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美)斯金纳,教育心理学家本讲内容大学生学习学习的概述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大学生常见学习困扰与学习心理有关的理论积极学习心态和有效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的激发有效学习方法的习得(一)学习的概述提到“学习”你会想到什么?头悬梁,锥刺股?背英语单词、化学周期表?做不完的习题?考试前的挑灯夜战?紧张的高考?……大学里需要学习什么?专业课?英语?与人交往?独立生活?学习的定义狭义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指导下,受教育者读书求知并获得一定结果的实践活动。广义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定义—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学习内容知识的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等等专业知识;能力的学习:包括智力技能、动作技能和社会行动技能,诸如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能力、健体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实际操作能力;情感态度的学习,又称人格学习、人文精神的学习。比如诚信、守时等人格特点;渗透在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学习方式强调对终身学习的热衷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求知、能动的发现、探索和创新;在时空上,走出课堂、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使人的生命历程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历程。强调对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全方位学习和多种方式学习的拓展。学习的意义“升学考试”?“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升官发财”?学习是每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提升生命价值的需要。小练习请根据我们刚刚对学习的界定,回忆一下,从小到大,你的一次成功的“学习”经历。从开始到学会,花了多长时间?经历那些过程?有哪些人、事或情绪促进你的学习过程?有哪些人、事或情绪阻碍你的学习过程?对现在的你有什么启发?(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1、逐渐接受现代教育观,也被传统教育所限制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但也在逐渐接受全面发展,从多层面、多角度学习的现代教育观。(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2、学习内容体现多元化和丰富化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较强;有些交叉学科,既需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也需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开始逐步走向社会,扩展生活领域,从社会实践中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的学习;开始创新的探索、科学的研究。(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3、学习方法上的特点自学占据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增强;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及校外学习相结合,实践性的学习增多;通过网络等各种载体的多手段学习也日渐普遍。(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从教导中学习——边听边学从观察中学习——边看边学从实践中学习——边做边学(三)大学生常见学习困扰没动力,不想学无毅力,不爱学不得法,不会学压力大,学不好没动力,不想学高考发挥失常,没考上理想学校,心理落差很大,没有动力学习。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不想学。没有明确目标,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对未来就业前景感觉迷茫,觉得学习也没有用。研究表明:43.3%的学生反映学习的最大困惑是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懒散,耽于玩乐;有的要求不高,浅尝辄止;有的甚至厌倦冷漠,畏缩逃避。调查中,自我感觉动力充足者仅占34.4%,完全没有动力者占1.9%,62.1%的学生处于“动力缺乏”状态。在学习目标上,17.3%的学生甘居中游,7.9%的学生觉得及格就行,2.1%的学生得过且过。无毅力,不爱学在大学里,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催促,自我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差,一下子放松了,不努力学习。经过高考的煎熬之后,不愿意再辛苦学习,得过且过,及格万岁。在大学里,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活动:社团活动、网络、兼职赚钱……,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吸引,难以专心学习。仅13.1%的学生学习“有计划,严格执行”,21.4%的学生“坚持预习”,39.1%的学生“坚持做课堂笔记”。这一情况表明,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普遍不足。52%的学生课余投入最多精力的是与学习无关事情。不得法,不会学无法摆脱高中的学习方式,不习惯大学的学习特点,虽然很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好。平时课程太多,不会分配时间,焦头烂额,却哪门课都学不好。不讲究学习方法,长时间对着单调乏味的学习内容死记硬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平时学习不抓紧,临考前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造成生物周期混乱,学习效率下降36.9%的学生反映学习的最大困惑是不能适应教与学。有的学生学习安排不科学;有的不把握学习时机;有的缺少创新性。调查中,49.2%的学生学习“有计划,有时执行”,20.3%的学生“有计划,难以执行”,16.3%的学生“没有计划”;压力大,学不好当成绩不太理想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加重自卑和压力。容易考试焦虑,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形成更大压力,恶性循环。过多自我加压,长期超负荷学习,过度用脑,不注意劳逸结合,导致身心异常疲乏,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对学习感到厌烦郁闷。37.5%的学生对学习消极体验强烈。18.6%的学生感觉“沉重”,13.1%的学生觉得“枯燥乏味”,5.8%的学生感到“痛苦”。实践少,创造性差对北京市近6000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研究结果显示,从大一到大四,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创造力人格特质呈下降趋势。随着知识掌握的增多,思想受到更多束缚;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目标集中在考试上,缺少创造力培养和实践的机会。二、与学习心理有关的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认知理论柯勒的顿悟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记忆的相关理论“请给我一打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抚养,我能担保,其中随便挑出一个来,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将他训练成为一名医生,或是律师,或艺术家,或商界首领,甚至是一名乞丐或窃贼。”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条件联系上的复合行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其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1、条件学习前非条件刺激(UCS)非条件反应(UCR)条件刺激(CS)不能引出UCR2、条件学习中非条件刺激(UCS)+条件刺激(CS)非条件反应(UCR)3、条件反应形成条件刺激(CS)条件反应(CR)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喜欢一位老师,很可能也会学好一门课讨厌一位老师,很可能也会不喜欢一门课可以做些什么促使自己更喜欢学习?2、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错误而无效的动作逐渐被淘汰,正确有效的动作则被保留。桑代克的迷笼实验把饿猫放进迷笼,笼前有食物,它会通过不同尝试,最终学会打开笼子。一开始会花很长时间,慢慢学会之后,打开迷笼所花时间减少。实验:猫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每次所用时间(S)0501001502001357911131517192123尝试次数试误学习的应用操作性的学习会比较符合学电脑——一开始常按错键,多次练习就可以学会。游泳、骑车、学电脑……等操作性的技能。通过练习肯定能学会,总结经验和规律可以促进学习。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而非刺激引发的。人类的大多数学习是操作学习,人不是被动等待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对环境进行探索,先有反应,然后才知道结果,再根据结果去调节行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其中,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手段。斯金纳箱把小白鼠放进箱内,白鼠会有多种行为,比如,按压杠杆按压杠杆无强化行为消退强化后行为增加当白鼠无意间按到杠杆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得食物,就会增加按压杠杆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食物,就会慢慢减少该行为。行为形成技术:强化强化自发行为新行为•正强化物,它是指跟随在一个操作反应之后,并能提高这个反应概率的刺激物,这种刺激物对反应产生正强化。•考了100分,可以得到100元奖励。•负强化物,它是指一个刺激如果从某一情境中排除时,由此能够加强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它就是负强化物。•考了100分,回家可以不用洗碗。行为消退技术:不予理睬不予理睬行为消退惩罚惩罚行为消退闯红灯,被罚款。考试不及格,被家长批评,以后不敢不及格了。应用•举例:请宿舍人帮忙监督,如果不能坚持每天锻炼的话,就要请大家吃饭。当你获得好成绩时,自己和周围人会怎么反应?当你没有考好时,自己和周围人会怎么反应?你平时喜欢什么?你平时不喜欢什么?如何让你对专业课学习感兴趣?柯勒的顿悟学习理论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它导致了迅速地学习,突然地理解了目的物和取得目的物的途径或诸条件的关系。要做到顿悟学习,必须具备对问题思考的量的积累、外界情境的触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阿基米德的顿悟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A.Bandura,1925—)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因为人类具有认知能力,能够更多地得益于经验,因此,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社会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去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进行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理想的榜样:①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②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③榜样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④榜样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⑤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记忆的相关理论记忆曲线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记忆曲线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有意义的材料更不容易遗忘。在学习中如何运用?短时记忆5分钟。30分钟12个小时长时记忆1天2天4天7天15天记忆短时记忆容量:7±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长时记忆詹金斯和达伦巴克(1924)的研究复习多样化——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做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当我们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前面学习过的材料对记忆的影响;当我们能熟练使用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又对我们回忆汉语拼音会有干扰,这就是倒摄抑制。三、积极学习心态和有效学习方法激发主动学习动机设立合理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学习计划激发主动学习动机动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驱策力。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应,它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动机的分类1、直接性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是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是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2、间接性的远景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人生意义和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要求在学生学习上的反映。这类动机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为生活中的偶然因素所改变,能在较
本文标题:大学生学习心理调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6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