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王澍部分作品评价ppt-3
设计评价——普利兹克中国得奖者王澍中国建筑师王澍2012年2月28日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奖。作为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这是普利兹克奖首次颁给中国建筑师。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不谈建筑,只谈房子,所以就是业余的,业余建筑。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基本上也是王澍的建筑观。前一句,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寻根”在他们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后一句,则道出他对当下的批判。把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待建筑。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的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的今天。是先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谓之概念。•“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业余的建筑是无限接近自发性秩序的建筑,在它的视野中,自发的建造,违章的建造,临时的拼接有着和专业建筑学平等的地位。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看的太重要。但是,房子比建筑更基本,它紧扣当下的生活,它是朴素的,通常是琐碎的。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业余的建筑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批判性的实验建筑态度,但它可能比任何专业建筑学的实验更彻底,更基本。在我看来,没有彻底性,任何建筑实验活动都将是毫无意义的。”王澍的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主要作品包括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历史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五散房项目、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钱江时代高层项目等。世博会宁波滕头馆王澍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的宁波馆,是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的乡村案例,灵感来源于明代画家陈洪绶的《五泄山居图》,材料采用浙东特色的瓦片。世博会宁波滕头馆世博会宁波滕头馆滕头馆的民居风格的外墙是用50多万废瓦残片堆砌的。它们是建筑单位的员工奔走于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从废弃的工地里收集来的,其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过百年。世博会宁波滕头馆在这个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还原出三维的效果。“滕头馆”里种植有水稻、草莓等植物,生态屋顶有一米五厚的覆土,种上六七米高的乔木。世博会宁波滕头馆世博会宁波滕头馆世博会宁波滕头馆竹子做的墙世博会宁波滕头馆顶上是什么材质包裹的管道?世博会宁波滕头馆王澍:“建筑是有生命的,刚建好的时候肯定不是这个建筑最好的状态,但它一定有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以后,瓦爿墙上青苔满布,屋顶的植物郁郁葱葱,那时的建筑才真正融入了自然,美轮美奂。”宁波美术馆作为三江文化长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美术馆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码头的江边美术馆。该馆总投资1.2亿元,分大小展厅9个,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艺术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化、高品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既有港口特色、富有现代气息,又具备中国气派的公共建筑。宁波美术馆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宁波美术馆木墙是一扇扇通高的巨门宁波美术馆依旧保留的“登船”长梯,将美术馆和码头连接起来。它的一端通向优美的廊道宁波美术馆宁波五散房宁波五散房王澍作品与宁波博物馆隔路相望的鄞州公园内,有5座小建筑,名为五散房。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王澍:“设计五散房,当初出于3种考虑。一是如何做才能体现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建筑;二是如何不局限于造房子本身,和场地、环境有特殊的配合;另外,还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筑类型,譬如用夯土技术、钢构玻璃、预制混凝土等一些中国传统的建造方法。”五散房之茶室入口处五散房茶室茶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五散房咖啡房五散房咖啡房廊,各种通道的交接主入口坡道通向屋顶五散房画廊五散房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开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运用了传统园林建筑中“平地起坡”技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王澍说,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一个势。第一期完工的建筑是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在山的北面,地势是北高南低,北边的房子要高,这是一个合院的基本语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竹子的幕墙,就地取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闭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一棵树。王澍说,等树长大,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在于尺度。中国传统合院尺度是很小的,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观念即使在现代建筑里也是相当大胆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如何让人生活在处于“山”和“水”之间的建筑中,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我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临水,一座由废砖场变成的湖泊,全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m。南北向进深浅,东西向以水为界,曲折狭长。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按照造国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最不应突出,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历史博物馆宁波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内外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用20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之间的有生命的宏大俭淡的物体。宁波历史博物馆30多个乡村最后的寄托宁波历史博物馆宁波历史博物馆金华瓷屋王澍作品威尼斯瓦园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参展作品。在威尼斯的一个面海水、背城墙的庭院上,建一处800平方米的侧斜瓦顶。王澍作品这片瓦园以浙江地域的竹扎结构为支撑,上覆6万片取自旧城拆迁回收的旧青瓦,体现了中国本土建造艺术与当代可持续建筑概念的结合。瓦园“衰变的穹顶”——王澍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简洁的木料构筑成一个大的穹顶,亦中亦西。Thanks
本文标题:王澍部分作品评价ppt-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7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