅读理解方面感到非常困难,家长应注重与老师交流,及时了解情况,他可能需要更多特殊的帮助——比如说,需要增加他的词汇量,需要多进行发音练习等,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4、补充课堂的阅读:如果孩子在课内学习一个特别的专题,可以帮孩子找一些相关的容易阅读的书或杂志。多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应对可能相当困难的课堂学习,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感受。5、与孩子聊聊正在读的书:这种口头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也可以帮助他去思考。在阅读之前、中间和之后,都可以问一问、聊一聊。比如说:阅读前:“这本书的什么地方让你感兴趣?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没意思?”……阅读中:“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它跟你先前预想的一样吗?后面会发生什么?”……阅读后:“你能不能大概说说这本书的内容?你喜欢它吗?喜欢什么地方?这本书会不会让你想到别的一本书?”……四、家长应如何表扬孩子才更有效?许多家长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鼓励孩子,但发现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各位家长带来些启发和参考。1、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2、表扬要及时,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种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3、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4、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5、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总之,父母不仅要供给孩子吃穿,不仅要养育他的身体,更要在精神层面培养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父母。父母和老师的角色是不应分开的,能成为孩子老师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学习材料之二——小学生学好语文的五大环节小学生的学好语文共有5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第一是预习环: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所以,预习实际上是学生进行课前自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在21世纪,信息激增,日新月异。因此
本文标题: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几点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1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