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王珉学术界对价值界定几种类型①用“需要”界定价值。“所谓价值,就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②用“意义”界定价值。“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价值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的意义”。③以“属性”界定价值。“价值就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那种属性”。“价值”和“价值观问题”•价值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价值是世界所具有的属性、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事物和事物、物体和物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它回答了“是什么?有什么用?”的问题•价值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观的类型•1、理性价值观: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2、美学价值观: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3、政治性价值观: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价值观的类型•4、社会性价值观: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5、经济性价值观: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价值观的类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的类型:当代军人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反映国家意志的军队中所有成员秉承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价值实践的总合,这种价值观除了根据党的指导理论和执政方式进行完善和发展外,一般情况下稳定而又持久地存续下来,成为一种个体和群体共有的意志品质与价值系统。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观照的基本范畴。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基于现时代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第三,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把握四个关键词,即人本、公正、民主和和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突出表现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宣传和社会制度安排上。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三种核心价值观•第一种是以异化的“精神”为本位。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以精神作为核心价值。中国的古代社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人的爱即“仁”作为价值追求。中世纪的欧洲在宗教统治下,以信仰作为价值追求。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三种核心价值观•第二种是以“物”为本位。西方工业文明开启了将物的占有、物的消费、物的享受作为价值追求的时代。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经济主义的发展观,即经济增长成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核心指标。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现代化,无不以物本位的西方文明为蓝本。中国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向西方学习,也走上了物本位的发展道路。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三种核心价值观•第三种是以人为本位。这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即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以人的需要为宗旨,人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要关注人的物质利益,还应关怀人的精神健康;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应该拥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社会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持续为原则,即人的持续、生命的持续、人类社会的持续成为最高原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破坏生态、破坏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社会核心价值观起着统率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的作用。具体来说,社会核心价值观必然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必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所有层面;必然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针、政策、法律的所有规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是社会主义特有的,而区别于资本主义。比如富强、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公平、公正、正义、效率,等等,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有的价值理念,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包含,而决不排斥资本主义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勇敢----勇敢是军人区别于普通人的标志•纪律----严格的纪律是军队区别于一般组织的重要特征•牺牲----牺牲精神是军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最大贡献一、核心价值问题研究的兴起是同实践标准的深入讨论密切相关的1、实践标准深入讨论的内在逻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是什么•实践及其结果是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2、由实践结果衡量实践成败,引出三种不同结论:•第一,实践目的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第二,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衡量实践成败的尺度;•第三,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作为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三种不同意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第二种意见:涉及到合目的、符合需要的问题,这也就是价值问题•第三种意见:涉及到客观规律问题,即合规律问题3、认识事物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把握、认识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内在规律;•二是把握、认识事物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和价值;把握这两个方面,才能确定实践目的并进行实践活动。二、价值观问题的兴起是时代的需要1、和平与发展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2、社会发展的趋势带来值得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第一,如何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政治多极化格局和中国的国际战略•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第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第五,如何认识党的执政规律,认清苏东剧变究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第六,如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第七,党的执政地位变化面临哪些挑战和威胁•第八,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第九,如何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第十,如何认识社会阶层的分化及社会影响3、新趋势、新问题必然带来价值困惑:•原有文化价值不能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依托一是熟悉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二是习惯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新的价值体系建立和适应是一个过程一是新的价值体系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新的价值体系建立和适应需要很长时间三是原有文化价值会对新价值体系建立和适应产生阻抗作用•价值困惑使现代人:成了文化上的移民产生无家可归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价值困惑使社会:科技进步了,产力发展了,财富增多了,但人们的精神价值失落了4、时代发展要求现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种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价值,寻求人类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价值观问题兴起的时代背景三、价值问题兴起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1、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转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从国家调配转向市场交换•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从集中走向分散,一元转向多元•分配制度从直接转向间接,从单一分配方式转向多种方式并存•社会结构变化使法理成为规范社会关系、评判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生活方式也由单调划一向丰富多样转变•封闭和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2、社会转型带来一系列价值矛盾第一,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矛盾•中国社会转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西方发达国家则处于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以后已出现异化现象,并开始向后工业文明,即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过渡的阶段。•中西发展的时空差距,使中国社会转型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传统农业文明封闭性、落后性的制约;二是现代工业文明异化性的制约;正是双重压力,使中国社会转型陷入两难困境•走出两难困境的路径选择:一是倡导现代工业文明两大支柱精神,即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尤其强调技术理性;二是主张人本主义的技术理性批判精神;三是高举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三种不同路径选择,反映出了社会转型中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和矛盾。第二,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一是注重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二是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第三,利益驱动与伦理约束的矛盾•一是传统价值观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二是市场经济价值观主张以最少的投入,力求最大的产出,追求利益最大化四、价值观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理论的一个空白1、价值观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内容•物质论:物质世界体现了人的目的和价值•认识论:从人的主体地位审视人的认识活动•唯物史观:社会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2、价值观的研究深化了伦理学的研究伦理学是价值哲学的分支,是典型的价值哲学3、价值观研究对管理学、行为科学的作用核心价值问题的研究,从内在逻辑上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本体论角度,阐述什么是价值,价值的基础、构成、本质、类型、特性等基本理论;•二是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什么是评价,以及评价的特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类型等;•三是从历史观角度,研究什么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特性和功能,中西价值观念的比较,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变迁与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意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6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