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建筑生活给水系统.ppt
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1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分类与组成室内给水系统的定义: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引入一幢建筑,供人们生活、生产和消防之用,并满足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和水压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自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至室内各用水及配水设施段,称为室内给水部分。---P18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是指提供各类建筑物内部饮用、烹饪、洗涤、洗浴等生活用水的系统,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标准。(2)生产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设备的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锅炉用水及某些工业原料用水等。(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指的是建筑物的水消防系统,主要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P18上述三类基本给水系统可以独立设置,也可组成不同的共用给水系统。1.相互独立的给水系统2.合用的给水系统生活-生产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生活-消防给水系统杂用水-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图1-30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组成示意图一般情况下,建筑给水系统由①引入管②水表节点③管道系统④给水附件⑤升压贮水设备⑥室内消防设备等部分组成,如图1⁃30所示。---P18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2.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由室外供水管引至室内的供水接入管道称为给水进户管。---P18水表井水表井引入管引入管立管立管室外给水管道室外给水管道引入管从建筑物两侧引入布置示意图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等的总称。19页图1-31:总水表前后应装有阀门及跨越管(旁通管),以便维修。---P18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3)管道系统:管道系统包括水平干管、立管、横支管等。---P19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4)给水附件:给水附件包括配水附件(如各式龙头、消火栓及喷头等)和调节附件(如各类阀门: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蝶阀和减压阀等)---P19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5)升压和贮水设备:升压设备是指用于增大管内水压,使管内水流能到达相应位置,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量、水压的设备。---P19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3.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给水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外部供水的条件、用户对供水系统使用的要求、工程造价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方式:---P193.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方式(1)直接给水方式:室内给水管网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连接,利用室外管网压力直接向室内供水,如图1-32所示。特点:构造简单、经济、维修方便,水质不易被二次污染;但系统内无储水装置,室外一旦停水,室内则无水。图1-32直接给水方式示意图---P19(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至屋顶水箱,再由水箱向各配水点连续供水,如图1-33所示。特点:系统简单,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供水,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减轻市政管网高峰负荷;但系统设置了高位水箱后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负荷。图1-33单设水箱给水方式3.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方式---P19(3)单设水泵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是直接从市政供水管网抽水,用水泵加压供水的方式,如图1-34所示。此法应征得供水部门的同意,以防外网负压。图1-34单设水泵给水方式3.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方式---P191)恒速泵供水2)变频调速泵供水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4)水泵—水箱—水池联合给水:在建筑物的底部设储水池,将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引至水池内储存,在建筑物的顶部设水箱,用水泵从储水池中抽水送至水箱,再由水箱分别给各用水点供水的供水方式,如图1-35所示。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经常不足且室内用水又很不均匀,水箱充满水后,由水箱供水,一般用于高层建筑物。图1-35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P20(5)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将建筑物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若建筑物层数较多,可以分成两个以上的供水区域),下区直接在城市管网压力下工作,上区由水箱—水泵联合供水,如图1-36所示。图1-36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3.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方式---P20(6)气压罐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用于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不足,或建筑物不宜设置高位水箱或设置水箱确有困难的情况。3.室内给水系统给水方式图1-37气压罐给水方式a)系统组成b)系统外观1—止回阀2—水泵3—气压水罐4—压力信号器5—液位信号器6—控制器7—补气装置8—排气阀9—安全阀---P20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2建筑生活给水管道安装1.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形式各种给水方式按水平干管在建筑物内敷设的位置分以下几种形式:(1)下行上给式:水平干管敷设在地下室天花板下、专门的地沟内或在底层直接埋地敷设,从下向上供水,如图1-38所示。图1-38下行上给式---P22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2建筑生活给水管道安装1.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形式(2)上行下给式:水平干管设于顶层天花板下、吊顶中,从上向下供水,适用于屋顶设水箱的建筑或采用下行上给式存在困难的建筑。如图1-39所示。图1-39上行下给式---P22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2建筑生活给水管道安装1.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布置形式(3)环状式: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如图1-39所示。图1-40环状式---P22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安装准备→(预留孔洞)→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消毒冲洗。2.管道敷设工艺流程---P22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3.管道敷设方式1)室内管道的布置原则:简短,经济,美观,便于维修。2)室内管道的布置形式如下:①明装:管道走向应尽可能沿墙、梁、柱、楼面下或楼面上平行敷设,使管道安装尽可能美观。优点:施工和维修方便,造价低。缺点:影响美观,易结露、积灰,不卫生②暗装:室内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内,或者采用建筑装饰所隐蔽的敷设方法。优点:卫生、美观。缺点:施工复杂,维修不便,造价高。---P22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室内直埋给水金属管道(塑料管和复合管除外)应做防腐处理,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见表1-7)4.管道安装技术要求---P22---P23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2)管道穿过地下构筑物外墙、水池壁及屋面时,应采取防水措施。1)刚性防水套管:刚性防水套管适用于有一般防水要求的构筑物,其做法如图1-41所示。4.管道安装技术要求---P23---P232)柔性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一般适用于管道穿过墙壁处受振动或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筑物。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3)给水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1)螺纹弯头法:建筑物的沉降可由螺纹弯头的旋转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见图1-43。图1-43螺纹弯头法---P24---P244.管道安装技术要求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2)软管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伸缩缝两边的管道,见图1-44。图1-44软管接头法---P24---P24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3)活动支架法:沉降缝两侧的支架使管道能垂直位移而不能水平横向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之应力,见图1-45。图1-45活动支架法a)平面图b)1—1剖面---P24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4)管道支架的安装技术要求如下:1)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个。②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③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④钢管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表1-8的规定。---P24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2)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1-9的规定。---P253)铜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1-10的规定。---P25(5)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图1-47穿墙套管图1-47穿墙套管图1-46穿楼板套管---P25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7)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6)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垂直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P25---P26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8)管道试压与消毒冲洗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2)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P26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3阀门、水表安装1.阀门安装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P26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2.水表安装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图1-48水表安装示意图a)集中卧式水表安装立面b)水表节点图1—水表2—补心3—阀门4—短管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4离心式水泵水泵是给水系统中的主要增压设备,室内给水系统中多采用离心式水泵,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1.离心式水泵的分类根据叶轮进水方式可分为单吸泵、双吸泵;根据叶轮数量可分为单级泵、多级泵;根据泵轴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卧式泵(泵轴平行地面)、立式泵(泵轴垂直地面);根据扬程分为低压泵(扬程小于100mH2O)、中压泵(扬程100~650mH2O)、高压泵(扬程大于650mH2O)。2.离心式水泵的构造离心式水泵的构造如图1⁃49所示,包括如下三大部分:(1)转动部分:叶轮和泵轴。(2)固定部分:泵壳(蜗壳状)和泵座。(3)防漏密封部分:减漏环和轴封装置。图1-49单级单吸式离心式水泵的构造a)外观b)内部构造1—泵壳2—泵轴3—叶轮4—吸水管5—压水管6—底阀7—闸阀8—灌水斗9—泵座3.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P28离心式水泵工作前,先将泵内充满液体,然后起动离心泵,叶轮快速转动,叶轮驱使液体转动,液体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液体。4.离心式水泵的基本性能参数--P28(1)流量Q:单位时间内所输送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3/h或L/s。(2)扬程H:水泵给予单位重量液体的总能量,单位为mH2O或Pa。(3)轴功率N:水泵从电机处获得的全部功率,单位为kW。(4)效率η:水泵的有效功率Nu与轴功率N之比。(5)转数n。(6)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水泵在标准状态下(水温20℃,表面压力为1标准大气压)运转时,泵不发生汽蚀,其入口处允许的最低绝对压力(表示为真空度),以液柱高度mH2O表示,称为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5.水泵安装工艺流程放线定位→基础施工→预留孔→埋地脚螺栓→水泵安装→二次灌浆→配管及附件安装→试运转。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6.水泵安装技术要求(1)对于噪声控制要求严格的建筑物,应有减震装置,通常在水泵下设减震装置,在水泵的吸水管和压水管上设隔震装置。1)噪声源:选低噪声水泵。2)基础——固体传振主要通道:橡胶隔振垫。3)管道——固体传振第二通道:吸、压水管设可曲挠接头。4)支吊架——固体传振第三通道:弹性支吊架。5)隔振为主,吸声为辅,在水泵房采取隔声、吸声措施,如双层门窗、墙面,顶棚设多孔吸音板。(2)水泵吸水管上应设置阀门,出水管上应设置阀门、止回阀和压力表。(3)水泵安装示意图见图1-50。1.2建筑生活给水系统1.2.5水箱1.水箱的分类(1)膨胀水箱:在热水采暖系统中起着容纳系统膨胀水
本文标题:建筑生活给水系统.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7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