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摘要: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保山市农业要加快发展就要全面实现从传统型低效率向现代化高效率农业转变。本课题结合保山市近年来农业发展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保山市现代农业实现更大突破的路径和对策。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保山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使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形势发展告诉我们,保山市农业农村的发展再不能应循一贯的老路子,必须创新机制,寻找途径,走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实现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一、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保山市共有5个县区,72个乡镇,901个村委会,8565个自然村,10937个村民小组,516214户农户,农业人口有216万人,劳动力128万个。全市农业人口主要分布于山区、半山区,自然村落规模小,数量多,人居环境较差,其中山区、半山区自然村7385个,占自然村总数的86%,农业人口149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68.9%。近年来,保山市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7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39元.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19万吨,油菜产量达到6.7万吨。茶叶、蚕桑两项重点产业增效突出,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59.2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3.19万吨;桑园总面积达到14.31万亩,蚕桑实现农业产值1.12亿元。甘蔗种植面积54.42万亩,总产量达到204.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3.3万亩,产量达到46.1万吨;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4.75万亩,水果产量达到8.65万吨;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量1.6万吨;甜柿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1.4万吨;莲藕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4亿元。石斛、草果、食用菌、红花、木薯等特色产业培植不断推进,逐步形成地方性经济增长亮点,为农民增收发挥了支撑作用。农机装备总量达到17.98万台(套),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70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3个,农产品总产值达到66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达到17.4亿元。从业人员3.3万人。9家企业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企业申报省级财政扶持项目。虽然保山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离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还有很大的距离,与全面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保山市广大农村经济还较贫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化肥、农药、农膜、燃油等)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偏高;二是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特别是广大山区、半山区长期以来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增加收入,不但没有培育出来好的生物产业,还导致许多珍贵稀有物种濒临灭绝,几乎达到“坐吃山空”的地步,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效率低,主要还是小农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不高。二、现代农业政策概述(一)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1.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大财政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及时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快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2.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适时增加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南菜北运”、“西果东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商贸集团、邮政系统开展农产品流通。(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3.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落实公益性捐赠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三、保山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探索(一)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开发、着力打造宿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花卉、蔬菜、食用菌、粮食等初具规模的四大产业,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立足现已形成的规模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增强产业发展内在引导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引更多、更大、更趋的产业化项目落户宿迁。四大产业主动依托相应的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发展,实现与四大产业对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同时,研究并善于利用绿箱政策,从而推动宿迁农产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政府要舍得投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下决心发展物流产业。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安全保障和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二)建立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强。但是,目前宿迁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地地区。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都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要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三)探索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经济的发展历来要以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为前提条件,否则,就难以避免菜贱伤农、农民毁菜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可以是个体农户,也可以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尝试对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把现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转移给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留原有的行政组织的职能。对原有的农村供销社,也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要大力发展各种中介组织,进一步壮大农业经纪人队伍,增强现代农业活力和影响力。(四)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五)不断创新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拉高农业产出效率在不同生态区域和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土地集约经营试点发展现代农业,最迫切的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以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这种小规模经营,无论装备条件多好或科技水平多高,农民增收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另外要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如加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现有的各项农业专项补贴基础上,增设农地流转补贴专项资金,对出让土地的农民给予补贴,要培育一定数量的能够承担市场风险的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生产资料向生产能手和大户的集中,建设好包括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六)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形成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现代农业的发展,光靠自身的积累是很困难的,必须借助一定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资。所以,要尽快形成和完善这种政策扶农、社会助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共建机制。各级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的战略作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形成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改进政府资金支持机制。在现阶段,不仅要支持大户、“老板”的规模经营,而且要探索定补资金直接支持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户、散户的生产,以保护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尽可能让更多的农民从发展现代农业中受益。面对我市“十二五”规划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经济板块,真正把其打造成宿迁的现实优势产业,进一步促进宿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以及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i]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乡现代农业网:。[ii]《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迅猛》。[iii]《宿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标题: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8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