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作者:王鸿雁来源:《商情》2012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从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研究得出校企合作办学将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技能校企合作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回顾(一)第一阶段:职业教育的孕育萌芽阶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在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30年的回顾、思考与展望》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现代形式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毛泽东主席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培养技术人员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之图”。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的职业教育得以孕育,在1965年形成了第一次高峰。当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专、技校、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加起来有6万多所,在校生499.5万人。使当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3%。后来的文革十年,使职业教育受到了很大破坏,职业学校绝大部分已经停办,到1976年,我国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中绝大部分就是普通高中,当时留下的中专学校比例已经很低,教育结构严重失调。(二)第二阶段:职业教育的调整扩张阶段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教育部批准了国家教育总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报告》,教育部开始着手中等教育的调整工作,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又率先创办了一种新的大学教育——职业大学教育。为了正确引导职业教育的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96年,我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自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在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开始蓬勃发展壮大。在世纪之交,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段调整之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2004年、2005年,由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批准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两个职业教育专门决定,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出台政策来扶持,职业教育形成了又一个发展高峰。(三)第三阶段: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阶段龙源期刊网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我国的职业教育必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接受职业教育将成为越来越多人员的第一选择;职业教育本身也会发生深刻的变革。不论是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会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使职业教育更贴近社会,更服务社会。二、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一)职业教育发展第一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有文化基础的技术人员建国初期,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把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新中国需要的技术人员。由于当时的中国工业相对来说非常落后,懂技术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周恩来总理在1952年发表的文件《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明确指出“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本着这一指导思想,当时的职业教育机构以技校居多,著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能。但由于技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尤其当时是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才考虑上技校,文化基础薄弱,再加上当时教学条件有限,在学校基本上也就是理论的传授,学生得等到毕业去企业实习才能接触学习到真正的技术。基本上是在学校学理论,到企业去实践掌握技术。这些学生一般在企业可评到初级工和中级工。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精通专业技能的人才。当时的普通高等教育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文革后成立的中等职业学校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中等专业人才。在专业的设置上和大学类似,又比大学灵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增加了师資力量的投入和实验实训的经费投入,吸引了大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考。在这个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受到了比较正规的职业教育,毕业后既有一定的理论又有一定的技能,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二)职业教育发展第二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高技能的人才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来,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兼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特点,2003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第二次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上。高技能的人才是指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这一新的目标在这以后的若干年中引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方面都倾向于对学生的高技能的培养。增加了技能实训课程的比重,聘请了企业的从业人龙源期刊网员做兼职教师和指导,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争取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走出校门之前掌握专业技能,最大程度的缩短学生上岗的时间。(三)职业教育发展第三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高端技能型人才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各级教育要科学定位、科学分工、科学布局,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培养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到2015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20年达到3900万人。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懂技术、会技能、毕业就能上岗的应用型人才,尽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个培养目标的层次在不断的提高:从最初的培养普通的技术人员,提高到后来的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又提高到现在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却始终如一:这就是在所学专业上的技术和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而不是培养拥有满腹理论却对企业生产、经营、运作一窍不通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如何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经非常清楚地给我们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即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来丰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内涵。这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就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三、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一)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校企合作是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实质是使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要求学校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切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甚至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为学校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设备、真实的工作环境、技术上的支持和师资上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资金保证。龙源期刊网(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1.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国家教育发展纲要》中大力提倡的办学模式。2010年教育部副部长鲁听在《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研讨会上指出:鼓励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职业院校、共同建设和开发实训基地和实训项目、共同开发建设企业急需的专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开发实用的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可以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的具体培养方式。校企合作,改变了以学校为单一教学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人单位的技术、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经验都加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特别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更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和完善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2.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具有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只靠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训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校毕竟是一个教育机构,不同于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只靠理论和简单的实训,不足以让学生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工作环节所需要的技.术;不经过实际工作环境的磨砺,学生也不可能掌握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就会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职业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就得不到发展,长期下去甚至会萎缩。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让企业参与到我们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学习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会有发展的前途,才会有更多的人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才能发展壮大。3.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资金和人才。企业需要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搞开发和创新。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企业把自己对人才的需求直接诉诸于学校,让学校按照自己的订单培养人才,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降低了从市场上招聘人员、培训人员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一起合作开发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集思廣益,进行创新。许多新技术的诞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另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几乎不用投入专门的费用,就达到了口口相传的广告宣传作用,为企业的声名远播创造了有利的机会。4.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校企合作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学生。校企合作在有利于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同时,使学生在学期间不但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在走出校门之前就获得了工作需要的技能训练,取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熟悉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这一方面龙源期刊网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节省了毕业后再接受培训学习技能的费用。这对于很多家庭条件贫困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参加许多有企业赞助参与的技能大赛,进一步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基本理论做指导,掌握了熟练技术,而且锻炼了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自己和企业创造财富。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既可以让学生受益,又可以让企业获得发展的动力,同时可以使职业教育得到长远的发展,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办学模式。这必将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办学趋势。参考文献:[1]王继平30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回顾、思考和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8(30)[2]郭俊朝.建国6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3]刘翠兰,张金福.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07)[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本文标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7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