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2、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后代;4、遗传变异;5、应激性;6、适应并影响坏境;7、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它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2栖息地: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生存居住的场所,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3、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1)全球人口数量剧增。(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不合理利用。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一、巴斯德实验1、探究问题: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2、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3、制定计划:见课本10-11页(控制单一变量:微生物)4、实施计划:设置AB两瓶的目的是什么?设置对照实验曲颈瓶的巧妙之处:空气能进入,微生物不能进入实验现象:A瓶里的肉汤变质5、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6、表达交流实验原则: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2、探究成功的前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3、探究成功的关键: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4、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材料和器具。5、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一、显微镜的构造:(书P15图1.1-10)(1)最主要的结构:目镜和物镜(物镜:镜筒越长,倍数越高;目镜相反)(2)调节光线强弱:遮光器和反光镜。光强时:小光圈和平面镜。光弱时:大光圈和凹面镜。(3)使镜筒升降的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4)高倍镜下: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低倍镜下:多,小,亮(5)光线经过的路径:光源—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眼睛。二、显微镜的使用【使用的步骤】: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1)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②转动转换器,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2)安放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材料要薄而透明)(3)观察: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②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发现物像。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注意】(1)、成像:放大的倒像(例如:b—q);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2)、玻片移动:移动方向与物象相反;(偏哪移哪)(3)、污点判断:目镜、物镜、玻片。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生物的结构类型:(1)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2)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生物。2、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取浸盖染吸植物细胞清水撕内表皮一侧先接触盖玻片,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碘液一侧滴另一侧吸动物细胞生理盐水先漱口,再刮口腔侧壁3、真核细胞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1)真核细胞:有完整的细胞核(核膜)。【真核生物】。(2)原核细胞: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原核生物】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书P29图,会认结构,必会】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有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结构:液泡、叶绿体、细胞壁。②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无细胞壁③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不易观察到细胞质:不停地流动,加快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细胞分裂(1)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3)结果:细胞数目增多。遗传物质不变(先复制再平分)。植物细胞: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4、结果: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二细胞的分化(1)概念: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结构、形态、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2)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3、组织:(1)概念: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2)种类:①植物: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②动物: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5、癌细胞:只分裂不分化。动物四大组织书P33会认图、分布组织分布功能特点(图片)上皮组织人的皮肤、内脏器官与管腔内表面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细胞排列紧密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结缔组织血液、肌腱、韧带、骨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分布广,形式多样,神经组织脑、脊髓、神经接受刺激、产生、传导兴奋形态不规则、有突起植物四大组织书P32会认图、分布组织分布功能特点(图片)保护组织茎、叶、果实的表皮保护,防止水分蒸发排列紧密,外层常有角质层营养组织叶肉、果肉、块茎、块根、种子储存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大、液泡较大输导组织根、茎、叶脉中的导管、筛管输送水、无机盐、有机物等细胞呈管状、上下相连通分生组织芽,根尖分裂能力强,产生新细胞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保护组织细胞→组织营养组织→器官→植物体输导组织机械组织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皮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细胞→组织结缔组织→器官→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动物体肌肉组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组织运动系统、生殖系统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4、系统: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5、我们常吃的黄花菜:花、甘蔗:茎、菠菜:叶、萝卜:根、西瓜:果实、绿豆:种子、土豆:茎、地瓜:根、莲藕:茎、葵花籽:果实,6、动物的结构层次比植物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必会】代表植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人类关系孢子植物藻类植物海带、紫菜、衣藻、水绵大多生活在水中单细胞或者多细胞,无根、茎、叶分化,孢子繁殖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鱼饵,药用,食用等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墙藓阴暗潮湿的陆地(多)有茎、叶,无根(假根)孢子繁殖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二氧化硫)蕨类植物卷柏、满江红、贯众、铁线蕨阴暗潮湿的陆地有真正的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形成煤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分布广泛,多数陆地,少数水中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输导组织发达种子繁殖木材、防风、保水、食用等被子植物小麦、玉米、桃、水稻、油菜、花生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输导组织发达食用、药用、观赏、木材、美化环境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排列紧密,保护作用。保卫细胞(含叶绿体):成对存在,中间为气孔。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内含叶绿体(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支持和输导作用1.①、⑤合称表皮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合称叶肉,属于营养组织;2.起支持输导作用的是[③]叶脉,叶片的结构属于输导组织。3.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⑥]气孔,它有一对保卫细胞构成,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4.[1]和[5]对比,气孔较多的是[5]下表皮。5.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保卫细胞内含叶绿体。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1.水分以气态从植物_体内散发到_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叶_。水分是从叶的气孔散发出去。2.气孔是由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主要在下表皮。气孔是植物体_蒸腾失水_的“门户”,也是植物体_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3.影响因素:自身因素:叶片面积的大小外界因素: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4.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3)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5.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⑴去掉部分枝叶⑵傍晚或阴天移栽⑶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⑷移栽后遮阳等。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实验:(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暗处理: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作对照处理:选取一叶片,用黑纸片把叶片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光下照射(3).脱色:将叶片放入成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4).加碘液:用清水漂洗至黄白色叶片,加入碘液2.实验现象:见光处变蓝,遮光处不变蓝。3结论:淀粉(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光下进行)实验现象:漏斗中有气泡产生。管内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注意:碳酸氢钠: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5、其他延伸实验:(1)叶片切断叶脉实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2)银边天竺葵实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二、光合作用知识点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表达式: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叶绿体3、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场所:叶绿体;条件:光4、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物质转化: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这是自然界中有机物的来源)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5、光合作用的应用:(1)充分利用光照:间作套种、合理密植(2)大棚蔬菜提高产量的措施:增加光照、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气肥)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实验:萌发的种子使温度计读数升高,说明种子萌发释放热量;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容器中会熄灭,说明种子萌发吸收氧气;将盛有萌发种子的容器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释放出二氧化碳。2、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可以在全天进行。3、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4、意义: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一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5、应用:促进根的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及时排涝等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要晒干、蔬菜和水果低温保存。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7、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昼夜温差大,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一天积累了较多的有机物。8、如果用带叶的枝条做呼吸作用的实验,必须遮光,原因:避免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的产物。9、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可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绿色的“能量转化器”: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2.自动的“空气净化器”:①绿色植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③阻滞和吸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④分泌抗生素3.天然的“蓄水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水蒸气,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1、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
本文标题:2018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19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