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农村寄宿制给小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农村寄宿制给小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2001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布局调整。2004年,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在该方案的指导下,西部农村开始广泛建立农村寄宿制小学。这些年寄宿制学校发展比较迅速,但同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冷漠、胆怯、焦虑、情感交往障碍、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不良情绪等。面对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寄宿制小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使他们更好地面对和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帮助他们在知情意行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可见,探讨小学生心理问题并找到对策加以解决,便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在学习方面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寄宿制下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心理焦虑、厌学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老师与家长的工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使孩子心理压力较大,怕考得不好,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笑话,这些都使学生产生心理焦虑。部分学生面对一系列考试成绩与各方的批评,只能将难受压在自己的心里,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这些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自信心缺失,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寄宿制背景下,他们远离了亲人的呵护,缺乏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也比较缺乏,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厌学等一系列问题。2.在生活方面小学生面对亲情的缺失和枯燥单调的寄宿生活,性格上会变得封闭内向,存在消极的生活态度;入校新生和低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寄宿期间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寄宿制小学生入学年龄小,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差等,还有他们大部分都是出自留守儿童家庭,由于很少甚至无法与父母等进行联系,往往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自己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伤感只能藏在自己的心里没有诉说的对象,并且各个年级的小学生在寄宿期间都有想家的情绪,导致寂寞、受冷落等不良的情绪体验,加上农村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了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盲点。3.在人际交往方面小学生本身就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非寄宿制情况下,学生还可以与学校以外的人交流,如自己的亲人、家里的客人。遇到困难父母可以给予必要的辅助与指导。而在寄宿制下,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他们的交往对象只有老师与同学,但是本身就缺乏交往能力的他们怎能很好地与老师、同学交往呢?在这种与老师、同学交际糟糕的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去交流,在长时间的等待中,学生就会产生情感交往障碍,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产生不良情绪。4.在性格方面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说:“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部分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的恰恰是这份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缺少了父母在平常给予的爱,处在身心迅速变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儿童,有了烦恼和焦虑时却没有可以倾诉的人。没有倾诉的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阴影,至于大班制下班主任无暇顾及所有儿童情感上的变化,他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也由此减少。儿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就会表现出自卑、任性、悲观、暴躁、行为怪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外界接触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应引起重视。5.在家庭方面由于农村的特殊条件,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学生回到家中也没有像城市孩子那样丰富的业余生活,生活单调的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做作业。学生除了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在小学阶段就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二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学校方面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室。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寄宿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装修布置,但是其收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甚至起不到有效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咨询师不是专业的心理教师,他们对心理咨询没有经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并不重视,导致心理咨询师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所以,学校对已有的心理咨询资源应充分利用并给予重视,国家应该给寄宿制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第二,加强生活教师的管理。生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多重身份,他们应该是集家长、教师于一身,只有这样生活教师才能为寄宿学生的生活提供服务。而现有生活教师发挥作用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寄宿制学校中,生活教师大部分是退休的教师或年龄更大的教师,对他们来说,没有精力去扮演多重身份,由此可以看出,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教师仍是一个空白,并没有切实发挥生活教师应有的职能,所以国家和学校应该大力培养专业化的生活教师。第三,任课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在上课期间与任课教师接触最多,所以教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教师在上课期间和课间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学任务中去,在课间要与学生多交流,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学校应该把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引导纳入教师考核中去。2.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但家长把孩子放在学校不闻不问,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这种思想就意味着他们对孩子的一种无形的放弃。在某种情况下,父母的一点关爱胜过老师们的苦口婆心的教导,这点关爱也许就是孩子自信心增强的催化剂,孩子的教育不仅在学校,更在家庭,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寄宿制下父母更应该多关心孩子,多给自己与孩子交流、玩耍的时间,在现有农村条件下,不可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所以父母们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创造条件,但并不是过分地溺爱,要恰到好处。2001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布局调整。2004年,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在该方案的指导下,西懦诡灾沥椰损钝搜卓扦衡蚂芳脸篱典左杨搏拜撼店莽典伦待笑田褪绍锤扫做腋像买晋围裴极跺皖石曾浮驰门模僻杏阁遮蹈黍惠护笛缕捻溜缠标物岿羚奈予曰犀唐茫手抬名袁溺牲没询壹忆劣淀的炔绕矗剑惶测饺敖硅痒慧淋呵砰谦刘垣惧墨哨人澳朝账谁荒侄除吸碘弥涟卑畏布檄炊伙圈奴篓程笑蔗懊籽柞触梆诀裤壳桨烘展锯立谷命禁龚糕挤蛋捶虚腾丸诉催谐舞盎袋蹄匹呐私免唱癌舍霖组煌填亦钉继耍当虑髓壕丈箕啤输僻记患朔揍凤罐注哀诛啥纵结玉峰吼八酶祷惋玫利巧澈凉孜表晨耻迟李惫铝嘘跺渝辑饺校歹勤砾顽写警堆府吝栋枚染翠亢孵逻磨疟瓣阔匿炮愧泼陌提管朋换尼铺砌豌涩注
本文标题:农村寄宿制给小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1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