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3.2不求甚解课件
《不求甚解》——邓拓情景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对于“不求甚解”一般性的理解是怎样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学习目标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走近作者基础知识读准字音马南邨王粲哩咬文嚼字豁然贯通cūncànlīJiáohuò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因小失大:豁然贯通:开卷有益:不求原指读书指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子弄懂了某个道理。读书有好处。。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每一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书中的语句)第一部分(第1段):摆出批驳的靶子。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首先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作者明确提出自已的看法:“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整体感知第二部分(第2---4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2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证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第4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不死抠字眼,而是了解大意。整体感知第三部分(第5---6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事例证明。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整体感知第四部分(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整体感知第五部分(第8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第8段,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又提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主张,给读者以有益的建议。(主要观点)合作探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在什么地方出现)?最后一段本文是什么文体?本文的文体是议论文。。合作探究本文主要讨论了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作者是怎样驳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①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②阐述“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③用诸葛亮和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④全面、明确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⑤提出自己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合作探究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一般人”的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不把话说死,自然而然地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不提倡,但是又应该盲目地反对”。这样,引出了本文议论的核心:不必提倡怎样的不求甚解?什么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合作探究“其实也不尽然”中的“然”指的是什么?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合作探究“也不尽然”是指什么意思?是指也不完全是这样,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即不能把话说死。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不必提倡”的不求甚解是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合作探究不必提倡”的不求甚解是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盲目反对”的不求甚解是指只求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上花太大的功夫。合作探究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下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一是全文引原文,言之有据;二是对引文进行全面辩证。A、“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B、“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C、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虚心,戒“自负”;二是讲读书方法,前后贯通,戒“固执”。合作探究“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其作用是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卖弄学识的人。合作探究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合作探究“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观其大略是什么意思?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往往”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读书观其大略,会让人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但是并不排除个别现象。这样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合作探究第7段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从反面论证使论证更全面。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文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合作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结构?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随堂检测1.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藻饰zǎo狡黠xiá大而无当dàngB、诘难nàn咀嚼jiǎo味同嚼蜡juéC、滞碍chì劝诫jiè抠字句kōuD、轻鄙bǐ粗糙cāo吹毛求疵cī2.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彩藻饰读书废时纵观统筹B、孜孜不倦天资聪颖滥加粗暴C、独到见解咬文爵字豁然贯通D、仔细揣磨明辨是非高谈阔论AB随堂检测3.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修剪移接。(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3)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4)“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A、(1)比喻;(2)排比;(3)比喻;(4)引用B、(1)比拟;(2)反复;(3)夸张;(4)比喻C、(1)对比;(2)排比;(3)比喻;(4)拟人D、(1)比喻;(2)反复;(3)夸张;(4)引用A课后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2.预习下一课。再见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3.2不求甚解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7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