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协和医院小儿血液科金婷主要内容生长发育概述生长发育评估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生长发育概述概念生长发育:又称成长发展,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点。从胎儿期--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长: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有相应的测量值表示,是量的变化。“量”的改变;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成熟,为质的改变。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发育成熟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上。“质”的改变。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呈现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如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是头3个月,出现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一、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2个高峰期:婴儿期、青春期一、生长发育规律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后回缩年幼时皮下脂肪发育较发达学龄期肌肉组织发育加速一、生长发育规律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生长发育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各有其自己的生长“轨迹”。生长发育营养遗传药物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轨道”,或特征、潜力及趋势。体格:皮肤、身高、脸型等心理社会:性格、气质等性别:体格生长:青春期初、青春期末外形特点:骨盆、肩宽、脂肪、肌肉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二)环境因素1、孕母情况孕早期感染孕母严重营养不良、高血压孕母吃药、接触辐射、情绪变化等母亲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腹内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心情愉快时,胎动规则;孕母情绪紧张焦虑时,胎动激烈。孕早期若孕妇受惊恐或过分忧虑,会影响腭骨形成,造成腭裂;孕母在孕中期经常紧张,胎儿的体重大多低于正常。经常焦虑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好动易激惹、好哭闹。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2、营养: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长期营养不良营养过多3、生活环境家庭资源、家庭文化、家庭类型及社会环境等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疾病和药物疾病急性疾病-体重减轻慢性疾病-影响体重身高内分泌疾病-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药物:链霉素:听力和肾脏肾上腺皮质激素:身高生长发育评估一、体格生长发育评估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1、体重:各器官、组织、体液的总重量反映体格增长、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临床计算药量、输液的重要依据出生体重:男3.3±0.4kg,女3.2±0.4kg体重增长关键年龄实际体重(kg)体重增加(kg)与出生时比较(倍)出生33月6±3/(0~3月)112月9±3/(3~12月)224月12±3/(1~2岁)32岁至青春前期2kg/年体重增长的规律前半年每月增加600g~800g,后半年每月增加300~400g。第一高峰在婴儿期(尤其6个月内),第二高峰在青春期。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常于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体重估计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6×0.7+(月龄-6)×0.4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kg)=12+(年龄-2)×2=年龄×2+8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体重正常范围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均值上下波动10%评价时以小儿自身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不可以“公式”计算来评价,也不宜以人群均数当作“标准”看待体重临床判断体重过重:超过均值2个标准差超过均值15%见于肥胖症。体重过轻:较均值低2个标准差以上低于均值15%见于营养不良。卧位测量坐位测量立位测量母抱测量体重测量方法准备:晨起、空腹、排尿、脱衣注意事项•应在晨起空腹时将尿排出后进行•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每次测量应在同一时间进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2、身长(高):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反映骨骼的发育增长规律同体重身高身高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红色为增长的部分新生儿出生身长平均50cm,6个月约为65cm,1周岁时75cm,2岁时85cm。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5cm。2~12岁身高(长)估计公式:身高/长(cm)=年龄×7+70(cm)12岁后为青春期,个体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计算。身长估计公式身长(高)测量---身高---身长3岁≥3岁立位测卧位测由于头部、脊柱、下肢3部分发育速度不一致,临床上需要分别测量上、下部量以检查其比例关系,判断疾病更有意义。身高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出生时上部量︰下部量=60%︰40%中点:出生时在脐上,2岁在脐下,6岁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间,12岁时恰好位于耻骨联合上缘身材异常:低于均值30%以上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生长激素缺乏长期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等身高身高受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和疾病等因素影响,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会影响身高增长。测量方法身高注意事项•立位测量时足跟、臀部、两肩胛、枕后节结同时紧贴测量杆•头放正,即眼眶下缘与耳孔上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头顶板必须与测量杆垂直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3、坐高: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坐高/身高:由出生时的66%降至6岁时的55%。此百分比显示了身材上下部的比例的改变,反映了身材匀称性。出生时约67%2岁时60%6个月时64%6岁时55%1岁时62%14岁时53%坐高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身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我国1995年9市地区儿童坐高与身高的统计显示:坐高婴幼儿仰卧位测量顶臀长即为坐高3岁以上的小儿坐在坐高计凳上,骶部紧靠量板,挺身坐直测量测量方法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4、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出生:约34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①头围过小:脑发育不良②头围过大:脑积水头围头围测量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5、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和肺的发育程度。出生:胸围头围1~2cm,约32cm1岁:胸围=头围1岁~青春前期:胸围-头围=岁数-1胸围测量方法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6、腹围:平脐(小婴儿取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2岁前胸围与腹围大约相等。患腹部疾病需测量腹围。腹围异常增大多提示腹水及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等。腹围腹围测量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7、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水平,反映小儿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①13.5cm为营养良好②12.5~13.5cm为营养中等③12.5cm为营养不良上臂围测量方法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发育额骨冠状缝额缝人字缝枕骨顶骨失状缝前囟后囟1、骨骼的发育(1)颅骨发育•颅骨缝:3~4M闭合•后囟:最迟6~8W闭合•前囟:1.5~2cm1~1.5Y闭合额骨顶骨颅骨的发育前囟早闭或过小: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先天性甲减、前囟饱满: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者脊柱发育年龄动作肌肉群脊柱弯曲3月抬头颈后肌颈曲(颈部脊柱前凸)6月坐腰肌胸曲(胸部脊柱后凸)12月走下肢肌腰曲(腰部脊柱前凸)颈椎前突(3个月)胸椎后突(6个月)腰椎前突(12个月)三个生理弯曲的出现脊柱的发育:2、长骨的发育干骺端骨骼融合,标志长骨生长结束。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岁数+110岁时腕部骨化中心出全:10个3、牙齿的发育乳牙:20颗①4~10个月(约6个月)出牙②12个月未出牙:出牙延迟③2-2.5岁出齐④2岁内牙齿数:月龄-(4~6)乳牙萌出顺序4.十八个月恒牙(共32颗)6岁:第2乳磨牙之后萌出第1恒磨牙7~8岁:乳牙按萌出先后脱落代之以恒牙12岁:萌出第2磨牙18岁以后:第3磨牙(智齿),亦有人终身未出20~30岁:出齐出牙反应: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牙齿发育异常: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低、先天愚型等4.脂肪组织与肌肉发育青春期女孩儿脂肪组织发育较快,故女孩儿大多显得比较丰满。青春期男孩儿肌肉组织发育迅速,故男孩儿大多粗壮。皮下脂肪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的50%以上,测量皮下脂肪不仅可反映全身脂肪量的多少,还可判断肥胖与营养不良的程度。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测量卡尺用拇指与食指捏起测量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脂肪,捏时两指间的距离为3cm将钳板置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并钳住,测量其厚度。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背部腹部上臂三头肌部位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运动功能的发育:(一)平衡和大动作:2抬4翻6会坐,7滚8爬周会走2~3月俯卧时抬头15月走的好12月会独走10月扶物能走8月会爬6月会独坐精细动作(finemotor)约3个月:握持反射减弱、消失。6~7月:弯腰取物、将物体在两手间传递。9~10月,捏取食物。12~15月,学会用匙,乱涂画,多页一起翻书。1.5岁,能叠2~3块积木。2岁:能一页页翻书,叠6~7快积木。3岁:临摹简单图形,5岁,能学习写字。语言的发育1、发音阶段2月,发出和谐喉音,7月,无意识叫爸爸、妈妈。2、理解语言阶段9月听懂简单词句,10月能有意识叫爸爸、妈妈3、表达语言阶段12月会说2~3字构成的句子,3岁会唱短歌谣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一、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一)胎儿期的护理1、胎儿特点胎儿的发育主要依靠母体生存,母体的健康、营养、情绪等密切相关胎儿期保健应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2、胎儿的保健(1)产前保健(2)产时保健(3)产后保健(1)产前保健预防先天畸形疾病①预防孕期感染: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②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者婚前进行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③患严重慢性病的孕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定期产检,必要时终止妊娠。④注意孕期用药、禁止烟酒,避免接触放射线(二)新生儿期的护理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离开母体后经历巨大变化,但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差。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1周最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新生儿的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二)新生儿期的护理:保暖、喂养、防感染1、保暖室温22℃~24℃,湿度55%~65%防硬肿症,防烫伤2、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按需喂养、食后右侧卧位,防窒息3、预防疾病和意外洗手,防交叉感染,按时免疫接种,2W后补充VitD,防窒息新生儿的护理内容:4、日常护理观察新生儿一般状况,了解小儿生活方式沐浴,眼、口、耳、臀部、脐部护理衣物使用棉布、样式简单、宽松5、早期教育(刺激感知觉)视、听、智力训练亲子感情建立(二)新生儿期的护理(三)婴儿期的护理特点: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腹泻和营养紊乱--合理喂养防治腹泻和佝偻病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易患感染性疾病--按时免疫接种(三)婴儿期的护理护理内容:1、合理喂养4~6月提倡母乳喂养4月后合理添加辅食10~12月左右指导渐进的断奶断奶时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易怒、失眠、啼哭等表现(三)婴儿期的护理2、日常护理(1)清洁卫生:沐浴(前囟),后可抚触(2)衣着:样式简单、宽松、圆领(3)睡眠:睡眠不足,造成恶性循环。不拍不摇不抱。(4)牙齿:清洁和磨牙(5)户外活动(6)大小便(
本文标题: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2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