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5.6---安全小卫士----教学设计
第六课安全“小卫士”教材简析“安全‘小卫士’”是“网上冲浪”的结尾篇。从教材结构上看,逻辑性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从教材内容上看,内容比较枯躁,可操作性差。但实用性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了解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防病毒软件的使用;网络上自我保护;网络道德。2.能力目标能掌握电子邮件的接收与发送;能手动清除垃圾邮件。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网络上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网络道德。教学难点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学情分析本课是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小学生喜欢使用电脑,但不喜欢维护电脑,也缺少维护电脑的专业知识。同时五年级学生毕竟是小学生,诚实、善良是他们的优点,但是非观念不强是他们最大的缺点。在网络上缺乏最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针对这一情况,“网上冲浪”这一单元在最后一课中量身定制了“安全‘小卫士’”一课,对广大中小学生安全使用电脑、正确维护电脑、网络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网络是非观等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本课具有内容枯燥、操作性差等特点,教师在教法上要尽量采用情景教学法,以真实范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引导讲解法。所用课时1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本课教学应至少一人一机或两人一机,投影机一台或机房配备广播系统,整个机房以宽带的形式接入因特网,网速较快。教学过程一、互动教学1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当回医生,当回电脑医生。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的电脑有时候无缘无故罢工,把你们碰到的故障说出来,让老师来把把脉。学生:……(教师把学生所说的故障分类并总结学生提问,引出话题——计算机病毒)二、故事引入讲述故事,通过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我经常跟一些朋友在QQ上聊天,有一天,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QQ上给我发了这么一条信息:(投影展示:图片)由于跟这位朋友很熟,因此我就随手点了那个链接,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紧接着,我电脑就弹出了一个对话框:这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我的电脑感染了“冲击波”病毒,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讲计算机病毒。(板书:安全“小卫士”)三、讲授新课(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是由人编制的一种具有破坏能力的程序。(板书:计算机是具有破坏能力的程序)这种程序由于会危害计算机健康,造成硬盘上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甚至硬件损坏,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计算机病毒。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人体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区别和联系。投影展示: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卫生饮食习惯等或外界传染等途径感染病毒解决办法:经常锻炼身体、预防针、到医院对症下药。解决办法:杀毒或安装杀毒软件。2.电脑感染病毒的征兆刚才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会出现一些什么症状。投影展示: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人体病毒的防治: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可以通过用药物或医学手段来杀除和控制病毒。计算机病毒防治:(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2)不轻易从网上下载软件,不轻易接收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3)经常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尽量减少损失;(4)安装优秀的杀毒软件,定期查毒杀毒。经常升级杀毒软件。4.教师演示杀毒软件:教师事先准备一张带毒的盘,演示杀毒。5.互动教学2:根据机房实际情况,教学生安装使用升级杀毒软件或网上下载升级包,查杀电脑病毒。(二)网络道德与自我保护通过一个个真实范例跟学生讲解文明使用计算机,文明上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计算机。提醒学生上网注意:1.网络聊天时,不要轻信对方。2.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3.不能在网上接受陌生人的邀请。4.不能进入网吧。四、布置任务1.上网查找有关学生网上受骗案例。2.回家练习杀毒软件安装(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情况),练习杀毒。3.上网查网著名的杀毒软件种类。五、教学反思人人体生病计算机病毒对人体器官的破坏性通过网络、文换磁盘等途径感染病毒(破坏性程序)程序在电脑中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电脑发生故障人发热、咳嗽、头晕等现象感染病毒电脑感染病毒屏幕异常滚动、出现特殊字符、无规则变动的字符、莫明其妙的提示、启动时间比平常长、运行异常、经常无故死机、内存空间变小、文件丢失、无法打开文件
本文标题:5.6---安全小卫士----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1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