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温故知新——第三讲抽样•1、请表述抽样以及总体、样本的涵义。•2、抽样有何基本要求?•3、抽样的方法有哪些?第四讲观察法(一)学前教育科研的最基本方法一、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看;察——分析研究如:古人夜观星象;中医望闻问切特点: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科学的观察法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偶然发生的,自发的,无目的,不做严格记录)指研究者通过感觉器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二、观察法的构成要素1.观察者:研究者本人或受训的观察人员2.观察手段:肉眼观察,耳听手记;录音笔、摄像机、数码相机、单向观察室等。3.观察对象:教育活动中的人和教育活动。4.观察对象的行为状态:维持在“真实状态”。观察法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最基本方法,特别对于作为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幼儿,是最适宜的方法。请思考讨论,为什么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适宜幼儿最基本的方法?1.观察法不需要幼儿做出超出自己自身水平的反应2.观察法可以直接了解并客观记录幼儿的行为,客观真实3.观察法可以捕捉发展中的过程,并考察幼儿与周围事物的作用过程4.幼儿不易受观察者在场的干扰,行为表现真实自然三、观察法的作用通过观察可以获得较真实和具体的信息。如:幼儿的唱数、数数行为观察能够较深入考察和理解幼儿行为的各个方面和个别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获得真实、完整的形象。如:初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在观察基础上,可以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判断,还可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如“格赛尔量表”的制定观察是假设、观点和理论产生的手段。教师通过对儿童兴趣、动机、个性及认识能力的观察,才能作出判断和有的放矢地提出教育方案。如:a)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的提出b)“幼儿在群体中的社会身份与其交往能力密切相关”的假设四、观察法的基本原则•1、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包括观察活动的实践、顺序、过程、对象、使用仪器、记录方法、设计表格等•2、观察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3、观察要消除干扰避免:“观察反应性”现象“观察者放任”现象4、观察记录力求系统、准确(1)尽量详尽记录客观事实:6W谁(Who):行为者与行为对象什么地方(Where):行为或时间发生的场景什么时候(When):日期和具体时间什么事(What):哪种行为或时间怎样(How):行为或时间的具体表现及过程为什么(Why):判断思考行为事件的原因(2)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选择适宜有效的记录方式。文字描述记录列表查核式记录等级评定式记录图式记录以及录音、照相、录像等通过仪器加以记录的方式•5、预备性观察与观察信度检验•观察信度通常是指对同一行为或现象的两个以上的观察的一致性程度。温故知新:观察法(一)•1、请表述科学的观察法的定义。•2、观察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为什么观察法是最适合于幼儿的研究方法?•4、观察法的作用有哪些?第五讲观察法(二)学前教育科研的最基本方法五、观察的类型•1、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3、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4、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5、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6、叙述(描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教育观察法的类型1.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干预和控制情境条件)自然观察即现场观察,指在自然情境下,对观察对象和环境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观察观察对象的各种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实验观察是指研究者在人工控制的环境(特定条件下)下,有目的地引导观察对象的行为活动和心理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进行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的类型视崖实验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指研究者不借助仪器,靠自身感觉器官如眼、耳等在现场直接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或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等为中介,间接地对现象或行为来进行观察。直接观察比较简便,但人的视野与精力有限,记录难以精确全面;间接观察适于客观记录和多角度的观察,但使用仪器往往比较麻烦。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是指观察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或组织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进行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是指观察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处于旁观。非参与性观察4.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对于观察的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按照设计的规范操作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非结构性观察:在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比较灵活、机动,能够抓住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不必受设计的框框的限制,但是难以进行定量化处理。一般在研究的初期,主要是非结构性观察,以便发现研究的现象,帮助确定主题和观察方法与项目;而在研究的后期,为了深入对某些项目进行观察分析,设计一些结构性观察。5.定期观察与追踪观察定期观察是非连续性的、按一定时间间隔做观察。比如对某个学生的行为观察,规定每周一观察一次,这就是定期观察。追踪观察是对某个对象或者某种现象进行比较长时期的观察,从而获得发展性的资料。6、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和观察评定描述记录1、日记描述法;2、轶事记录法;3、连续记录法;4、实例描述法。取样记录方法1、时间取样法;2、活动取样法;3、事件取样法。观察评定法1、核对表法;2、等级评定量表法。叙述性观察法及其运用•叙事性观察方法也称描述性观察法,它是随着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自然地将它再现出来,观察者详细地作观察记录,然后对观察资料加以分类,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实例描述法(一)日记描述法: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或者教育现象的一种观察方法。一种纵向的观察描述,主要用于研究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如:某研究者对其子在3岁至5岁阶段提出的问题作观察记录,进而分析,写出“对一个幼儿提出的4000个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世界最早使用——瑞士教育家佩斯泰洛奇《一个父亲的日记》我国最早——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叙述性观察陈鹤琴(1892~1982)以儿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从出生的第二秒开始,对其身心发展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幼儿动作、感知、记忆、思维、能力、情绪、意志、言语、知识、绘画、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共记录有重要意义的354项事件,细微详尽,并且还专章分类记录了动作发展言语发展、学习、道德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观察实录及分析。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称陈鹤琴先生为“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对儿子陈一鸣所进行的日记研究是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小资料:下面以美国谢因(Shirin)《一个婴儿的传记》一书中的一段描述日记为例,说明日记描述法应记载的内容:“第25天,黄昏,祖母坐在火炉旁,她把婴儿平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婴儿感到非常满意,她盯着祖母的脸。这时,我走近祖母,并坐在她身旁,把脸伏在婴儿身上。这样,婴儿不能直接看到我的脸。她努力把眼睛转向我的脸。不久,她额头和嘴唇的肌肉就出现了轻微的紧张。然后,她又把眼睛转回到祖母脸上,继而又转向了我,如此往返几次。最后,’她似乎看见了我肩上的一片灯光,她转动眼睛和头以便能更好的看见它。注视了一会儿,她的脸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一一一种模糊的初步的热情。她不再只是盯着它,而是真正地去看它。”在上述记录中,作者以自己的侄女为观察对象进行描述记录。观察者记录了婴儿年龄:25天;时间:黄昏;地点:家中;情境:火炉旁;还有婴儿的情绪、活动、反应等等。在结尾处,观察者还做了概括性结论。思考:日记描述法有何优缺点?优点:1.将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生活的情景中加以考察;2.可以详尽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发展;3.通过长期不间断的记录,可以掌握儿童的发展过程,了解儿童发展的顺序、行为的连续性。缺点:1.研究对象缺乏代表性,观察易带主观倾向性;2.观察的案例有限,较难概括出一般;3.需长时期持续记录,比较费时费力。(二)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或者独特事件的一种观察记录方法。这种方法以记事为主,有主题的或无主题的,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它不同于日记记录法,不是连续行为及其发展,着重记录有研究价值的事件或信息。也要依时间顺序记录相关信息内容。例:3岁的却利和他妹妹在玩过家家。却利说他自己是爸爸。当他走进厨居,他的大姐姐要给他一块蛋糕.姐姐知道他很爱吃蛋糕。但却利拒绝了,说:“我要蛋糕做什么?大人是在吃饭时才吃它的。”十分钟后,却利来了。说:“姐姐,我现在可以吃蛋糕吗?我现在不是爸爸了,是却利。”(三)连续记录法: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研究者持续不断地、详细地把观察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的一种记录方法,它比日记法在内容上更全面,在时间上更长久,在记录上更详细。要求研究者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的地点和时间。记录要客观、全面、详细,不做主观推断、解释和评价。思考与分析:下面两个观察者的记录哪一个更客观?观察者1的记录:“小强看见妈妈来了,非常高兴”观察者2的记录:“小强看见妈妈来了,跳起来,笑着。”案例:观察婴儿的一个早晨“观察婴儿的一个早晨”(B.德斯拉,1901)……他把刚拣起的一只瓶子扔下去,模仿他妈妈的样子说:‘坏孩子!’又拣起那只瓶子,坐下来,啃它。然后,右手拿着瓶子爬到左边,起身,丢下瓶子,朝他妈妈那儿走去,拿了他那装有食物的瓶子,向左转,往回走。走回他丢下的另一只瓶子那里。他试着把一个瓶盖盖在瓶子上。之后,他爬到钢琴罩子下面,用瓶子敲打钢琴。他被拉开,驯服地接受惩罚。他又躺下来吃东西,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向左转,走了几步到钢琴前,往钢琴罩子下爬,又从罩子下钻出来。他拿起娃娃,弄得它哇哇叫,又扔下娃娃,去拿软木塞和锡盒,再次试图把它们装在一起,一边摆弄一边自言自语地咕噜着什么。他站起来,用右手玩钢琴,坐下,起来,又坐下……(四)实例描述法:也称样本描述法,是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尽可能地对所发生的行为、事件及其背景作详尽、连续地观察描述。是个案研究的常用办法有一定的记录格式(时间、人物、场景、情节)针对幼儿的重要关键行为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记录)人物:玛格丽特(中西部人,女,社会阶层4,年龄4岁)事件:玛格丽特打布莱德雷(1岁半的弟弟)时间:1946年6月2日下午1:03玛格丽特一直缠着她妈妈带她到邻居那儿去玩。但雷特夫人坚决拒绝了她的请求,进屋去了。这时布莱德雷正在院子里玩。布莱德雷捡起一只罐头洋铁桶,摇晃着,桶里有块石头桄榔桄榔地响着。玛格丽特转过身,走上去打布莱德雷的腿,打他的背,又打他的后脑勺。布莱德雷似乎知道她要这样做,当她向他走过来时,畏缩起来,好象准备要挨打。玛格丽特没完没了地打布莱德雷。开始时她每打他一下,他都要哭一下,但都不太大声。但最后终于放声大哭。当看到布莱德雷真的大哭起来,玛格丽特就丢下他不管了。不过她还是念叨着:“我能打你,我能把你扔了。”叙述性观察及记录的要求:1.说明观察开始时的场景,包括时间、场合、环境背景,注意被试的行为的发生及其背景。2.准确全面地了解被试所说、所做以及对环境的反应,详细记录被试所做方式方法等。3.注意描述其他人对被试的影响与反应,记录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情况。4.按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原有顺序进行描述。5.用日常语言尽可能准确地作记录。6.分层次对行为事件作描述记录。主要活动单元;次级动作单元;分子的动作单元7.将观察者所作的说明或解释性材料括上括号,以便与客观事实的描述区别开来。观察记录范例一、信息资料观察者姓名:儿童姓名:李××性别:女观察日期:2010年5月7日儿童准确年龄:3岁5个月观察开始的时间:上午10:00观察结束的时间:上午10:10使用的方法:样本描述法观察目的:评价一名3岁5个月大的儿童在水盘中游戏的情况,重点关注其身体发育情况观察目标:评价她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她是否已经形成优势手观察背景(简单描述):李××正和两名儿童在水盘中玩,有一名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研究观察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6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