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一节倭马亚家族四位哈里发建立巩固倭马亚王朝
阿拉伯帝国简史提纲4第四章、阿拉伯帝国之倭马亚王朝(公元661年-750年,约存在了90年)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王朝,从661年至750年,约存在了90年,共历经14位哈里发,前三位哈里发职位掌握在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及其子孙手中,从683年开始,哈里发政权落到“马尔万”及其后裔手中。总的来说,同其他的统治家族相比,倭马亚家族里出了一些颇有才智和精明能干的哈里发。但后来的穆斯林历史学家把倭马亚诸王说成是耽于骑马、嗜酒纵欢、爱好奢侈和汲汲于名利的哈里发职位篡夺者。其实,倭马亚人将穆斯林国家组织成一个有中央集权领导的力量,这个力量把伊斯兰的旗帜再度带往远方。第一节、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四位哈里发(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叶齐德、马尔万和马立克)通过一系列对内斗争,击败了哈希姆家族阿里系后裔等的各种反抗,巩固了倭马亚的统治(公元661年-公元695年)一、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奠基了倭马亚王朝(公元661年-680年)(1)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登上哈里发宝座(公元661年)661年阿里死后,叙利亚和埃及的贵族拥立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在耶路撒冷登上哈里发的宝座,开启了倭马亚王朝。到这时,阿拉伯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阿拉伯帝国阶段。穆阿威叶(穆阿维叶)长期担任叙利亚总督,因此,叙利亚便成为帝国的重心。有“东方的眼睛”之誉,被阿拉伯人称之为人间天堂的大马士革,被定为首都。(2)兵不血刃、统一全国(公元661年)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登位之初,只统治着帝国西部半壁江山,包括他自己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叙利亚和他的股肱之臣阿慕尔从阿里派手中夺得的埃及。东部的伊拉克拒不承认他的权威,而是推举阿里的长子“哈桑”为新任哈里发,称“伊玛目二世”,定都“库法”,并得到麦地那人、麦加人和波斯人的承认。穆阿威叶(穆阿维叶)采取怀柔政策,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地便获得了东部半壁江山。据说,“哈桑”懦弱无能,贪图安逸,生活放荡,不热心于执掌政权,拱手将哈里发职位让给了“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实际上,他继父位几个月后,就与穆阿威叶(穆阿维叶)达成妥协,同意退位,可能是迫于敌方力量的强大和劝诱。“穆阿威叶(穆阿维叶)”是个老练的政客,拥有一支自己的军队,身后有他的强大的氏族和盟友的支持。“哈桑”不同于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属于另一类型的人,他思想单纯,厌恶流血,尤其是穆斯林之间的流血。他不愿把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推向死亡,因为那将是一桩弥天大罪。他争辩说,如果必须以流血来维持他的权力,他就不要那种权力,因为在他看来,那是污秽的。更何况,穆阿威叶(穆阿维叶)是个强大而狡诈的对手,他正拼命逼迫他让位,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甚至送给他一份由他本人签署的表格,要他陈述自己的条件:由于血统的关系,我承认你是更适合于这个崇高的职位的。假若我相信,你的才能足以履行这些任务,那么,我毫不迟疑地对你宣誓忠顺。现在,请提出你的意愿。如果“哈桑”加以拒绝,将导致一场内战,整个哈里发国家将被毁灭。在这种情况下,哈桑在闺房与宝座之间选择了前者。他接受了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的条件,宣布退位,与他的家室和至友隐居于麦地那,以图在祈祷和沉思中度过他的余生。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给予哈桑和圣族一大笔养老金,包括库法的公款500万第尔汗,再加上波斯一个县的岁入。哈桑在研究、沉思和质朴的家庭生活乐趣中度过了他的残年。据说,他是被毒死的,原因说法不一。而什叶派则把这件毒杀案归咎于他的政敌穆阿威叶(穆阿维叶),说毒物来自穆阿威叶(穆阿维叶)赐于他的一个女奴,这样就使他成了一个殉道圣徒,实际上,他被称为“所有殉道者的主子”。(3)穆阿威叶(穆阿维叶)派被称为阿拉伯穆斯林的四位天才政治家之“穆基赖”和“齐雅德”分别统治库法和巴士拉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统一帝国之后,把统治桀骜不驯的伊拉克人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库法总督“穆基赖?伊本?舒耳白”和巴士拉总督“齐雅德?伊本?艾比”。这两个人与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及阿慕尔一起,被称为阿拉伯穆斯林的四位天才政治家。穆基赖在作“库法总督”时期,他采取一种狡猾的政策,唆使“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互相反目,因而使得他治下的臣民不致公开反抗叙利亚人。巴士拉总督“齐雅德”也是“塔伊夫人”,但出身微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他母亲是一个女奴,又是塔伊夫的妓女,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的父亲“阿布?苏福扬”同她发生过关系。因此,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登位后,请他到大马士革,把他认作自己父亲的私生子,然后派他到巴士拉作总督。“齐雅德”对这个什叶派的中心施用了无情的高压手段。他在巴士拉上任伊始,就在教坛上即席演说,这篇演说在阿拉伯文学里非常有名。他宣布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以制止他治下的百姓中间一直普遍存在的那种无法无天的风气。他的顽强的魄力,把这个政权原先因为部族纠纷而完全破坏了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在他这个省份里,甚至一直深入到沙漠中心的地方,不久就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太平气象。670年穆基赖死后,他又将库法长官的职位接收过来。这个职位使他变成了帝国东部地区(包括阿拉比亚和波斯在内)独断独裁的统治者。(4)在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的统治下,向正规帝国的转化穆阿威叶(穆阿维叶)不仅把帝国统一了起来,而且废除了四大哈里发政府的许多传统的特点,他仿效拜占廷帝国,建设了一个稳固的、组织良好的政府。史学家认为,他是伊斯兰国家首先设立注册局的,也是首先关心邮政事务的人。他使军事机构摆脱了古代的部族组织,创建了伊斯兰教战争史上最早的正规军。在他执政时期,穆斯林军队已不再是先知时代那种松散组成的民兵,也不再是正统哈里发时代那种分散的部落队伍的集合体,那时他们是以对伊斯兰教的热情、信仰和热爱以及对真主的代理人先知的服从结合起来的。穆阿威叶(穆阿维叶)以更系统的方式组织他的军队。他的士兵来自阿拉伯半岛及北部各地。他们之中有也门人也有叙利亚人,不再是纯阿拉伯人的军队。“因此,穆阿威叶(穆阿维叶)不仅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基创业者,而且在欧麦尔后成为哈里发帝国的第二个奠基者。”(5)穆阿威叶(穆阿维叶)之死及传位于其子叶齐德,建立了世俗的倭马亚王朝(公元680年)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卓有成效地执政了19年,于680年逝世。就在逝世的前一年,一改民主选举的传统,他提名他的儿子叶齐德做他的继任者,而且从各省招来了许多代表团,到首都来举行宣誓忠顺的典礼。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就这样制定了哈里发世袭制,将阿拉伯的哈里发国变为世袭的君主国,建立倭马亚王朝,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几个主要哈里发王朝,包括阿拔斯王朝,都沿用了这个制度。依照这个先例,在位的哈里发可以从他的儿子或亲属中选择一个最能胜任的人,宣布他是哈里发的继任者,而且,先在首都,然后在帝国的各大城市,强迫人们预先宣誓忠顺于这个继任者。穆阿威叶(穆阿维叶)的统治,主要依靠叙利亚人和叙利亚籍的阿拉伯人。这些人多数皈依了伊斯兰教,少数人仍然信奉基督教。穆阿威叶(穆阿维叶)有许多妻子,其中最得宠的是凯勒卜族人梅荪,她是一位基督徒。梅荪蔑视大马士革的宫廷生活,而怀念沙漠里的自由。据说她写了许多诗句,表达贝都因人转入都市生活后所经历的思乡情绪。她常常带着她的儿子“叶齐德”到叙利亚沙漠去,那里是她娘家的部族游牧的地方,年轻的皇太子在那里练习骑射、狩猎、饮酒、赋诗。从那时起,这个地方变成了倭马亚王朝太子们的学校,他们在那里可以学习到不掺杂阿拉马语汇的纯粹的阿拉伯语,又可以逃避在城市里经常发生的瘟疫。后来的哈里发,继承了这个传统,在叙利亚沙漠的边缘上建筑了乡村别墅,取名“巴底叶”。二、叶齐德继任哈里发(公元680年-684年)(1)叶齐德(穆阿威叶(穆阿维叶)之子)继任哈里发(公元680年)680年4月18日,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去世,他的儿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叶齐德无疑是一个有才能而精明的统治者,但他也是个有名的享乐者,据说,他喜爱喝酒,结交一些放荡的朋友,是个不虔敬的人,曾以诗歌讥笑圣物。叶齐德登位伊始,“伊拉克”和“希贾兹”事态的发展,就使他遇到了巨大麻烦,哈里发宝座面临严峻挑战,内战硝烟再起。(2)“伊拉克人”拥戴阿里的次子“侯赛因”为哈里发进行反叛,叶齐德派人杀死了侯赛因,促使什叶派发展为与逊尼派誓不两立的一大宗教派别和政治派别(公元680年)内战硝烟首先起自桀骜不驯的伊拉克。穆阿威叶(穆阿维叶)临终前任命叶齐德为他的继承人,要求他的贵族总督及族长们拥戴其子为哈里发。这是对正常惯例的背离,不能称之为民众的选择,因此激起各地穆斯林的愤恨。叶齐德继位后,伊拉克人群起反抗,他们拥戴阿里的次子侯赛因为哈里发。“侯赛因”在“穆阿威叶(穆阿维叶)”执政时期一直在麦地那过着隐居生活,“叶齐德”继位后,他来到“麦加”,与“祖拜尔”的儿子“阿布杜拉”一起,反对叶齐德登基。这时,伊拉克人再三恳求侯赛因,要他去“库法”就任哈里发,并继承他父亲的遗产。侯赛因派他的堂弟“穆斯林?伊本?阿奎尔”先行去库法,查看情况,并替他进行活动。他的堂弟不幸被伊拉克总督“欧贝杜拉”俘虏并处死。“欧贝杜拉”是“穆阿威叶(穆阿维叶)”异母兄弟“齐雅德”的儿子,“齐雅德”任伊拉克总督时,以手段残忍闻名,而他的继任者其子“欧贝杜拉”有过之无不及,更加残酷无情。侯赛因认为身为阿里的儿子和先知的外孙,他不能拒绝民众的召唤,这是他应尽的义务。680年10月,侯赛因不顾“欧贝杜拉”俘虏并处死其堂弟的严峻形势,带领由其亲属和信徒组成的百余人警卫队,动身前往库法。“欧贝杜拉”在麦加到库法的道路上,沿途放哨,监视侯赛因的行动。一个名叫“胡尔”率领的一支巡逻队,与侯赛因一行发生遭遇,但他为侯赛因的威武庄重所打动,转而加入了侯赛因的行列。他曾劝侯赛因不要继续前进。但侯赛因不为所动,毅然前行。680年10月10日,“欧贝杜拉”的最高统帅“欧麦尔”,受命率4000人的部队赶到。欧麦尔是先知的圣门弟子、波斯的征服者名将赛尔德的儿子。欧麦尔在库法西北部一个名叫卡尔巴拉的地方,包围了侯赛因和他微不足道的百余人队伍。他留给侯赛因的惟一出路是:无条件投降并承认叶齐德为合法的哈里发。侯赛因拒绝投降,最后,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侯赛因的队伍全部倒在血泊之中。侯赛因战斗到最后一刻,全身负伤,被刺落驼下。疯狂的士兵们立即割下他的头颅,挑在枪尖,跃马而去,送往大马士革献给叶齐德。侯赛因的妹妹宰纳布和她的儿子阿里?奥沙,也被带到大马士革。叶齐德把侯赛因的头颅还给她们带回卡尔巴拉,与其遗体合葬在一起;又把宰纳布和她的儿子送往麦地那,让其靠发给他们的年金,继续过一种政治上的隐居生活。伊斯兰教或倭马亚王朝发生的最恶劣的事,莫过于侯赛因的悲惨之死。侯赛因之死给“什叶派”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使他们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为殉教者侯赛因报仇”成为什叶派重整旗鼓的口号,成为什叶派号召民众起来推翻倭马亚王朝的动员令。侯赛因之死也造成了伊斯兰教的严重分裂,什叶派发展为与逊尼派誓不两立的一大宗教派别和政治派别,即是从侯赛因被杀开始的。侯赛因被什叶派看作最受崇敬的殉教圣徒,他的墓地“卡尔巴拉”成为什叶派的圣地,教历1月10日被定为哀悼日即“阿术拉日”。阿术拉日是什叶派最大的节日之一,在节日期间,什叶派穆斯林沉痛悼念殉教的伊玛目“侯赛因”,有些人整月不理发,不刮脸,不洗澡,视此为悲伤的标志。他们不仅在清真寺里举行悼念性的祈祷仪式,而且还在街道和广场上聚会游行,受难表演,着重表演侯赛因的英勇斗争和受难惨死的情节。一些非常虔诚的信徒,身穿白色长衫,头剃得光光的,跟在载有圣徒形象的车后面,一面哀叫,一面用链条抽打或用匕首轻刺自己,鲜血滴在白色的衣服上,出现点点血斑,以此表示哀伤,达到领悟殉教者的“圣灵”的愿望。(3)“阿布杜拉”在“麦加”自立为“哈里发”,叶齐德派兵镇压,但镇压尚未结束时叶齐德亡故(683年)侯赛因死后,叶齐德与另一位觊觎哈里发职位的“阿布杜拉”展开斗争。“阿布杜拉”是“祖拜尔”的儿子,祖拜尔系圣门弟子,曾与阿里争夺哈里发的权力,后在骆驼之役中战死。阿布杜拉是他与阿布.伯克尔的女儿“阿丝玛”缔结临时婚姻所生。侯赛因死后,“阿布杜拉”在“
本文标题:第一节倭马亚家族四位哈里发建立巩固倭马亚王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6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