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些思考浦江县黄宅中学陈奇军笔者从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有好几年了,除每学期总结教学经验之外,工作当中产生的有些想法及思考的一些问题一直在脑海里翻滚,却一直没有动手把它们写下来。原因是复杂的,有些想法或问题是觉得认识程度不够,有些是觉得没有想得很全面,还有些问题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迎刃而解了----总之,这些想法与问题一直在脑海里涌动着。现在,我们正经历着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在新课改大潮的影响下,我们理应对信息课教育提出一些问题与看法,有必要回想过去与现在,认真总结与思考信息课教学的过去与未来。在这种冲动的心理驱使下,虽然有些想法不够成熟,但笔者还是把这些东西写了出来,以便同大家一起探讨。一、复杂的现实情况笔者在这几年去过我县平湖区的所有中学,城区的实验小学、浦西区的好几所学校,也去过义乌市的几所学校,参观过杭州的宝善区的几所学校,参观过我省的舟山第三中学,较远的是参观过上海长宁区的一些学校。另外在网上,笔者也访问了很多比较有名的中小学。在参观与访问这些地方时,在听他们上课、总结教学经验时,我同时也注意了各个学校信息化的程度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程度,由此对一些现实情况进行了一番思考。(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是成正比的。经济发达了,信息技术这块相对也就有较大的投入。然而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对不平衡,因而教育部门对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及投入也有较大的差别。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时甚至在同一个县或城区,不同学校之间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从总体来说,平原城镇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优于山区学校的发展,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学校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情况就如同大人与小孩,是不能互相比较的,因此所教育出来的结果是不能比较的。有些地区举行的一些竞赛,学校间一比较就显出差距来。总体上,经济发达地区的竞赛成绩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成绩。(二)教育体制不完善所造成的现象(1)重复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虽然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一系列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文件、规定与政策,但大家也都看到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致使有些政策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于是就会有陆陆续续的一些补充规定、临时政策的出台。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地域广阔,各地教育的发展不尽相同,于是这种“一刀切”的规定与政策有时并不与当地教育的发展相吻合,有时甚至不适合当地教育的发展,这时还闹出笑话:有些地方,小学里信息课教师在给学生上Word,初中,信息老师还是给学生在上Word,在高中,老师仍是Word、Word地说个不停。只有在近两三年,这种现象才得到改观。(2)教材不成套以上这种局面决定了地方性的政策的出台。地方性的政策一般都分为三级:县市级,地市级,省级。一般来说,同一个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相对较平衡,因此一般地市级的规定与政策比较适合该地区的现状,影响较大。但是由于缺少权威,各个地区学校采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甚至是一个学期变一个版本。这样的结果是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与可操作性,有时还有重复教学的现象,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3)信息技术教师处境不妙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走在教育改革最前列的教师,信息技术老师是无比光荣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讲,信息技术教师是可怜的,他们的地位地下。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电脑老师充当着打字员的角色。和其他教师相比,他们干的活比一般的老师多得多,但这些细碎的事情在学校的年度考核内是不可能给你计分的。说到年度考核的计分,和音、体、美老师相比,信息技术举办的比赛少,活动少,诸如公开课等教学活动更是少得不能再少,因此所能获得的成绩更少和其他专业课的老师更是不能比。在搞得有声有色的课程整合方面,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来做整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是少见的,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除了与其他专业的老师合作外别无他法,再说一般这样的课题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是比较难申报到的。在一般的学校这样的状况是不太要紧的,年度考核也不会不合格。但是这样的情况在有些学校是致命的,一不小心就有被末位淘汰的危险。有些刚分配到学校的电脑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干了一两个学期后就走人了。二、总体趋势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各地的教育部门在接收反馈信息的同时,也在抓紧时间改变现有的不当政策法规与做法,首先会在相关的法规、制度上完善信息技术课教育。同时各相关部门也极力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下加大对信息教育的投入。从总体上来说,大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走向趋势:(一)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是必然的。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正改变着我们现在的一些行为与处事方式。比如查高考的成绩,现在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从网上准确地查出一名学生的具体考试成绩。从以前打电话可以查中考或高考的分数开始,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正一步一步改变我们教师目前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比如现在,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人人都要电子备课;有些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中心,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有些学校建立了课件制作室,对所有的学科进行统一的课件制作;有的学校制作开办了自己的网站,实现学校—家庭—教师三向交流……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教育方式上看,还是从与教育相关的周边配套服务与设施上来看,全面的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时代已经不知不觉地到来。(二)信息技术整合化近几年听得最多的就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相关的论文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的确,随着教改的深入,信息技术正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渗透的同时,各门其他学科的教师也都提升了自己的信息技术的水平,从而带动了信息技术课教师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多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老师不再是单一地给学生们上课这么简单了。(三)信息教学低龄化从七八十年代,当电脑还是某些大学或科研部门的宠物时开始,到现在小学里电脑的普及,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揭示着这个明显的趋势,正如邓小平所说的“计算机技术要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为了配合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必然趋向低龄化。(四)信息教学专业化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的学科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全国各地大多实行了等级考试制度,这方面我们浙江是走在前面的。在我们省,小学里有青少年IT等级考,初级中学有二级考,高级中学有三级考。有些地方还把等级考设为学生参加升学考的条件之一,如果等级考试不合格,则该学生不能参加升学考试。三、中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有一段时间,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全面的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今天,信息技术课教师完全是不需要的,那些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在其他学科的带动下,不知不觉也就学会了。特别是在城区的中学,持这种观点的教师更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看到,专业的信息课教师越来越多。没有哪个学校是不想有专业的信息课教师的。也有人说:“在近期,也就是近十年内,学校的信息课教师的存在是有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课教师也许只有在小学里才会需要。”那我们来看看比我们国家发展得更快的美国的中学吧。看看他们,他们的学校有没有信息课教师呢?据我所知,美国一般的中学都设有专门的信息课教研组,学校里的计算机教师绝不止一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保持国家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由此推动的国家新一轮课改大家也正在经历着。我们信息课教师也人手发了一本《指导纲要》,而且是专门针对信息课教育的。这明确地说明,国家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也表明了信息课教师也是教师队伍的一份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那些正在经历无奈与彷徨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坚定信念,我们的前景是光明的,不要因为一时看不到未来而丧失信心,从而影响关键的信息课教育。要知道只有你信息课上好了,全心全意地教学生了,你才能会有快乐的那一天。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未来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四、在不断变幻的教改前沿调整自己前面说过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也不过经历短短几十年时间,同发展了千百年的其他学科相比,实在是发展得不成熟。作为走在教育改革最前列的教师,理应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负责任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发展与完善我国的信息课教育添砖加瓦。为此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一生从教”的职业理想同其他的教师一样,我们电脑老师也应有“把一切献给教育事业”的崇高职业理想,要有“一生从教”的高尚职业信念,要为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电脑老师不因受外界那些高报酬、高待遇的工作岗位的利诱,要有“乐于清贫”的思想。有些电脑老师觉得教电脑没有前途,或走出了学校,或改行教其他学科。这本无可厚非,但我们要想一想,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万事开头难,从来没有哪一样新事物的开端是很顺利的。作为电脑老师,我们要守得住自己的理想,要为信息技术课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电脑老师在学校里是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不能把眼前的困难看做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以这样的悲观情绪去上课课哪会上得好?我们要有一颗快乐的平常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是难免的,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困难总是会有解决的那一天的。最要不得的是由此产生的厌教情绪,或者是对学校产生愤恨的念头----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他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人民教师。(二)及时清楚了解信息教育以及教育相关趋势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风起云涌,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也是变幻莫测,需要我们多多地同外界联系,及时了解清楚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一些讯息,灵活地改变自己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坚定地站在新课改的最前沿。多上网、多看报是最好的了解方式。(三)明确“终身学习”的发展观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打破了人类数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的首要任务由传授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人。不学习就意味着被淘汰。在未来社会“学会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作为我们人民教师,“终身学习”永远是我们应具备的素质,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前几年大学里还没学习的东西现在已经在初中甚至小学里开始教给学生了。在教育界,课程整合的研究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在各个学校,信息化的进程也在快速地大踏步向前。在各个地区,教育教学的一体化也在蓬勃发展。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下,新的专业前沿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学问的出现。人不学习是不可能的,作为教师,不学习更是不可能的。时代在发展,新的事物、新的知识会不断的出现、更新。教师只有在心底里明确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并主动地以行动来诠释,这样才能不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时间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的国家也在稳步地不断向前。虽然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生的课程,但是请你相信我国的信息技术课教育的发展,在国家伟大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发展中,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参考文献: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启泉等主编2001年版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参见:浙江教育网网址:、《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说明》浙江自考网网址:、《终生学习:无法回避的话题》肖重斌中国民办教育网网址:
本文标题: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些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