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初中信息技术实验区教材编写背景和编写思路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景宁县城北中学林献忠2007年10月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当前信息技术课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为实用而教学,把社会上电脑教学的模式搬到中学课堂,把中学电脑教学办成电脑操作技能培训,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谁能保证若干年后,这批学生进入社会还用Windows、Word。2000年11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我们应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的方法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材编写的思想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一、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的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编写目标使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为课程目标。初中信息技术实验区教材编写背景和编写思路中明确说明:“每一单元和每一课均以任务为切入点,精心安排每一单元任务和每一课任务,知识介绍融入具体任务之中。每一课安排一个小任务,多个有联系的小任务构成一个教学单元”。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渗透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编写的思想——任务驱动与知识渗透教材第一册编写要点较高的起点(基于网络)任务驱动与知识渗透课程整合与学科渗透倡导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介绍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概念二、任务驱动法的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什么是“任务驱动”呢“任务驱动”的特点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鱼牛”什么是“任务驱动”呢“任务驱动”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带着问题看书“任务驱动”的特点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教师设计了合理的任务,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而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当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及时向他人或老师求助,此时教师就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任务作为重要的载体,被教师、学生运用,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学生、任务三者是积极的互动关系。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任务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得疑学习释疑反思提高例:《能工巧匠》旋转图片、亮度调节、添加文字三、设计任务和情境时所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1、任务能激趣,任务的设置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大刀阔斧的处理教材。我们要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的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效果。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圣诞贺卡的制作景宁景点的查找2、任务有科学性。根据本班的学生学习需求水平而确定的活动方案。任务活动的目标是针对学习者个体发展,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因此,培养目标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实施有梯度。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应该考虑多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任务的三个层次一般可按三个层次来设计:第一层次的任务是最基本的任务,要求十分明确,它包含了要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有一个具体的样例,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要学生能照着样例做出来,就初步掌握了任务中所包含的新知识、新技能。第二层次的任务是提高性的任务,教师只给出部分具体的要求,而没有具体的样例,而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网络和方法,鼓励学生创作出饱含自己的创意的作品。这适合发展较好的学生,他们在完成了基本任务后,可以进行一些自由的活动。第三层次的任务是开放性的任务,教师只给出一些要求,其内容和形式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和安排,这比较适合模块的综合性练习。比如:WORD的综合练习,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要求有图、有文、有艺术字、有分栏等,其内容和版面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课例:自我介绍3、任务为目标服务。任务设计的根据是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达到某一目标而设计的可操作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案,特别强调具有针对性、可操作和实用性。不能图形式或不讲究实用价值。例:字体设置4、任务与其它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自然、社会以及人文相结合,教材中的任务有些取材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有些取材于人文学科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任务与语文的整合任务分析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汇总表。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关于自主学习(申请邮箱的例子)例《浙江名胜》尝试得疑尝试得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严谨探索实践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中各办公软件风格、界面以及各菜单的功能都是大同小异、学生只要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可去尝试完成任务。尝试过程中学生可从中获取教师不能给予的经验并可能提出一些全新的观点,并将任务中所涉及没能解决的问题一一罗列。这种学习过程已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在原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建构,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它终生难忘的,这种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习者去探索一个全新的软件,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力学习释疑点明学习的方法通过课本学习通过帮助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教学的艺术,兴趣,共同的爱好(网络搜索)反思提高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活动,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完成本次任务的的思想方法、意义及个性心理发展进行反思对学生活动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的暴露出来,以利于下一次学习,更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激趣教师具体设计任务驱动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教师总结任务分析(新老知识)教师巡视答疑自主学习教师汇总问题尝试得疑指明学习途径学习释疑指正反思提高知识梳理应注意的问题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教师归纳梳理。对于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和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细致详尽的分析,然后汇总归类,以便于引导全体学生统一解决。在这期间,教师不要简单地给予答案,而要注重于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其自身能力克服学习上的障碍。还可以适当进行角色转换,以加强师生间的协作,尽量在引导中解决学生学习的障碍。任务目标不明任务过于沉重第一:“任务驱动法”应教学内容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任务驱动法教学。第二:教师要明确“任务驱动法”的目的。“任务驱动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就完事,而是通过任务这样一个渠道让学生更好的建构新知识、新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第三:任务的设置必须要在对所教内容很熟悉的前提下进行,其次教师还得研究提出的任务是否可以恰到好处的引入新知识、新概念。因为不好的任务不但不会优化教学,反而会适得其反。例?例?讲授法、讲练法、类比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培养阅读教材的习惯,边读边学习专业名词。2、提出任务,教师列出完成任务的步骤,并具体标明完成每一步骤所参考的课本的页面。3、提出任务,参考课本,讨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并列出哪些是已掌握的,哪些是所需学习的,然后参考课本完成。4、学习通过网络完成,软件帮助完成。布置任务→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对比总结。华东师大祝智庭北师大何克抗
本文标题:初中信息技术实验区教材编写背景和编写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