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国电影史1、乔治梅里爱的拍摄手法以及用这种方法拍摄的代表作。拍摄手法:“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从此继续创造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他还首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代表作:《贵妇人的失踪》2、布莱顿学派以及艺术电影学派(what)布莱顿学派:世界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他们使用自己的机器,凭借过去拍摄景物照片的工作经验,开始了创作实践。他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生活”,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纪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从而拍摄出世纪初最有想象力的一批影片。在艺术创作中,提出“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的口号,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即被称为“布莱顿学派”。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人像摄影师,把特写镜头运用于电影语言的形式系统,发展了它的叙事因素。创造性的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段,电影最早的“分镜头”原则就此产生。代表作品《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詹姆士·威廉逊:曾担任过卢米埃尔的摄影师,使用追逐和援救的场面,以及富有节奏性的剪辑,发展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强调运用物体的强烈的运动感来造成景别上的奇特变化,根据剧情需要,使用蒙太奇手段。“追逐片”的叙事特征,为以后的惊险片、西部片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品《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进一步发展了具有戏剧色彩的追逐片。“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的使用,开创了新的电影叙事手段。代表作:《汽车中的婚礼》希赛尔·海普华斯:在影片中,体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表现出现实主义的萌芽。代表作品《义犬救主记》布赖顿学派在多视点的时空观念上的突破,在采用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相结合的处理,特别是通过“追逐片”的样式,推动影片向电影化的方面迈进了关键的一步。艺术电影运动:在法国,电影诞生十余年之后形势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了集市木棚,高雅人士取代了一般观众,这时一个自称“艺术影片”的制片公司,据顶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影片,他们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这样一种创作倾向出现在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不足为怪。特别是梅里埃的“银幕戏剧”所获得的成功,使得他们有理由相信,将传统艺术带入电影是可能的,而且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新的生命力。《吉斯公爵的被刺》是最成功的范例,它所使用的制作方法不仅在法国得到继续发展,在意大利、丹麦、美国和英国都先后采用这一方法制作影片,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运动”。艺术电影运动:聘请知名剧作家担任影片编剧;聘请具有舞台经验的人士担任影片导演;聘请著名演员搬演角色。《吉斯公爵的被刺》的艺术价值:1、它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有很大的变革,首次进行了在银幕上表现人物的心理尝试,用人物的性格代替了电影中传统的手舞足蹈的动作。2、它第一次采用了专门的伴奏音乐3、埃德温鲍特的电影结构、叙事方式、代表作1902《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采用时空转换的运动关系进行叙事尽管在叙事时空的处理上还很幼稚,但是,将卢米埃尔式的富有生机的户外实景和梅里埃式的“人工布景”的室内布景结合起来。1903《火车大劫案》——进一步发展了他在《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中的对于电影叙事风格和结构观念的尝试,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中以及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的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语言的注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在他的作品中并不是要强调在情节上的戏剧性效果,在人物刻画上大的情感表述、在细节上的主管视觉的选择,而是表现他对于一个具有强烈外部动作的事件本身的兴趣,并以革新的剪接技巧作为基础,对于电影独特的时空结构的叙事特征进行了实践。为叙事电影开辟了道路,以至于直接影响了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的形成。4、先锋电影运动(what)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次实验电影运动,通常认为发端于1910年代,1920年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波及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国家,这个时期的苏联电影学派也被认为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一个重要学派。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印象主义(创作特点)法国印象主义学派从1917-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被称为是“第一个先锋派”。印象主义电影作品的叙事特征: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印象主义学派的主要特征与贡献:第一、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里叙事的表现:从作品的题材入手选择那些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故事情节,尽可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意识状态,如联想、幻想、梦境等,拓展电影的心理叙事。第二、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强调依据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的客观现实所给予艺术家的视觉印象和主观感受。第三、确立新的电影技巧以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在摄影方面发展了主观摄影、引动摄影和特技摄影等技巧。第四、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运用。受格里菲斯电影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党同伐异》中富有情绪效果的视觉交响乐的影响。谢尔曼·杜拉克:“用画面的协调、明暗、节奏和面部表情的和谐来产生情感”。德国表现主义(导演及代表作)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诞生的标志,从1919年~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开始于慕尼黑,首先在绘画中,然后再文学、戏剧、音乐和建筑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运动。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表现主义电影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推动超现实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5、蒙太奇学派、杂耍蒙太奇(what)杂耍蒙太奇的含义是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的组合,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结论。20世纪20年代初,由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谢尔盖·爱森斯坦在戏剧与电影创作实践中采用并在理论上提出的一种结构演出的方法。杂耍蒙太奇在内容上可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主题的效果。与表现蒙太奇相比,这是一种更注重理性、更抽象的蒙太奇形式。为了表达某种抽象的理性观念,往往硬摇进某些与剧情完全不相干的镜头。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一段,运用杂耍蒙太奇,既有画面的分解又有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窒息感。突出表现了沙皇军警屠杀和平民众的血腥暴行。6、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生产体系的优缺及特点好莱坞鼎盛时期的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得以完善:好莱坞的电影产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在好莱坞鼎盛时期,这种制片厂制度和制片厂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1、高度精密的组织分工。在好莱坞早期的制片体制中,制片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拍摄阶段和组合阶段2、制片人制度。制片人是制片厂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员,充当电影制作的总管家,组织和监督影片生产,对上向公司负责,对下控制影片生产的各个环节。3、明星制度。明星制度最早是由环球公司的老板卡尔·莱默尔发明的,电影史上的第一位明星叫弗洛伦斯·劳伦斯,来自比沃格拉夫公司。明星制度确立以后,影片的制作开始一切围绕着明星转。1931年,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草拟了《伦理法典》,又称“海斯法典”。7、《公民凯恩》在摄像上的特点运用大景深、仰拍和阴影逆光等许多的摄影技巧。摄影——调光:在描绘凯恩的年轻时代和他作为一位锐意改革的发行人时,所用的一般都是温和的高调光;当他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玩世不恭时,光线越来越暗,反差越来越大聚光灯的使用:凯恩既正派又堕落的、既成功又失败的双重性格,用对照的光来暗示景深镜头:使视觉结构更加真实;画面多信息处理可以引导观众入戏;仰拍:增强空间的真实感;衬托人物形象场面调度——主体、用光、角度、构图、画面、景深、人物距离、表演位置运动——摄影机的运动相当于年轻人的活力和精力,静止的摄像机往往与疾病、年老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升降镜头的运用。剪辑——剪辑师:罗伯特·怀斯经常随意的在两个画面中跳过几天、几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同一场景中使用几种剪辑风格;剪辑和音响技术相一致,用剪辑来压缩时间,用音响作为连续情节的手段;音响——为每一种视觉手法配上相应的音响手法,每一个镜头都有一种包括音量、清晰度和结构的适当音质。利用声音作为过度,从一个时间阶段或外景过度到另一个时间阶段或外景;配乐:和视觉形象一致,如“玫瑰花蕾”、早餐声音在很多场景中被赋予象征性的意义,如苏珊的歌剧演出类型电影(what)类型电影: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是好莱坞鼎盛时期特有的影片创作方式,即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进行影片创作。类型电影:主要指在虚构类故事片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具有相似的叙事元素的各种故事片形态,是电影制片厂和观众互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制作者与观众之间默认的“契约类型的基本文化对立和固有的戏剧冲突是类型电影最为基本的、决定性的特征。类型对这种对立的解决通常是以一种简单化的方式进行:两极的对立要么被其中一端的力量消除;要么通过融合把两种力量合成一个单位。类型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叙事系统,可以按照它的基本结构成分(情节、角色、场景、主题、风格等)来进行考察。如西部片类型不是指具体的一部西部片,也不是指所有的西部片,而是确认了西部片电影身份的惯例系统。一种电影类型同时是一个静态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方面,这是关联到叙事和电影成分的熟悉的程式,轻微的形式变动并不会改变那些主题特性;另一方面,文化态度的变化、新的有影响力的类型电影、工业的经济情况,会持续地改进着任何一种电影类型。8、诗意现实主义(what)及最重要的代表导演及作品诗意现实主义是由乔治·萨杜尔提出的“诗意现实主义是1930年至1945年间,把克莱尔、维果、雷诺阿、卡尔内、贝盖尔、费戴尔等人联结在一起的一条共同纽带。””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1.大多表现法国人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描写普通人的遭遇,展示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带有作者的同情;2.这些影片多为悲剧;3.影片的手法细腻,多用实景拍摄,而且还有某种诗情画意(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4.表现形式上更多采用长镜头和深焦距镜头,以达到真实效果。5.演员的表演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让·雷诺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被巴赞称为是诗意现实主义真正的领军人物。《大幻灭》(1938)《游戏规则》(1939)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自由属于我们》《百万法郎》让·维果:《操行零分》自传体影片,是维果本人悲惨的童年时代心灵所受创伤的折射。表面上是表现一群不服管教的孩子的胡闹,更深刻的主题是批判寄宿学校对人性的压抑。《尼斯印象》社会纪录片,“先锋派末期强有力的作品”《塔里斯》《驳船阿特朗特号》让·维果影片的特点:表现社会的不公正、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画面的诗意表达;表现青春的气息9、诗意现实主义的正面影响及缺陷正面影响:第一,更新“现实”观念。对现实的把握仅在于表达“本质的意义的”真理。第二,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坚持独立制片的雷诺阿,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电影语法。他的创作实践为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电影银幕的创作。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第三,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电影编剧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片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它再一次显示出了
本文标题:外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2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