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毕业论文论文名称:资本充足率、杠杆约束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学院:经贸学院专业:会计学-辅修学号:1101015学生姓名:李彦琳指导教师:邬展霞2015年4月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毕业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毕业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毕业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毕业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毕业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作者签名:日期:1目录摘要……………………………………………………………………………2ABSTRACT……………………………………………………………………31.引言…………………………………………………………………………42.文献综述……………………………………………………………………42.1资本充足率的文献研究……………………………………………42.2杠杆率的文献研究…………………………………………………52.3企业价值的文献研究………………………………………………63.研究设计……………………………………………………………………73.1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约束的研究……………………………………73.2研究假设……………………………………………………………74.实证研究……………………………………………………………………104.1模型与样本设置……………………………………………………104.2数据采集……………………………………………………………125.实证结果与分析……………………………………………………………175.1模型检验……………………………………………………………175.2模型回归……………………………………………………………195.3结论分析……………………………………………………………206.政策建议……………………………………………………………………20参考文献………………………………………………………………………22致谢……………………………………………………………………………242摘要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是银行业中经营风险衡量中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两个指标。随着经济增长各行业资产迅速扩张,银行业中出现的资本充足率偏低与杠杆率达不到要求等问题日益显现,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相同时也成为了制约中国上市银行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对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与银行市场价值的同时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强上市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管理;建立更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促进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与企业价值的协同发展。本选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意义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进行详述与比较,并提出假设杠杆约束与资本充足率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第三部分加入相关影响因素并利用我国15家上市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结论并对我国银行业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企业价值3AbstractCapitaladequacyratioandleverageratioinbankingaretwoimportantindicatorscomplementingeachother.Withtherapidexpansionofeconomicgrowthinallsectorsofassets,problemsofcapitaladequacyratioofthebankingsectorcomparativelylowandleverageratiobelowstandardareincreasinglyemerging.TheyhavebecomeoneoftheobstaclesconstrainingthegrowthofChina'slistedbanks.Thestudyofcapitaladequacyratio,leverageratioandthemarketvalueoflistedsecurityofbankassetstogethercanfurtherenhanceliquiditymanagementandsecurity.Alsoitcouldhelpestablishingamoreeffectivecapitalreplenishmentmechanism,collaboratively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capitaladequacyratio,leverageratioandenterprisevalue.Thispaperconsiststhefollowingfiveparts:Thefirstpartisanintroduction,includingthesignificanceofthetopicandwritingmethods.Thesecondpartfocusesondetailingandcomparingcapitaladequacyratioandleverageratioandputtingforwardhypothesisthatcapitaladequacyratioandleverageratiohavepositivecorrelationwiththeenterprisevalue.PartIIIisbuildingmodelswhichaddrelevantfactorscombinedpaneldataofChina's15listedbanks,makingempiricalanalysisandarrivingatconclusionaftercalculating.Thefinalpartisacombinationofempiricalresults,givingpolicyrecommendationsofChina'sbankingindustry.Keywords:capitaladequacyratio,leverageratio,enterprisevalue4资本充足率、杠杆约束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1.引言银行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健、发展金融稳定、促进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主体,具有“以钱生钱”的逐利性特点,其自有资本所占比例往往很低。但是当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时,它才能更好的保护存款人的权益,才能更好地做到安全经营,才能够更快地向目标资本水平调整。充足的资本充足率能够使银行更好的控制并管理资金安全,防止银行开展风险过大的业务,有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但是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除了加强原来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外,引入了新的杠杆率要求,加入了杠杆约束,作为四大监管工具1之一,足见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约束对银行企业的价值有很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而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作用是约束风险、降低价值?还是约束投资、增加价值呢?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价值三者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选题的研究对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应对监管压力,改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文献综述2.1资本充足率的文献研究资本充足率这领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研究:梁媛(2002)探讨银行接受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理论,表示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是银行接受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原因。同时文章得出结论:因为银行的存款者得到较多的政府保护使银行倾向于持有较少的资本,故银行会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高风险的投资会增加银行失败的可能性并增加政府救助成本。资本充足率监1四大监管工具是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5管是监管者为了减小其存款保险(显性的或隐性的)的运行成本而采取的制度安排。吴俊,张宗益,徐磊(2008)阐释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的理论,并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变动与风险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低资本监管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但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翟光宇,陈剑(2011)通过对14家银行财务数据进行的研究,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名义上的资本充足率与真实的资本充足是有一定偏差的,同时表示在金融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银行监管需要更加关注资本充足的真实性。冯乾,侯合心(2012)对巴塞尔协议的演进作了详述并在巴塞尔协议III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表示虽然在样本银行中超过半数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符合巴塞尔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但是长期内仍然面临资本补充压力。王慧(2012)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价值联系在一起,就监管正负效应进行详述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价值负相关,对我国股份制银行价值正相关,表示资本充足率对不同性质与不同资本状况影响不同。此外,作者还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与银行价值进行灰关联分析,证实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补充的正确性。2.2杠杆约束的文献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杠杆约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Koehn&Santomero(1980)认为,对商业银行杠杆率设置一定严苛的标准,会降低银行资产配置效率,虽然风险资产组合总量下降,但风险敞口增大,即杠杆率监管导致逆向选择;Gennotte&Pyle(1991)提出,银行对高风险投资的偏好会使激励产生扭曲并抵消激励原有的效果,而后产生的银行失败是否由杠杆率引起还有待商榷;Barthetal(2001)指出,当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过高时会使银行缺乏市场约束降低风险敏感性,导致更大的危机发生。艾宏玲、邵懿文(2010)认为,高杠杆是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原因,引入杠杆率能够补充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法,且虽然杠杆率的管制对银行有不利影响,但总体上对银行来说杠杆管理是利大于弊的。6陈梦雯、郭宇冈、[法]PhilippeDorbaire(2011)分析杠杆率指标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表示《巴塞尔协议III》中的杠杆率监管更加适用于欧美银行,而中国需要考虑中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不同的监管手段和监管标准分别加以监管。黄海波、汪翀、汪晶(2012)分析在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的行为,表示杠杆约束缺少风险敏感性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效补充了资本充足率约束,缓释顺周期性,但这种杠杆率剔除了的风险降低了整体风险敏感度,容易形成监管资本套利。董景文(2014)对杠杆率标准实施对约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杠杆率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呈负相关关系,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会导致杠杆率不达标的银行信贷增长放缓;就影响程度而言,杠杆率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大于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2.3企业价值的文献研究Caprio和Levine(2002)认为有效的银行监管减轻过于冒险与侵略行为,提高银行价值,但是过于严苛的监管会有反作用,过多约束银行经营决策,限制银行经营范围与创新。胡援成(2002)以MM模型与修正后的MM模型通过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得出结论:权益资本与债务的增加均可以增加企业价值,我国的现状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企业债务负担沉重。洪正,周较海(2008)认为监管改变了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产生了监管替代。事前严格的监管降低了内部监督强度,对银行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事中监管监督的影响取决于对内部监督的替代程度。监管替代的存在表明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有赖于恰当的监管政策。巴曙松,张晓龙,朱元倩(2013)通过探讨股东权益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满足资本和杠杆合规的前提下,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边际资产收益率是商业银行追求最优股东权益的主要途径,而面对不同的平均风险权重、转化系
本文标题:54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6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