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3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14年2月-1-目录【主报告】················································2一、技术报告···············································4二、主要结论···············································6三、基本情况···············································8(一)规模结构·····································8(二)就业率······································9(三)就业流向····································10(四)就业途径····································14(五)就业满意度··································17(六)求职成本··································17四、相关分析··············································19五、对教育教学反馈·······································21六、主要特点··············································21七、发展趋势··············································27【专题研究】················································30【大事记】················································31-2-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3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23个学院(部),68个本科专业,1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教育部实验室。近年来,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以打造“教育家的摇篮”作为办学的目标追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思路,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以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每年有近40%的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3-和本校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业,还有一批学子出国深造。200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是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2009年9月,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学校荣获“2010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2012年再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是至今两次获国务院就业创业工作表彰的两所高校之一。迈进新的世纪,东北师范大学按照“充分彰显办学特色,走强校之路、走开放之路、走和谐之路”的发展思路,积极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发展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本报告由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技术报告、主要结论、基本数据和状况分析四部分组成。研究对象包括2013年7月毕业的本科生(师范、非师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报告以《东北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计划》、东北师范大学用人单位数据库(2013年12月修订)、2013年6月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结果为依据,从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途径、就业满意度和求职成本六个维度详细描述了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同时,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并给出趋势预测。-4-一、技术报告(一)就业方式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文件规定,毕业生就业有以下七种方式。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3.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4.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者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企业和合作经营两种类型。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5.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考虑到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暂列入就业统计范围)。6.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二)就业率1.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2.毕业生总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3.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约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灵活就业人数。4.签约就业人数=基础教育就业人数+企业就业人数+事业机关及-5-科研院所就业人数+高等教育就业人数。5.所有数据截至2013年9月10日。(三)就业区域流向本报告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提出的八大综合经济区域为依据进行区域分析。地区涵盖省份和城市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香港黄河中游地区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四)就业行业分布本报告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点以及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单位行业划分,将我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划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事业机关及科研单位、升学、出国、灵活就业和待就业八类。-6-二、主要结论(一)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54%,连续十二年保持90%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55%,其中师范专业为94.36%,非师范专业为87.22%。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1.1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67%。(二)毕业生就业市场品牌魅力彰显,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承办了第四届“全国教育系统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依托“全国高校毕业生教育人才专业市场(东北)”汇聚更多更好的市场资源,2013年需求岗位达88981个,同比增长41.43%。(三)我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呈现动态平衡,中西部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东北地区仍然是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区域(46.40%);沿海地区毕业生比例为29.40%;中西部地区毕业生比例为24.20%。在“中部拓展、西部渗透”战略实施后,中西部地区毕业生就业比例连续五年稳步上升,目前已形成了以重庆、成都、包头、太原、郑州等以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为中心的市场集群,保障了我校免费师范生顺利就业。(四)学校组织的招聘活动是毕业生实现就业的最主要途径。2012~2013学年春秋两季精品推荐月期间,我校共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1250家用人单位,召开了611场校园招聘会;2013届东北高师联合供需洽谈会参会单位870余家,火爆场面连续十年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当日报道;85.13%的毕业生通过我校组织的招聘活动实现签约就业。(五)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认可阶梯式就业,主要选择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就业涉及行业门类多,市场覆盖面广、-7-分布零散,短期内仍然难以形成整体市场品牌。(六)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趋于合理与客观,但是就业周期长、就业途径多元化、就业行业分散使得“择业难”问题依然存在。高等教育岗位需求进一步缩减,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29.88%的硕士毕业生在基础教育就业,连续十年持续增高(2003年6.62%),到基础教育就业已经成为硕士生的重要就业方向;第一学历层次低、大龄硕士、女硕士等三类硕士群体就业依然困难。-8-三、基本情况(一)规模结构2013届共有毕业生6253人,其中本科生3518人(师范专业2141人,非师范专业1377人),研究生273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564人,博士研究生171人),见表1。表1:2013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单位:人)毕业生类别人数合计总计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214135186253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1377硕士毕业研究生25642735博士毕业研究生171图1:2013届毕业生规模结构(单位:人)-9-(二)就业率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54%,但各专业分布不均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55%,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4.36%,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7.22%;研究生就业率为91.52%,其中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1.11%,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7.67%。表2: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单位%)毕业生类别就业率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94.3691.5591.54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97.22硕士毕业研究生91.1191.52博士毕业研究生97.67图2: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单位%)-10-(三)就业流向1.区域流向①我校2013届毕业生总人数为6253人,签约派遣的的毕业生总人数为4022人。其中本科师范类签约派遣的毕业生为1830人;本科非师范类签约派遣的毕业生为369人;硕士研究生签约派遣的毕业生为1736人;博士研究生签约派遣的毕业生为87人。从区域流向宏观上看,签约派遣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与去年相比,东北地区、沿海地区略有下降。西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小幅上升。图3:2013届师范专业毕业生区域流向①区域流向只分析已签约派遣的学生,定向、委培、升学、出国以及待就业学生不计算在内。-11-图4:2013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区域流向图5:2013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区域流向-12-图6:2013届博士毕业研究生区域流向2.行业分布我校2013届毕业生不同群体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呈现出不同特点。师范专业毕业生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系统和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硕士毕业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和企业;博士毕业研究生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单位。图7:2013届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13-图8:2013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7:2013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14-图8:2013届博士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四)就业途径我校毕业生主体通过学校就业网和招聘会实现成功就业,占总体的65%。有9.45%的毕业生通过门户人才网站实现就业。图9:2013届全体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15-师范专业毕业生主体通过我校就业网和招聘会实现成功就业,占总体的69.58%。有11.23%的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统一招聘考试顺利就业。图10:2013届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2.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主体通过我校就业网和招聘会、门户人才网站实现成功就业,占总体的72.20%。有20.84%的毕业生通过统一招聘考试和其他学校及人才市场招聘顺利就业。与师范专业毕业生相比,非师范毕业生通过门户人才网站就业的比例较大,这与相关用人单位主要面向校园外人才市场投放招聘信息密切相关-16-图11:2013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我校就业网和招聘会实现成功就业,占总体的68.12%。与本科生相比,通过导师
本文标题: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6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