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创新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对点练习: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
专业文档珍贵文档第3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________也广为传播。2.表现(1)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的主张,又称“____________”。(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________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______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二程”(程颐、程颢)(1)核心:__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把天理和___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3)提出“____________”的认识论。(4)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3.朱熹(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即_____________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________________”。(3)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4.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三、陆王心学1.主张(1)陆九渊:把“___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提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说。2.传播: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业文档珍贵文档知识点一三教合一1.下列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主流思想地位日益巩固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完全丧失了儒家思想的本色2.隋唐儒学大师面对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C.创造一种儒家新思想D.对儒、佛、道三教平等对待知识点二程朱理学3.儒家学派产生后,儒学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两宋时期理学的形成主要是当时儒学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的结果()A.法家、道家B.道家、阴阳五行家C.佛教、道教D.佛教禅宗者4.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A.佛学B.法学C.理学D.道教5.下列不属于程颐、程颢思想的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C.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D.宣扬“心外无理”6.右图是著名的云根书院,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D.倡导“三纲五常”7.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通过接触世界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格物致知”中“格”的含义是()A.研究B.规格C.人格D.格子知识点三陆王心学专业文档珍贵文档8.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9.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0.山东某高中生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中描绘了如下场景:一名学者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宋朝,与陆九渊探讨治学方法,陆九渊反复强调一句话。这句话可能是()A.做学问必须务实B.一切要顺应自然C.要特别注重内心反省D.天意不可违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宋)智圆材料二“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章句》材料三王守仁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者也。”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专业文档珍贵文档(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4)材料一对材料二、三有何影响?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原生儒学中,“修身”与“治平”,“诚心诚意”与“齐家治国”,两者虽有分别,亦间有歧异(如孔子更热衷于外在的事功成就,孟子更着意内在的心性修养),但致思路线是圆融一贯的:此即“内圣”目的性地导向“外王”,“外王”经验性地证实“内圣”。——葛金芳《宋代儒学的伦理学转向及其对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影响》材料二“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引自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河南程氏文集》卷8)材料三“今自家一个身心不知安顿去处,而谈王说霸,将经世事业别作一个伎俩,商量讲求,不亦误乎?”——引自朱熹《告吕子约》(《朱子大全》卷4)材料四“今之为道者,各出内以治外,故常不合。古人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近世以心通性达为学,而见闻几废,狭而不充,为德之病。”——引自《宋元学案·水心学案》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什么样的治世思想?(2)据材料二、三所言,宋明理学家们所倡导的治世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3)据材料四所言,结合相关知识,简析此种治世思想变化的原因。专业文档珍贵文档第3课宋明理学知识清单一、1.(2)道教2.(2)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3)韩愈二、1.儒2.(1)天理(2)伦理道德(3)格物致知3.(1)三纲五常(2)存天理,灭人欲4.(2)四书章句集注三、1.(1)心(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四、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对点训练1.B[随着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儒家思想地位受到冲击,形成了三教并立的局面。A项显然与史实不符,C、D两项对问题的表述过于绝对。]2.B[儒家之所以能够成为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原因在于其能够不断吸收其他思想,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隋唐时期的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3.C[董仲舒改造儒学思想,主要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两宋时理学的形成,主要融合了佛道思想。]4.C[从“守节”“克让”“从信”等人物名字上可明显感知其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从“《宋史》”可以知道当时儒学发展到宋朝时的主流思想是理学,因此选C。]5.D[“心外无理”是王阳明的观点。]6.D[C项是民主思想,B项是王阳明的观点,A项是陆九渊的观点。朱熹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理的作用,理就是“三纲五常”。]7.A[“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接触、研究万事万物去认识体验“理”,最终达到贯通明“理”。“格”显然是动词“研究”的意思。]8.C[陆九渊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这与C项吻合。A、B、D三项都是指实,与C项的虚相反。]9.C[题干中乙徒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宇宙便是吾心”强调了“心”是宇宙的本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因此,A、B、D三项都不正确。]10.C[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综合运用11.(1)三教合一。(2)观点:格物致知。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3)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4)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12.(1)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外王”治世思想。(2)认为只有诚心诚意,然后才能谈“修齐治平”;只要诚心诚意,就可达致“国治民安”;认为讲求“经世事业”是思维误区,只有关注心灵才是惟一的治学之道。此种思想片面地发展了早期儒学中的内省静思倾向。专业文档珍贵文档(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儒生脱离政治,无法完成事功抱负,遂逐渐转向以“内圣”为主的致思思想,坚守封建的伦理道德。唐宋之际,经济关系、阶级结构、社会面貌都发生了重要变动,思想文化领域也相应变化,以此服务于专制统治。儒学正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要求实现人生价值的致思取向,被理学家们片面地导向内在心性的超越和个体道德的完善。教材习题解答【学思之窗】回答: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启发?方法点拨首先要对程颐和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有深刻而正确的理解,然后结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有感而发。答案要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的本意在于要求人们探究、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秩序,而不是探究科学真理。但“格物致知”作为一种认识论,在学习方法上对于探究科学知识和规律,由浅入深、去粗取精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思考: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方法点拨对于程朱理学的内容,可以从宇宙观、伦理观和认识论三个角度去理解记忆,加强问题的对比记忆。答案要点(1)宇宙观:“天理”是万物的本原。(2)伦理观: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天理”。(3)认识论:主张“格物致知”。二、学习延伸进行一次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答案要点讨论时可参考以下观点:宋明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精神,在这些方面显示了其积极作用。但是,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作用;宋明理学作为唯心主义的理论在很多方面是不科学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对点练习: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5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