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化常识
必修41《窦娥冤》故事梗概: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1、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年,此后的情节是:楚州大旱三年,窦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查,窦娥的鬼魂向他伸冤。窦天章重审案子,为窦娥平反昭雪。2、卜儿:元杂剧中扮演老年妇人的角色。冲末:元杂剧中的男配角。正旦:元杂剧中的女主角。净: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茡老: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性角色。孤:元杂剧中扮演官员的角色名称。外:“外末”的简称,角色名,扮演老年男子。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这是定场诗。杂剧中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定场诗。4、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5、春榜动,选场开:进士考试要开始了。唐、宋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选场,即考场。6、上朝取应:进京考试。7、仙吕: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不,、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8、背云:也叫背躬,剧中角色背着其他角色向观众说话,即现在所说的旁白。9、短筹:这里意思是短命。筹是古时计数和占卜用的工具,这里比喻寿数。10、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11、奶奶:对老年妇女的尊称。12、鳏寡孤独:鳏寡,这里是偏义词,偏指寡,是就蔡婆来说的。孤独,偏义词,偏指孤,是就蔡婆的儿子来说的。13、笙歌引至画堂前:元杂剧中常用这句话表示举行婚礼。14、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宋元时人在婚礼上打趣新郎的话。娇客,女婿。15、铜斗家缘:殷实的家产。铜斗是容积很大量器,元杂剧中常用形容大财主的家产。家缘,家计、家产。16、接脚:寡妇招赘的后夫。17、红鸾天喜:旧时星象家认为命中遇到红鸾星,预示婚姻成功。天喜,反指吉日。18、古门:舞台的上场门和下场门。也叫鬼门。19、奔丧处哭倒长城:古代传说,孟姜女给筑长城的丈夫送寒衣,送到时,丈夫已死。她在长城下痛哭,把长城哭倒了。20、浣纱时甘投大水:春秋时,伍子胥从楚国逃难到吴国的途中,一个浣纱女同情他,给他饭吃。临走时,伍子胥叮嘱好不要向追兵泄密。她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投江自杀。21、羊酒缎匹:羊、酒缎匹等是宋元时订婚的礼物。22、花红财礼: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家的钱聘礼。23、祗候:比较高级的衙役。24、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25、喝撺厢:宋元时衙门开庭审案时,衙役站立两旁,大声吆喝,以威慑告状受审的人。26、苌弘化碧: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碧,青绿色的美玉。27、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28、飞霜六月因邹衍:邹衍,战国时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忠心耿耿,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表示冤狱。29、东海曾经孝女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后业刘向《说苑》、干宝《搜神记》里都有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补充:(1)杂剧剧本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5本21折,杨景贤《西游记》6本24折,每本戏仍是4折。(2)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3)楔子,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乾地简要的介绍或交待,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或联络与后来的过场戏相类。(4)角色与行当同义,是中国戏曲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品质与性情等因素概括出的各种性格类型。也此对应,演员也根据自己的应工分为不同的行当。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旦是女角,除了正旦女角,还有小旦、贴旦(可省作贴,一般为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等配角;末是男角,正末为男主角,外末(正末外的男角)、冲末(开场之末)等男配角;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般为性格风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派人物。元杂剧中原没有“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参照南戏增改的。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卜儿(老年妇女)、徕人(小男孩)、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等。(5)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以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交待剧情,具有抒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因为这种曲词采用的是曲牌体,即由一个个固定的曲调联纵的组歌,而且在剧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往往以此指代元杂剧,称之为曲、北曲、元曲等等。(6)宾白,元杂剧中的道白,称为“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曰白,方其明白易晓也”。杂剧道白的样式很丰富,除了对白、自白,还有“带云”(歌唱中附带的说白)、“背云”(旁白)、“内云”(后台人员或角色与台上角色的对话)。这些都属于口语化的散文白,与此相对,还有韵文白。(7)科范,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作“介”,或通称“科介”。(8)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1、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早年常出入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柳永排行第七,故称“柳七”,他曾任“郎中”,故称“柳郎中”。2、望海潮,词牌名。这首词应是作者在杭州时所作。据说,直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3、千骑拥高牙: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4、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补充:(1)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2)中书省: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机密要政。为便于出入后宫,用宦者担任,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又因兼谒者之职,故又名中书谒者。其长官有令、仆射。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初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行中书省概念其后发展成为省级地方政府。《雨霖铃》1、又作雨淋铃,词牌名。这首词应是作者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寒蝉凄切,对长亭晚)3、兰舟: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留恋处,兰舟催发)4、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暮霭沉沉楚天阔)补充: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玉堂,官署名,翰林院的代称。5《念奴娇·赤壁怀古》1、念奴娇,词牌名。因反对新法被贬谪在黄州已经两年多了。2、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3、周郎:即周瑜,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24岁时即出任孙策的中郎将,军中皆呼之为“周郎”。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乔”,史书里作“桥”。5、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定风波》1、定风波,词牌名。2、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2、水龙吟,词牌名。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秋,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12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机会。3、季鹰: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业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4、求田问舍:购买田地和房舍。据《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拜访陈登时,陈登不理睬他,自己上大床躺下,而让许汜睡下床。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果是我,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在地上。这里是指那些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5、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永遇乐,词牌名。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他已66岁。补充: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2、孙仲谋:即孙权,字仲谋,在画时吴国的国君。他始置京口镇。3、寄奴:指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之时。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指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伐北魏,想要建立像汉朝霍云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封狼居胥,指汉朝霍云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今内蒙古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5、佛狸祠: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军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那里筑了一座行宫,后改为祠庙,称佛狸祠。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6、社鼓: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神所奏的鼓乐。7、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被免职后,到了魏国。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人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7《李清照词两首》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1、瑞脑销金兽:瑞脑香在金兽炉中焚烧着。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金兽,兽形的铜香炉。《声声慢》1、声声慢,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晚年的作品。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1、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拜为上卿: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上卿:上卿是古代官名。春秋时,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化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4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