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回顾】一、三个公理和三条推论公理1: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这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常用方法。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它们有无数个公共点,而且这无数个公共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判断几点共线(证这几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和三条直线共点(证其中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的方法之一。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经过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二、平行和垂直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两直线平行的判定:(1)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2)线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的交线和这条直线平行;(3)面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4)线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两直线垂直的判定:(1)勾股定理(2)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我们就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上所有的直线;(4)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条(5)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6)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定理:如果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2)面面平行的性质: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性质: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定义法:即证两个相交平面的二面角为直角;6、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1)判定: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三、异面直线所成角(1)范围:(0,]2;(2)求法: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是平移(中点平移,顶点平移以及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以便易于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转化为相交两直线的夹角。四、直线和平面所成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范围:[0,90];(3)求法:作出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将直线与平面的夹角转化为平面角来求;(4)特征:斜线与平面中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六、二面角:(1)平面角的三要素:①顶点在棱上;②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③角的两边与棱都垂直。(2)作平面角的主要方法:①定义法: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②三垂线法:过其中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③垂面法:过一点作棱的垂面,则垂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3)二面角的范围:[0,];(4)二面角的求法:①转化为求平面角;②面积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cosSS射原=,其中为平面角的大小。对于一类没有给出棱的二面角,应先延伸两个半平面,使之相交出现棱,然后再选用上述方法(尤其可考虑面积射影法)。七、空间距离的求法(立体几何中角和距离的计算,要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原则)(1)异面直线的距离:①直接找公垂线段而求之;②转化为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即过其中一条直线作平面和另一条直线平行。③转化为求平面到平面的距离,即过两直线分别作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2)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般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垂线再求解。(3)点到平面的距离:①垂面法:借助于面面垂直的性质来作垂线,其中过已知点确定已知面的垂面是关键;②体积法:转化为求三棱锥的高;③等价转移法。(4)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前提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利用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5)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转化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6)球面距离(球面上经过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求球面上两点A、B间的距离的步骤:①计算线段AB的长;②计算球心角∠AOB的弧度数;③用弧长公式计算劣弧AB的长。【常见题型】题型一:点共线和共面问题【例1】如图正方体1111ABCDABCD中,E、F分别为D1C1和B1C1的中点,P、Q分别为AC与BD、A1C1与EF的交点.(1)求证:D、B、F、E四点共面;(2)若A1C与面DBFE交于点R,求证:P、Q、R三点共线.证明:(1)∵正方体1111ABCDABCD中,1BB//1DD,∴BD//11BD.又∵111BDC中,E、F为中点,∴EF//1112BD.∴//EFBD,即D、B、F、E四点共面.(2)∵1QAC平面,QBE平面,1PAC平面,PBE平面,∴1ACBEPQ平面平面.又1ACBER平面,∴1RAC平面,RBE平面,∴RPQ.即P、Q、R三点共线奎屯王新敞新疆【例2】已知直线a//b//c,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A、B、C,求证:a、b、c、d四线共面.证明:因为a//b,由公理2的推论,存在平面,使得,ab.又因为直线d与a、b、c分别相交于A、B、C,由公理1,d.假设c,则cC,在平面内过点C作//cb,因为b//c,则//cc,此与ccC矛盾.故直线c.综上述,a、b、c、d四线共面.点评:证明一个图形属于平面图形,需要紧扣公理2及其三条推论,寻找题中能确定平面的已知条件.此例拓展的证明先构建出一个平面,然后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这就是证明问题的一种反证法的思路.题型二: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例1】如图中,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是AD、AA1的中点.(1)求直线AB1和CC1所成的角的大小;(2)求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的大小.解:(1)如图,连结DC1,∵DC1∥AB1,∴DC1和CC1所成的锐角∠CC1D就是AB1和CC1所成的角.∵∠CC1D=45°,∴AB1和CC1所成的角是45°.(2)如图,连结DA1、A1C1,∵EF∥A1D,AB1∥DC1,∴∠A1DC1是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ΔA1DC1是等边三角形,∴∠A1DC1=60º,即直线AB1和EF所成的角是60º.PQFED1C1B1A1DCBAc'badcCBAABCDEFGMO【例2】已知空间边边形ABCD各边长与对角线都相等,求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分别取AC、AD、BC的中点P、M、N连接PM、PN,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知PN∥AB,PM∥CD,于是∠MPN就是异面直线AB和CD成的角(如图所示).连结MN、DN,设AB=2,∴PM=PN=1.而AN=DN=3,由MN⊥AD,AM=1,得MN=2,∴MN2=MP2+NP2,∴∠MPN=90°.∴异面直线AB、CD成90°角.题型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例4】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F分别为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EC证明:设PC的中点为G,连接EG、FG.∵F为PD中点,∴GF∥CD且GF=12CD.∵AB∥CD,AB=CD,E为AB中点,∴GF∥AE,GF=AE,四边形AEGF为平行四边形.∴EG∥AF,又∵AF平面PEC,EG平面PEC,∴AF∥平面PEC.【例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C、C1D1的中点.求证:EF∥平面BB1D1D.证明:连接AC交BD于O,连接OE,则OE∥DC,OE=12DC.∵DC∥D1C1,DC=D1C1,F为D1C1的中点,∴OE∥D1F,OE=D1F,四边形D1FEO为平行四边形.∴EF∥D1O.又∵EF平面BB1D1D,D1O平面BB1D1D,∴EF∥平面BB1D1D.【例6】如图,已知E、F、G、M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CD、BD、BC的中点,求证:AM∥平面EFG.证明:如右图,连结DM,交GF于O点,连结OE,在BCD中,G、F分别是BD、CD中点,∴//GFBC,∵G为BD中点,∴O为MD中点,在AMD中,∵E、O为AD、MD中点,∴//EOAM,又∵AM平面EFG,EO平面EFG,∴AM∥平面EFG.点评:要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只须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了.注意适当添加辅助线,重视中位线在解题中的应用.【例7】经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B1作一平面交平面AA1D1D于E1E,求证:E1E∥B1B奎屯王新敞新疆证明:∵11111111//,,AABBAABEEBBBBEEB平面平面,∴111//AABEEB平面.D1C1B1ABCDA1E1E又11111111AAADDAADDABEEBEE平面,平面平面,∴11//AAEE.则111111//////AABBBBEEAAEE.【例8】如图,//AB,//ACBD,C,D,求证:ACBD.证明:连结CD,∵//ACBD,∴直线AC和BD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记为,∵,CD,,CD,∴CD,∵//AB,AB,CD∴//ABCD,又∵//ACBD,∴四边形ACDB为平行四边形,∴ACBD.题型四: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1】如右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是C1C、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MNP∥平面A1BD.证明:连结B1D1,∵P、N分别是D1C1、B1C1的中点,∴PN∥B1D1.又B1D1∥BD,∴PN∥BD.又PN不在平面A1BD上,∴PN∥平面A1BD.同理,MN∥平面A1BD.又PN∩MN=N,∴平面PMN∥平面A1BD.【例2】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M、N、Q分别在PA、BD、PD上,且PM:MA=BN:ND=PQ:QD.求证:平面MNQ∥平面PBC.证明:PM:MA=BN:ND=PQ:QD.∴MQ//AD,NQ//BP,而BP平面PBC,NQ平面PBC,∴NQ//平面PBC.又ABCD为平行四边形,BC//AD,∴MQ//BC,而BC平面PBC,MQ平面PBC,∴MQ//平面PBC.由MQNQ=Q,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MNQ∥平面PBC.点评:由比例线段得到线线平行,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线面平行,证得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后,转化为面面平行.一般证“面面平面”问题最终转化为证线与线的平行.【例4】直四棱柱1111ABCD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2,侧棱13AA,M、N分别为A1B1、A1D1的中点,E、F分别是B1C1、C1D1的中点.(1)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2)求平面AMN与平面EFDB的距离.证:(1)连接11AC,分别交MN、EF于P、Q.连接AC交BD于O,连接AP、OQ.ABCDβBDCAEFG由已知可得//MNEF,∴//MNEFDB平面.由已知可得,//PQAO且PQAO.∴//APOQ,∴//APEFDB平面.∴平面AMN∥平面EFDB.解:(2)过1A作平面AMN与平面EFDB的垂线,垂足为H、H’,易得111'2AHAPHHPQ.由22221122383()42APAAAP,根据11AAMNAAMNVV,则1
本文标题: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8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