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
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是军人道德素质的精华,也是革命军人的光荣所在。在我军成长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千千万万革命军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创造了一座座彪炳千古的丰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大,给部队官兵的人生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军人要完成特殊的历史使命,确保政治上、思想上“不变质”,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军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树立起正确的得失观。一、认清军人价值,确立人生坐标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由我军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在新的形势下,少数同志受消极、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了“军人掉价”、“当兵吃亏”等错误心理,人生追求出现了偏差,讲意识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因此,正确认识新时期军人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牺牲奉献是革命军人的传统美德。军人牺牲奉献的光荣传统,首先表现为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精神。军中有一句名言:“怕死不当兵,当兵不怕死。”军人职业是一种舍家报国的职业,是一种比其它职业更具有牺牲性的职业。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先烈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慷慨就义的方志敏、孤身斗敌的杨靖宇、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飞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等,他们用英雄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为民奉献的赞歌。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全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90万人,其中牺牲在战场上的,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十年间就有76万人,牺牲在刑场上的,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五年间,就有100多万人。和平建设时期,为维护祖国的和平安宁,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军将士随时准备着流血牺牲,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张华、勇斗歹徒的徐洪刚、抗洪勇士高建成和李向群等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革命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革命先辈李大钊曾高度赞扬了这种牺牲精神:“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强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军人牺牲奉献的传统美德,还表现为在平常工作中不计得失、爱岗敬业。人们常说,军人是艰苦的代名词。军人的奉献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流血牺牲、刑场上的慷慨就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它更多、更普遍地表现在平凡工作中的默默无闻,牺牲奉献。常言说: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平常的工作中,军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去谋求“先富”,不能懈怠肩负的职责而沉迷于个人的出路,不能象普通公民那样可以自由安排业余生活。这种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不求索取、不计报酬、不谋名利、甘愿做无名英雄的品格,同样是军人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张思德、雷锋、朱伯儒、李润虎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离开了军人的奉献,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有和平稳定的大好形势,共和国的每一个脚步,都伴随着军人的足迹,每一项辉煌成就,都凝结着军人的汗水,闪烁着军人奉献精神的火花。、牺牲奉献是我军宗旨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人牺牲奉献精神的核心。江泽民主席在谈到青年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时指出:“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决定了军人的价值观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决定了军人必须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决定了军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必然是一个牺牲奉献的过程。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确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才能做到真正服务于人民,并得到人民的支持,筑成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张思德同志时时处处以革命利益、人民利益和党的利益为重,把自己生命的分分秒秒都献给了革命事业,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在他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改革开放时期,我军广大官兵在完成戍边、执勤和训练等任务的同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当人民群众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时,总是毫不犹豫地担负起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我军几十万抗洪勇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全国人民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奉献精神,真正体会到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深刻内涵。3、牺牲奉献是特战队员的优良品质。作为北京军区唯一一支应急反恐作战部队,我们直接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保卫首都北京的神圣使命,保卫的是祖国的心脏,守护的是党和军队的中枢神经。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技能和熟练的业务知识,而且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特种部队的全体官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顽强战斗。节日里,我们的战士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确保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把情况消灭在萌芽阶段。虽然我们生活在北京,却不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大;虽然我们工作在首都,却不知道首都到底有多美。多年来,我们自觉以英模人物为榜样,把保卫首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忠心耿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履行自身职责,一丝不苟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壮丽青春,保卫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安全,确保了首都的社会稳定,同样也为党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的牺牲奉献是崇高的、光荣的。二、坚持辩证思考,平衡得失心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那种只讲索取不讲付出,只讲回报不讲贡献的思想是不对的。有的同志认为来到部队学不了技术、入不了党、挣不了钱,成天站岗执勤,失去的多,得到的少。要消除这种片面认识和失衡心理,需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得失。首先要正确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关系,着眼全局看得失。这里讲的整体和全局,是指国家、人民和军队这个大局。有的同志埋怨部队津贴少、待遇低、条件差,个人的愿望难以实现,这实质上是自私自利思想的表现。要知道,当前我们国家还不很富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军队各项建设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一味强调个人得失,提出过高的希望和要求,都是不现实的。要正确对待得失,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一是要认识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承认个人利益。但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同等的关系,而是有高低、主次、先后之分的。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是第一位的,集体利益是第二位的,个人利益是第三位的,三者不能等同,更不能颠倒。二是要认识到个人利益要在国家、集体利益的发展中得到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每个人要在国家的发展之中,社会的进步之中,去实现个人利益。“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如果失去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也就失去了基础。三是要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即以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私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这是唯一的真理。”作为战士,最起码要把自己置于连队整体建设之中,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提无理要求,不做有损集体利益之事。也就是说,军人要有吃亏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得自己的利益,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其次,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发展看得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道理。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眼前的“得”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失”,眼前的“失”也可能转化为将来的“得”,得和失是相互依存的。“不为浮云遮望眼”,这句话也告诫我们,不要看到眼前失去了一些挣钱、学技术、谈情说爱的机会,就认为当兵吃亏了。我们更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是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随着我们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竞争机制已经形成,我们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少摔跟头,最紧要的不是眼前我们拥有多少财产,懂得多少技术,而是要看自己的综合素质怎么样。我想,这种素质主要包括紧跟时代的思想观念、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的纪律意识、永不服输的坚强毅志、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等。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文化底子薄,又没有什么技术,很难在竞争中有所作为,这是片面的认识。文化低可以随时弥补,不懂技术可以再学习,而一个人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精神品质的形成需要在特殊环境中长期磨炼。军人的特殊经历,正是我们取得这些素质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安心部队生活,自觉摔打自己,就会为今后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人曾对收录在《外国历史名人传》中的432人进行过统计,其中有过从军经历的共214人,几乎占了50%;而收录在《中国历史名人小传》中的杰出人物,曾从过军的就更多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一大批领导干部,都曾统领过千军万马。我们身边的不少战友,退伍回家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发家致富的带头人。这些都无不说明了当兵失去的只是眼前的局部利益,得到的将是终身财富。“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看得远一些,想得开一点,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不立足长远的利益未雨绸缪,就会得不偿失。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正确处理表象与实质的关系,抓住根本看得失。有的战士看到身边的战友一批一批来队,又一批一批退伍,来时怎么样,回家时还是老样子,考学、提干的只是个别,学技术、转士官的也只是少数;有的认为警卫部队管理紧张,要求严格,自由活动时间少,学习的机会不多,当兵是空耗青春,得不偿失。产生这种心理的同志,是因为他们只是从表面看问题,没有从实质上看待得失。作为军人,根本的得失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挣了多少工资,学了什么技术,而在于经过军营的锤炼,我们的目标是否远大、思想是否成熟、观念是否更新、品德是否高尚、作风是否顽强、眼界是否开阔等,因为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纪律、作风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一位农民企业家在给老部队的一封信中写道:“是艰苦的环境,紧张的生活,磨砺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性格;是严格的训练,系统的教育,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才干;是同志间的深情,净化了我的心灵,升华了我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当兵是我人生的转折点。”由此可以看到,对军人来说,不在于得到了什么实惠,比如入没入党,当没当骨干,学没学技术等,而在于得到了什么锻炼。在军营失去的只是有形的表面的东西,得到的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潜在的无形的综合素质。三、主动接受考验,自觉牺牲奉献能否正确对待利益关系上的得失,是对我们是否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具体考验,从我们担负的任务性质和现阶段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来看,这种考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得起名利诱惑的考验,视党的事业重于山。首先就要正确看待名利地位。对于名利,邹韬奋同志作过精辟的论述:“一个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到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这段论述也生动地说明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名利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雷锋不是官,但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得到了亿万人民的敬仰和爱戴;焦裕禄也仅仅是一名县级干部,但他“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格和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民心中。而有些人,他们既有“名”,又有“利”,但由于他们的利益观发生了扭曲和蜕变,最终被从官位上拉下来,送上了人民的审判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强调正确看待名利地位,就是要从根本
本文标题: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5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