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2020/3/302记忆结构目录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短时记忆中的遗忘2020/3/303记忆结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容量:7+2组块知识经验与组块分组容量有限的性质2020/3/304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19世纪中叶,哲学家WilliamHamilton的观察人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6-7个子弹1887年,Jacobs的实验被试能够回忆出的无特定顺序的数字的最大量约为7个十九世纪末叶,Ebbinghaus的实验在一次阅读后,可记住约7个无意义音节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A.Miller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2020/3/305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1.组块Miller(1956)由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既是过程,也是单位受材料性质的制约受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子:认知心理学2020/3/306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2.知识经验与组块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短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多Smith(1954)的实验2020/3/307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象棋复盘实验一:deGroot(1965)实验安排象棋大师+新手真实棋局+非真实棋局,各展现5s,移开棋子,要求复原实验结果真实棋局正确复位率:象棋大师90%,新手40%非真实棋局正确复位率:两者均很少,且无差别实验结论真实棋局:象棋大师利用更丰富的知识经验进行更好的组块非真实棋局:象棋大师无法应用知识经验进行更好的组块2020/3/308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象棋复盘实验二:Chase和Simon(1973)实验安排一象棋大师+一级旗手+新手中盘棋局10个+终盘棋局10个对样本复原,记录扫视和复盘所用时间实验结果2020/3/309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象棋复盘实验二:Chase和Simon(1973)实验安排二象棋大师+一级旗手+新手呈现含25个棋子的真实棋局5s,要求根据记忆复原实验结论正确复位的棋子数随棋艺水平的提高而增加2020/3/3010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实验分析:组块计算组块间间隔:2s组块内各成分间隔:少于1s结论:棋艺水平愈高的棋手应用的组块愈多,且每个组块所包含的成分也愈多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平均组块数7.75.75.3组块内棋子平均数2.52.11.92020/3/3011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实验:Miller&Selfridge(1950)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块的影响实验设计与正常的英语句子有不同接近度的特殊句子接近度:1-7,7级最接近正常句子应用句子含词数:10,20,30,50顺序回忆2020/3/3012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实验:Miller&Selfridge(1950)实验结果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的函数,句子愈接近正常的句法结构,其字词回忆的成绩也愈好实验结论人可利用长时记亿中贮存的语义知识和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促进其短时记忆2020/3/3013记忆结构有限容量:7+23.分组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各成份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熟悉的单位。例子:电话号码的编排有利作用:易进行复述2020/3/3014记忆结构容量有限的性质1.Waugh&Norman(1965)及Atkinson&Shiffrin(1968)等倾向于从贮存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信息就贮存在这些槽道里。一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如果组块数超过槽道数,超出的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记忆所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将会挤掉槽道里原有的信息2020/3/3015记忆结构容量有限的性质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的数量。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什么限制,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作台既要放原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个权衡关系,短时记忆也是如此,它既要贮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2020/3/3016记忆结构小结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大概为7+2个信息单位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是组块组块的大小,组块的类型,记忆材料的性质以及人的知识经验都可以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原因目前有三种理论解释2020/3/3017记忆结构目录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短时记忆中的遗忘2020/3/3018记忆结构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感觉代码听觉代码与AVL单元视觉代码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语义代吗2020/3/3019记忆结构感觉代码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编码是指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叫做代码2020/3/3020记忆结构感觉代码听觉代码存在的证据:Conrad(1964)的实验实验方式:实验分两个阶段阶段一:视觉呈现刺激;阶段二: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两个阶段所用的刺激都是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部分字母发音相似,如:C,V;M,N;S,F。被试任务刺激呈现完毕,要被试立即进行顺序回忆,即严格按照原先字母呈现的顺序来回忆出这些字母。Conrad将被试在这两个实验中回忆的结果与字母呈现序列加以对照,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分别列成一个混淆矩阵。矩阵中的数字表示一个刺激字母被回忆成别的字母的次数。2020/3/3021记忆结构感觉代码视觉呈现的字母回忆的混淆矩阵2020/3/3022记忆结构感觉代码听觉呈现的字母回忆的混淆矩阵2020/3/3023记忆结构感觉代码结果描述在第一阶段实验中,即使字母是视觉呈现的,回忆错误也主要表现为声音混淆,如B和P,M和N等。在第二个阶段的实验中,在白噪音背景下以听觉呈现字母时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读音相近的字母多发生混淆,而读音不相近的字母则较少发生混淆。两个矩阵的相关值达到+0.64,说明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回忆错误是很相似的,都主要发生在声音相近的字母混淆上。实验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即使刺激材料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其代码仍具有听觉性质2020/3/3024记忆结构感觉代码实验证实:Conrad&Hull(1964);Conrad(1970)当给被试视觉呈现一列发音相似的字母,如:DCBTPV,或一列发音不同的字母,如:LWK—FRT,则被试对发音相似的字母产生听觉混淆的错误要多于发音不同的字母。另外conrad(1971)的研究还表明,当记忆材料不是字母或字词而是图画时,听觉代码还是存在的。2020/3/3025记忆结构感觉代码声音混淆现象的另一种解释:发音混淆。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喉,舌等部位的肌肉运动方式)相似的字、词会发生混淆。也就是说,可能存在言语动作代码(口语代码)。声音代码和口语代码常常交织在一起,而且两者分别为不同形式的言语代码AVL单元:将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以及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2020/3/3026记忆结构感觉代码2.视觉代码实验证明,在人的短时记忆中还存在着视觉编码。在短时记忆初期,首先产生视觉编码,然后才出现形声转换。对于大量的非言语材料,因为视觉信息转化为声音会丢失一些信息,所以视觉代码更为重要。典型实验:Posner(1967,1969)字母匹配实验和名称匹配实验P52020/3/3027记忆结构感觉代码3.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虽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性,但比感觉信息更抽象,它已排除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2020/3/3028记忆结构语义代码语义代码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短时记忆也有语义代码实验证据Wickens(1970,1972)Shulman(1970,1971,1972)2020/3/3029记忆结构语义代码实验一:Wickens(1970,1972)实验方式: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被试任务:然后进行20秒心算任务,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设计: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试验一、二、三均以上述方式连续完成,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到试验四时,控制组同前,而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2020/3/3030记忆结构语义代码实验一:Wickens(1970,1972)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实验结论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现自前摄抑制释放。2020/3/3031记忆结构语义代码实验二:Shulman(1970,1971,1972)实验方式先呈现字表(如由10个词组成),然后给被试呈现一个词(探测词)被试任务要求被试从识记过的词表中找出与该词匹配的项目2020/3/3032记忆结构语义代码实验二:Shulman(1970,1971,1972)两种匹配条件同一匹配:探测词与词表中某个词是否相同同义匹配:探测词与词表中某个词是否同义结果发现在同一匹配中,被试会将探测词与字义相同的词混淆,进行同义匹配。例如,受词表中有“美丽”一词的影响,被试会将探测词“漂亮”误认为词表中的词。2020/3/3033记忆结构小结短时记忆信息包括感觉代码(视觉代码和听觉代码)和语义代码。感觉代码中听觉代码十分突出,也存在视觉代码。2020/3/3034记忆结构目录短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中的遗忘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提取2020/3/3035记忆结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Sternberg的经典研究实验范式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从头至尾的扫描与自我停止的扫描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直通模型双重模型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2020/3/3036记忆结构Sternberg的经典研究1.实验范式实验方式首先,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识记项目),相继呈现,每个数字呈现1.2s。全部呈现以后,经过2s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被试任务:要求被试回答该数字是否为刚才呈现过的,并记录从测试项目出现到被试反应之间的时间(反应时)。自变量:记忆集的大小因变量:反应时(RT)2020/3/3037记忆结构Sternberg的经典研究2.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Sternberg的两种假设实验结果平行扫描系列扫描实验结果2020/3/3038记忆结构Sternberg的经典研究3.从头至尾的扫描与自我停止的扫描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自我停止的扫描2020/3/3039记忆结构Sternberg的经典研究实验结果支持从头至尾的扫描解释比较过程与决策过程是分开的,比较过程迅速,而决策过程耗时较多2020/3/3040记忆结构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识记项目数量太少,容易得到线性关系,如果应用较长的识记项目,或者识记项目快速呈现并立即测试时,则会出现系列位置效应。有研究表明,“是”反应和“否”反应的斜率不同。可以从加工能量有限的角度重新解释Sternberg的实验结果,认为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是同时进行比较的。2020/3/3041记忆结构直通模型Wickelgren(1973)提出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短时记忆中的各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熟悉值或痕迹强度,可以据此作出某种判定;人有一个内部的判断标准,当熟悉值高于这一标准,则作出“是”反应,低于这一标准则作出“否”反应。当熟悉值越是偏离这个标准,
本文标题:短时记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0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