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浅谈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龙源期刊网浅谈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王瑶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3期摘要:自语文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就伴随着各种争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育在争论声中不断做出调整与改革,旨在使语文教育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但当前的语文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许多人也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探究。经过查阅资料笔者对语文教育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将分别对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并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做出了思考。关键词:语文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将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指出:“从婴儿到成年的整个发展时期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周期,在这个循环期里,浪漫阶段覆盖了儿童生活的最初12年,精确阶段包含青少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整个时期,而综合运用阶段则是青年迈向成人的阶段。”[1]小学教育的开始便真正的使孩子们开始接触语文这门课程,而在其整个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语文将是一门主要的学科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國家给予语文教育高度重视,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2]这意味着随着时代和我国的发展,语文教育承载的责任将更大,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多。纵观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在政治与时代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对语文教育给予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国家对语文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曾经被一度边缘化的语文教育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随着语文教材、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的地位上升。语文教育越被重视其呈现出的问题就越尖锐。一、教学对象在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育中,教学对象分为教的对象与学的对象,即教师与学生。因此探讨这两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一)语文教育中教师“教”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教育理念的传统化和单一化龙源期刊网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教育成了让人们获取文聘和工作的工具。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将语文教育也定义为一种工具,认为在语文课堂传授考点即可。因此,他们在备课上不顾及课堂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只依照考试大纲整理出考试要点进行讲解,至于考试之外的,文本之内的东西他们尽可能少的涉及甚至不涉及。这种现象是致命的,将使语文教育走向恶性循环的发展中,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教师对于语文教育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语文教育不能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文知识教育,更应该是对学生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生命属性的教育,是对学生作为自由自觉生命存在物的教育。”[3]因此,教育的理念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教授,而当前很多教师的理念被传统语文教学影响,使其眼中语文的功能很单一。2.教师教学方法的规律化和对教学内容理解的片面化语文教育在学校中最直接的传播方式就是语文课,而多数老师对于同一篇课文的教法大多相同,甚至在一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中能看到教师们为了使课堂进度达到统一而一起商讨如何上一篇课文。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老教师更是多年以来依然按照自己老套的方式进行教学。当前语文教育中教师的整体语文素养不高,专业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对于所教授的内容理解片面化,甚至不明确应该教什么。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利用对教材以往的经验进行备课,“所谓经验型备课,即以教师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既定的教材和选用运用过的方法,它基于对已存在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4]这种备课方式导致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都得不到改进和提高。(二)语文教育中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就是学生,因此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态度可以体现出语文教育是否在正确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使他们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很多学生能写出文章却说不出巧妙的话语,能背诵课文却不能运用名篇至生活,除此之外,学生不重视对于语文经典作品的学习,没有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导致大多数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对于语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没有将语文学习上升至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养成的层面,这些问题都是传统语文教学带来的诟病。二、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首先,教师对于语文教育理念的认识要转变,要明确语文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当语文作为语言的教育时,教师不能只把语言看作是对事物或人本身的显现。“其实语文教师对语言有所道说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一层次。因为语言的教学尤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的确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但语文教育还担负着传承语言乃至以语言作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的神圣使命”。[5]威廉·冯·洪堡特指出:“语言是民族的创造(关于这个表达,需要排除种种误解),同时,它也是个人的自我创造。因为,语言的创造只有在每一具体个人的身上才能进行;而另外,个人只有在求得所有的人理解,并且所有的人都满足了他的这一要求情况下,才能创造出语言。”[6]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看到语言具有民族性,对于中国特有的汉语来说,语龙源期刊网言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但我们不能极端的又将语文教育看作是文化课,钱理群曾在访谈中表示过“中学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训练”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性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力、感悟力、审美力、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逆向思维)”。[7]当语文作为文学的教育时,不能局限于对文体、人物形象、意蕴等层面的传播,教师除了教授一定的文学知识体系还要引导学生具有审美意识,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会自我感知、自我体悟。其次,由于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因此对教师的语文素养要求是很高的。教师在教学上应打破一定的法则,这包括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都不应该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而是应该充分了解学情,充分分析教材,制定出符合学生阶段发展,能激发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对于文本的解读立意要新,让学生在接触到一篇课文时眼前一亮。但创新绝不是只为博取学生的眼球。“创新,须在尊重、整理传统成果基础上的‘整合’,须是在尊重母语教育固有特点基础上的‘求真’,须是在讲求实效基础上的‘务实’。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揭竿而起’。”[8]教师还应加强对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文本解读能力,避免因自己对文本解读不到位而将一堂课的重点偏离。另外教师对文本熟练准确地把握能让教师更好的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最后,语文教育应该引导教师和学生多阅读文学经典,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王阳明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9]这意味着阅读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教师来说,阅读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影响自己的言行举止,并能将经典中包含的智慧和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阅读经典能开启其智慧,使他们感知传统文本之美,更能从中了解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体味到与自己所处时代不同的文化,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能对文化进行传承。毕竟经典作品大多是经的起时间考验,汇集了古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智慧的凝结体。语文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前行,但到底是进步还是在倒退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放眼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的限制,而他们的专业素养也因时代的所需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因此教师应该转变对语文教育理念的认识,看到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教育,它是一种生命教育。蒙田这样写道“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其余一切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10]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对文本的知识解读,更应该引导学生体悟生活,追求生活,将对生活的体悟转化为写意。其次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将经典引入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慧,将语文教育上升到其最高境界——智慧教育,使学生具有自己领悟的能力。参考文献:[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0).龙源期刊网[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郭昭第.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4]许玉琴.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5]郭昭第.語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6]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商务印书馆,1999-49.[7]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世纪末的尴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D].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4).[8]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9]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8).[10]蒙田.蒙田随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06.
本文标题:浅谈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5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