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本近现代建筑史日本近现代建筑史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在建筑领域也获得很大发展。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立足于寻找一条中西方融合的道路,中国当今正在寻找本国建筑的新出路,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给我们以启示。日本近现代建筑发展大体分三个时期:战后恢复期(50年代末以前)改革创新期(60年代)东西融合期(70年代以来)日本建筑简介战后恢复期50年代末以前,这是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战后初期,由于战争破坏,日本建筑界以较多的精力研究住宅、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拟订了大量探索性方案,为后来的大规模建设奠定基础。战后日本出现了大量厅舍建筑,既是地方行政中心,又是市民活动场所。广岛和平中心香川县厅舍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战后恢复期代表作品日本建筑简介改革创新期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建筑的现代化。建筑思潮非常活跃,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阪国际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出现了一次建筑创作高潮。60年代日本的建筑理论中,“新陈代谢”理论最为突出。主张对城市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革,以适应经济高度发展的要求。由于结构理论和建筑防震技术的突破,1963年日本取消了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1米(的限制,此后高层建筑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一大批高层建筑。山梨县文化会馆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日本建筑简介东西融合期70年代以来,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之间的融合转变,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日益活跃代表作品。东京中银舱体楼(1972),黑川纪章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0~1974),矶崎新设计东京都新市政厅大厦目录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安藤忠雄隈彦吾妹岛和世丹下健三简介•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193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38-1941年,前川国南建筑事务所•1959年东京大学工学博士•1961年创立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2-1979年,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东京大学教授1980年,日本文化勋章•1986年,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1987年,普利策建筑奖•2005年,逝世,终年91岁建筑创作活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50年代,丹下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典型化”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的新境界。代表作品有: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55年)、旧东京都厅舍(1952-1957)、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仓敷县厅舍(1958-1960)等。第二阶段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在大跨度建筑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1-1964)。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县文化会馆(1966)、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1964年)、静冈新闻广播东京支社(1966)等。第三阶段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城市规划(1976年)、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以及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御祭广场(1970年)、广岛国际会议场(1989年)、新东京都厅舍(1991年)、新宿公园塔(1994年)、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1996年)、东京'Dome'Hotel(‘穹隆’大酒店)(2000年)等。广岛和平中心(1949~1955),丹下健三设计,包括一座拱门式墓碑、一幢陈列馆和一幢纪念馆,造型均为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第一阶段代表作品——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雕塑——慰灵碑陈列馆正立面丹下在一开始设计该陈列馆时自然而然的就联想到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馆-正仓院。只是把正仓院墙面上的校木更换为垂直的格片,像柯布那样,用架空柱把建筑支撑起来。正仓院南立面香川县厅舍由部分3层的建筑与8层的主楼组成。庭院中有水池、叠石和小桥,可举办多种活动。高层部分四周有挑廊、廊子由富有韵律的小桥支托,廊边有水平栏板。栏板与小梁处理得同日本古建筑五重塔相似,被认为是具有浓厚日本风格的现代建筑,获得很高的评价。在这个作品中,丹下把木构建筑所具有的美通过钢筋混凝土的造形而提高到极限。是通过混凝土表现由绳文传统向弥生传统的过渡。造型上很类似于日本的五重塔。厅舍外廊下明露的钢筋混凝土梁头,富有日本传统木构的朴素美是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体。香川县厅舍(1955-1958)日本香山县厅舍。多采用的重复单元,气质粗野有力,造型威压逼人,而其最杰出之处在于“把木构建筑所具有的美通过混凝土的造型而提高到极限“。丹下健三在这里通过舒展水平的阳台栏杆,及板下的梁头及肋板,形成美丽的类似木构的阴影质感是混凝土的,却在构成方法比例感觉上模仿木质构件,处理得很像日本传统的五重塔,透出传统木结构的神韵。这是成功的把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建筑的构造结合起来的典范,从此确定了日本现代建筑在国际上的地方。格洛皮乌斯也认为“应该在建筑史上有它的一席之地“。高层部分四周有挑廊、廊子由富有韵律的小桥支托,廊边有水平栏板栏板与小梁处理得同日本古建筑五重塔相似,被认为是具有浓厚日本风格的现代建筑香川县厅舍日本传统五重塔代代木体育馆该体育馆包括一座游泳馆和一座球类馆,1964年落成,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建的。两座会馆建筑都采用悬索结构,游泳馆的平面如两个错置的新月型,球类馆平面如蜗牛形。代代木体育馆采用新型结构,然而又被认为具有日本独特的造型风格,因而受到广泛赞誉。巴形图-日本纹章图案常用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丹下健三对柯布西耶建筑风格的极度崇拜,让他对日本的现代建筑找到了一条道路,他认为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印度的昌迪加尔市的设计风格形式正是日本现代建筑所需要的。从这里他发现了日本民族的精神。他从这里吸取了精髓,设计了连柯布西耶都未曾用过大尺度的魅力的数学曲线构成了代代木市内综合体育馆。这个建筑采用了悬索结构的大屋顶,巨大的悬索结构屋顶采用两个错位新月形和螺旋形组成,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明显的日本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思。与此同时,在设计技术上,他重视钢筋混凝土的表现性应用,建筑形式具有日本神社的传统特征和日本造船业传统的审美细节,因此,这个建筑群一方面是国际性的,同时又是民族性的,把两者如此完美的结合起来,丹下健三日本现代建筑史上开创了先河,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稳固基础。新市政厅包括一号楼、二号楼和议会楼三部分,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48层的一号楼是主楼,高达243米。该市政厅是日本战后最引人注目的大工程之一,也是东京向21世纪发展的象征。丹下健三说:“从工作化社会向往处化社会墨迹时,方盒子一样的房子不适用了。”“我的心情是想探索能够开创今后历史的东西,要向世界表示建筑表现上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东京都新市政厅大厦建筑有比较理性的形式,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为了避免建筑物内外空间的单调,所以大立面上对应于内部功能而采用了横长的窗,纵长的窗和格子窗,在在唤起人们对江户时代以来东京传统形式的回忆的同时也是要与世界先进城市东京相适应的高度技术的表现。在这里建筑的空间已经不单是一种建筑的盒子,而变成表现人们心境的文化环境。东京新都厅舍方案就是朝着表现信息化社会方向前进的一栋建筑。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时的评价丹下健三在东京大学进行教育的同时,通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等,向全世界显示了日本现代建筑的优秀之处。接着在草月会堂等的设计上,表现了他有志于确立新时代的建筑样式的活跃想法。另外在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国立体育馆中,由于使用独创的结构,而成功的创造了十分优美的大空间。在新草月会堂中,再次展开了新的建筑构想,显示了他丰富的创造力,都是现代建筑的杰作。另外,丹下也是优秀的城市规划家,他经手的城市规划,在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对现代日本建筑文化的提高和发扬作出了贡献。黑川纪章简介•1934年,黑川纪章出生于日本的爱知县。•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后又到东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少年得志,26岁就崭露头角•28岁时开设了黑川纪章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2007年,逝世黑川纪章思想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或“舱体”时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共生哲学在黑川纪章以前的思想中,表现为新陈代谢和变生,共生哲学则是他的思想在今天的表述。共生哲学的基本内容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和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黑川认为日本文化的特征可以用共生哲学来描述,共生哲学既是关于日本文化特征的文本,也是当代建筑从现代主义和现代建筑向信息社会建筑的范型转换的文本。因此,共生的思想是黑川纪章的建筑哲理的核心。主要表现手法四种:一、沿袭历史上的形式,但引进新的技术和材料,使之产生渐进的变化。这类作品如奈良摄影博物馆和杏树庄最为典型。二、将历史上的外表形式打散成若干断片,并将这些断片自由地配置于现代建筑作品之中,予以重新组合,使历史上的形式获得新的多重价值和意味。芝加哥伊利诺体育中心体育俱乐部、图卢兹欧洲港,各歌山现代美术馆所采用的正是这种手法。三、表现隐藏在历史上符号和形式后面的思想、宇宙观、美学、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采用隐喻的方法来表现这些隐形的内涵。例如采用完全抽象的几何形式作为设计要素,将抽象的几何形式非对称地加以配置,以表达形态的传统精神。这类作品有琦玉现代美术馆、名古屋美术馆、广岛现代美术馆等四、运用抽象的符号体系,从现代主义和现代建筑遗产中保留其抽象化,作为一种双重信码和多重信码来显示丰富的传统内涵。他认为抽象的符号体系可以传达多重意味。墨尔本中心、白濑南极探险队纪念馆等就是抽象的符号体系及其变形的应用实例。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再次引起轰动。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它的新陈代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中分式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这些可以搬动的舱体虽然以后并没有再挂到别处,但是黑川纪章对建筑的理解却产生了飞跃。琦玉现代美术馆位于琦玉县琦玉市内的县立北浦和公园中。整个建筑物是以方格立方体为基调构成的,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城市公园法规要求该建筑展第面积不超过5%,高度限制为15米,并且要保留林荫道和一颗古老的银杏。为了满足这些限制,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展览空间以层层重叠的方式设置。主入口吉隆坡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采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机场,机场中的森林”,机场四周被绿荫环绕,机场卫星大楼中央设有露天室,外面有热带雨林的风景。城规获奖作品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在设计中,黑川纪章注重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及业主所希望的功能要求;设计可以丰富建筑所在环境的空间、景观的建筑,使建筑作品成为流传后世的文化遗产;同时,力求以建筑形象、建筑空间本身给使用者带来享受和感动。黑川在设计思想上开创、并坚持倡导“共生”理论,强调城市•建筑与人、城市•建筑与自然、城市•建筑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思想,为世界建筑界、城市规划界提供了作为建筑家和规划师的典范。名古屋市美术馆广岛现代美术馆爱媛
本文标题:日本近现代建筑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1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