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动静结合”方显课堂本色
“动静结合”方显课堂本色“动静结合”方显课堂本色A在课堂秩序中的动静结合王臻:在传统的观念中,课堂秩序是至关重要的,要求课堂安静下来,是课堂秩序的前提与保障。安静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少些玩的心思,让教师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与之相反,一个学生动作不停的课堂,势必会让教师在课堂上一心两用,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得花心思维持纪律。因此,对教师来说,能不能让课堂安静下来,成为评价其课堂驾驭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成了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基本指标.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课堂比较安静的班级相对成绩会好一点,课堂纪律比较差的班级相对成绩也会差一点。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大家普遍把课堂的静等同于课堂秩序井然。周彬:如果简单地把课堂的静等同于课堂的有序,把课堂的动等同于课堂的失序,那么课堂管理就变成对好动学生的防治和对安静课堂的维持。为什么不让学生动起表,为什么要让课堂保持安静,似乎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无关。或许大家会说,这怎么和课堂教学目的无关呢?让课堂安静下来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课堂安静下来了,课堂教学才能够得以有效开展啊.可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安静课堂为前提吗?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只能在静的状态下开展.而不能在动的状态下运行吗?傅继芳:课堂教学当然包括静态课堂和动态课堂,这一点在理科教学中尤为明显。我在课堂上不但提倡学生听课的时候多思考,还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讲出来,这样既能使自己的做题思路更清晰,又丰富了其他同学的解题技巧。在讲解新课的时候,尤其是单纯地讲授学科知识的时候,静态的课堂更具优势,毕竟在安静的状态下教师的讲解会更清晰,学生的学习也不会被打搅。而在学科知识的巩固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动态的课堂更具优势,毕竟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形成的,没有他们的参与,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形成。周斌:静态下的学习多是被动下的学习、接受时的学习,而动态下的学习多是主动式的、批判式的学习,虽然从理论上讲,主动式和批判式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从教师的个人价值来看,被动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更容易让教师有满足感。静态下的学习是在教师绝对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的挑战都较小,而动态下的学习是在一种无可预知的情境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了。因此,人们倾向于静态课堂教学,事实上只是因为静态下的课堂教学更易于操作和管理,而动态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这并不是能与不能的闻题,而是能力高低的问题.B课堂思维中的动静结合朱小颖:其实,课堂中的动与静,不仅是课堂秩序的动与静,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动与静。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大致可以把学生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行动和思维都很敏捷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够很快地领悟并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或者活动起来。这一类学生虽然也好动,但他们的动很少破坏课堂秩序.往往以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第二类当教师的问题布置下来,小组的讨论就开始了.每个小组的情况和小组中的每个个体差异都非常明显。有些小组讨论得很热烈,但却与教师布置的话题无关,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可以看作是“活动之活”与“话题讨论上的思维之静”。而有的学生虽然不参与小组讨论,但自己在旁边安静地思考,这样的情况可以看作是“活动之静”与“话题讨论上的思维之动”。还有些学生就介于两者之间。其实,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让学学生是行动上比较安静,但思维上比较敏捷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根据学科性在课堂上表现得并不积极主动,但思维上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师的讲授内容,而且绝对不是课堂秩序的挑战者。第三类学生是行动上比较敏捷,但思维上却比教迟钝的学生。不管他们是否听懂了教学内容,他们始终在课堂上保持活动的状态,而且他们的活动总是以挑战课堂秩序为目的。第四类学生是行动与思维都比较迟钝的学生,他们很难引起教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类学生比较少见。傅继芳:我们以前作课堂观察时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最能体现学生在活动和思维上的动静之别。学生活动起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思维上的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思维的互动.王臻:虽然理想的状态是学生的思维与身体都很敏捷,但现实中学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对学生动与静的培养也应该有所侧重。根据学科性质不同,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在理科课堂上,可以更注重学生思维的活动,因为理科是建立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的,对人际交流的要求也就少一点。而在文科课堂上,可以更注重学生身体的活动,因为文科是建立在社会活动的基础上的,对学生的组织与表达的要求相对多一点。C让课堂动静从无序转向有序周彬:虽然课堂学习既可以在静态下,也可以在动态下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动与静,都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在该动的时候不动是不行的,比如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他既不思考,也不行动.学生在该静的时候静不下来也不行,比如上课了,学生还在走来走去,或者上课了学生的心还在教室外飞来飞去。由此,我们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动与静分为无序的动与静和有序的动与静。无序的动与静是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动与静,不管是动还是静,他们都是对课堂秩序的挑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没有把学生的动与静纳入有序的范围时,教师往往更喜欢静的而不是动的学生的原因。有序的动与静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踩着课堂教学的节拍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动与静。这种有序的动与静既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觉,更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指导。蓝悦:学生的动与静为什么会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呢?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大致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二是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基本上理解了,不需要再听;三是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好,很难聚精会神地投入课堂学习。就以上三种情况而言,中间一种恃况并不多,因为听懂了的学生往往想让自己学更多,或者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听不懂”和“无法投入”的学生才是比较普遍的。但问题在于,很多教师并不是认为他们“听不懂”,而是认为他们忙于调皮而不听,并不是认为他们“无法投入”,而是认为他们没有学习意志力从而回避学习的艰辛。王臻:当我们明白了学生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原因后,似乎也就找到了让学生回归课堂的方法了,对于由于身体上的原因而无法投入课堂的学生,自然教师应该多照顾他们的身体,通过对他们的关心来体现教育的爱心。对于听不懂的学生,我想最重要的不是急于让他们掌握知识,而是降低教学难度,从而激发他激发学习兴趣对这类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已经在课堂学习上落下来了,通过在课堂上为他们补习而使他们赶上其他同学的可能性极小这就需要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追上来。如果学生自己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他们是不大可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的。陈莹: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是:在我教的两个平行班中,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喜欢动,另一个班的学生更喜欢静。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觉得安静的班级上课应该更容易一些,毕竟不需要花时间去维持秩序,而且这个班的学习成绩也好一些。可真正上起课来,才发现那些好动的学生更容易与我互动。尽管他们成绩差一些,但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比单纯的“教师讲与学生记”要更有意思些.只不过,在好动的班级讲课,需要降低课堂难度,用低一个层级的知识去吸引学生,从而把他们在课堂外的动与静,吸引到课堂之中来。D让课堂动静从有序转向有效傅继芳:其实,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把学生的动与静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动与静,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破坏整个课堂的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在无法把学生的动与静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时,就会“镇压”学生的动,保留学生的静,从而将这种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动与静的破坏性局限在“活动”学生自己身上,不至于让这位学生的动传染给其他学生,对于已经将学生的动与静纳入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师来说,也仅仅只是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要使课堂真正有效,还需要教师有更科学的教学设计。朱晓颖:要让课堂有效,教师首先得区分学生什么时候的动与静是有效的,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机地调动学生的动,适时地保留学生的静。比如,在做实验时.就需要学生行动起来;在讲新课时.就需要学生安静下来;在做练习时,就需要学生思维活动起来;在做体操时.就需要学生的思维静下来。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区分学生动与静的教育意义.就难免会打击学生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静的消极性。王臻:其实在课堂上,虽然最终表现动与静的是学生,但学生始终处于被于状态,他们的动与静往往是教师有意或无意作用的结果。换句话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动与静的有序与无序,往往是教师教学安排与教学设计上有序与无序的反映,学生在课堂上动与静的有效与否,或多或少是教师教学效率的反映.像刚才我们讲的,学生之所以会乱动.既可以说是学生自己听不懂课,也可以看成是教师讲了学生理解不了的内容.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前摄知识了解得越清楚,对学生动与静的习惯了解得越全面,在课堂上的提问越有意义,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馈也就会更积极.周彬:课堂中动与静的有效性本身还牵涉到对“有效”的价值判断。在静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获得知识;在动的状态下学生容易形成能力.这就是刚开始的讨论中,我们说的静的学生或者静的班级往往成绩更好的情况,它与支持成绩的因素是知识的多少,而不是更为长远的能力的大小有关。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来看,我们又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思维进行互动,因此,当我们把课堂的有效与否定位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时,静态的学习会更有效;如果把课堂的有效与否定位于学生是否更喜欢学习,定位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知识的能力时,动态的学习就会更有效了。‘
本文标题:“动静结合”方显课堂本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29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