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冶金类期刊中几个常用物理量和单位的用法商榷
1冶金类期刊中几个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的用法商榷摘要:冶金类期刊大多已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系列标准,但因执行者个体对国标的理解不同及专业、学科方面存在着差异,执行结果有所不同。针对冶金类期刊中几个常见物理量,如“液固比”、“相比”、“床体积”、“粒度”等及其单位在用法上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提出了个人看法,并指出科技期刊因承载着传播科技信息、交流科技思想的重要职责,更要注意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及量与单位的名称及符号。关键词:冶金;期刊;量;单位;用法《量和单位》系列标准(GB3100~3102—93)自1993年颁布以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及书刊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得到广泛使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因执行者个体对国标理解上的差异,执行结果却有较大的不同。对国标中给出的某些物理量和单位,不同的执行者有不同的表示法,这对科技信息的交流十分不利,也对期刊的规范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工作中发现,在冶金类期刊中,有几个比较常用的物理量,如“液固比”,“相比”,“床体积”,“粒度”,就有多种表示方法,很不统一。针对这几个物理量及其单位的用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意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编辑同行交流探讨。1液固比(L/S)在湿法冶金过程中,“液固比”是比较重要、比较常用的参数之一[1-3],其意思是液体(多数情况下指浸出剂)的用量与固体(多数情况下指矿石、物料等)的用量之比,如“液固比=3∶1”,但这种表示方法是不规范的。实践中,液体和固体既可用质量表示,也可用体积表示,所以“液固比”既可以理解为“二者的质量之比”,“二者的体积之比”,也可以理解为“液体的体积与固体的质量之比”,如不指明,则容易引起误解。系列标准规定,不能用物质的状态代替量的名称使用[4],也不能使用自造的量的名称[5],而“液固比”不仅使用物质的状态(液态、固态)代替量的名称,也是属于自造的名称,很显然,这是不对的。有的期刊中也用“L/S”表示液体与固体的用量之比,这也是不对的,因为“L”和“S”分别是液体和固体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用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作物理量使用也是国标所不允许的[5]。在编辑工作中,如遇到“液固比”这一名词时,应先搞清楚“液体”和“固体”是用“质量”表示的,还是用“体积”表示的。当液体用质量、固体也用质量表示时,这一名词建议改写成“液固质量比”,或“m液/m固”,其单位为“g/g”或“kg/kg”;当液体用体积、固体也用体积表示时,这一名词建议改写成“液固体积比”,或“V液/V固”,其单位为“mL/cm3”或“L/dm3”;当液体用体积表示,而固体用质量表示时(实践中这种情况更多些),这一名词建议改写成“液固体积质量比”,或“V液/m固”,其单位为“mL/g”或“L/kg”。这里的“液”、“固”表示的是物质的状态,所以标识于量符号的下脚。2相比(O/A)在湿法冶金的溶剂萃取工艺中,“相比”,也有称为“有水比”的,也是比较常见的物理量之一[6-7],它是指有机相的体积与水相的体积之比,含义比较明确。这里的问题是,它们都将物质的名称代替量的名称使用,同时也是口语化的自造的名称,所以也是不规范的[5],但有相当数量的冶金类期刊却一2直沿用这样的表示法。“相比”中的“相”指的是“有机相”或“水相”;“有”指的是“有机相”,“水”指的是“水相”,都是指的物质的名称。同样,符号“O”和“A”是“有机相”和“水相”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当然也不能用以表示物理量。在编辑工作中,当遇到这一物理量时,建议改写成“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或“有机相的体积/水相的体积”,用符号表示则为“V(O)/V(A)”。3床体积和床体积比在离子交换工艺中,“床体积”是表示树脂床的体积,但在大量的论文中却用其表示流过树脂床的液体的体积,如“淋洗流速为3床体积/h”,“穿透体积为10个床体积”,“床体积/Vb”等,按国标的规定,这些用法是不规范的,也可以说是不正确的。首先,用床体积表示流过树脂床的液体的体积,从字面上看就不通。床体积是指树脂床的体积,怎么表示液体的体积呢?其次,既然流过树脂床的液体用体积表示,其单位理应是“mL”,“L”,不应是“几个树脂床”。要表示某个数值时,建议先按树脂床的体积换算出溶液的体积,然后再以规范化的方式表达。如“淋洗流速为××mL/h”或“穿透体积为××L”。在表示溶液的体积与树脂床的体积之比时,用“V(溶液)/V(树脂床)”或“V(溶液)/Vb”表示,这里的“V(溶液)”表示溶液的体积,“V(树脂床)”或“Vb”表示树脂床的体积,其比值后的单位为“mL/mL”,“mL/L”。用“床体积比”表示流进、流出树脂床的溶液的体积与树脂床的体积之比,这也是不应该的。从字面意思看,“床体积比”并没有表示溶液体积与树脂床体积之比的意思,它可以理解为不同树脂床之间的体积之比,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表示成“Vin(溶液)/V(树脂床)”或“Vout(溶液)/V(树脂床)”。4粒度粒度是表示固体颗粒大小的物理量,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用错,也不会与其它物理量混淆,这里要说的是表示其粒径大小的数值及其单位。在许多的期刊中常见这样的表示:“矿石粒度-0.074mm”,“-2mm颗粒占80%”,“+0.01mm~-0.03mm”(表格中常见)等,这里使用了数学符号“-”和“+”。我们知道,固体粉末的粒径可以很小,甚至可小到纳米级即10-9m,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小到0m以下,所以在表示粒径大小的数值之前加“+”、“-”是不合适的。其实这里的“+”、“-”并非是纯数学意义上的正、负号,而是指大于或小于某个数值,如“-0.074mm”是指粒径小于0.074mm,“+0.01mm~-0.03mm”是指粒径大于0.01mm而小于0.03mm,“-2mm颗粒占80%”是指矿石中粒径小于2mm的颗粒的质量分数为80%。既然如此,还不如避开使用“+”、“-”,而用文字即“大于”或“小于”表达。系列标准中规定的颗粒大小的单位是“m”及“m与其十进制词头的组合”,如“mm,μm,nm”等,没有规定用“目”表示,但在相当多的期刊中常见以“目”表示粒度大小的现象。在编辑工作中,遇有以“目”表示的建议都将其换算成以“mm”或“cm”等表示。5结束语科技论文是推动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直接信息源。随着学术交流、信息交换的越来越频繁,范围的越来越广泛,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也越来越重要,所以科技论文或科技期刊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已加入WTO,今后国际间的交流机会也会更多,所以执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使用规范化的国际语言和符号是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前提。3总之,以事实为依据,以国标为准绳,遵守国际规则,是撰写科技论文的重要基础。科技期刊承载着传播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职责,更要注意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及术语、符号,并依此推动国标在科学技术中的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1]吴晓春.用软锰矿制取硫酸锰试验[J].中国锰业,2005,23(2):32-35.[2]刘华英.银精矿预氧化湿法提银工艺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5(2):28-30.[3]刘三军,欧乐明,冯其明,等.低品位氧化锌矿石的碱法浸出[J].湿法冶金,2005,24(1):23-25.[4]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S].[5]陈浩元.科技期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0-95.[6]林春生.萃取法从钼、铼溶液中回收铼[J].中国钼业,2005,29(1):41-43.[7]申士富,孙传尧.溶剂萃取法净化磷酸的研究[J].矿冶,2004,13(3):42-46.
本文标题:冶金类期刊中几个常用物理量和单位的用法商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7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