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4月杭州质检21题)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2.(2010年3月福建省高三质检22题)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的“炉边谈话”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现的是A.“进行普遍裁军,消除对武装对抗的恐惧”B.“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C.“同所有国家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并树立更大的信心”D.“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3.“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米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为此,当时苏俄政府()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取消义务交售制4.(2010年7月新疆会考15题)“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国家干预经济B.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C.建立“福利国家”D.遏制法西斯势力5.(2011年10月洛阳高三期中20题)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英国病”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B.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C.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盛行D.资本主义世界新经济体系形成6.(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34题)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A.法国大革命中B.联邦德国境内C.20世纪中期D.欧盟东扩过程7.20世纪的“大萧条”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对这两次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从美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B.前者源于生产相对过剩,后者源于美国次贷危机C.危机发生后各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D.前者引发了世界大战,后者促进了国际合作8.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苹.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9.(2011年11月泰安市期中19题)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0.(2011年12月湖北八校联考33题)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B.实行通货紧缩C.建立联邦储备银行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1.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gL'Friedinan)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不断缩小变平。你认为促使他形成这一观点的因素有①柏林墙的倒塌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④世界经济投机性和风险性的加剧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2010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三模18题)如果给右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C.冷战时期的德国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13.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客观原因包括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②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③集中发展重工业④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⑤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14.(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1题)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A.反法同盟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5.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相似之处是()A.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非选择题16.(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27题)(12分)19世纪末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1815~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美元本位制(1971~至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简述其确立经过。(3分)材料一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l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l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象天文数字一般倍增!——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2)美元获得“超级霸权”的原因是什么?(2分)“超级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材料二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l9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l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3)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2分)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1分)材料三2010年4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l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4)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2分)17.(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44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1975年问,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材料二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摘自杨国昌《当代世界经济概论》(1)20世纪50——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2)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上述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4)从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角度出发,谈谈你对上述变化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虽然是为复兴工业而制定,但涉及到其他问题,它的实施也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B表述错误。2.D解析: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说明A、C明显史实错;“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至今仍未实现;“建立稳定的货币,以便推进贸易发展”,在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可说明。3.B解析:材料反映了苏俄政府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4.A5.C6.C解析:可以从图中获取信息。“Zone”是地区的意思。另外图中有“Berlin”即“柏林”,结合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的单词判断。7.C解析:A是两者的相同点,BD也是正确的说法,只有C,“大萧条”时期,名国都设置贸易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干预,而今天的金融危机中多数国家都寻求国际合作8.C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但是比较盲目,没有考虑到苏联自然条件的限制。9.C10.C11.B解析:①意味着两德的统一,②使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③使人们的交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④不利于世界的“缩小变平”,会导致各国“经济保护主义”的抬头。12.C解析: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是在冷战时期。13.C解析: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是该体制形成的内因,片面发展重工业是该体制的一个具体表现,故排除③④。14.D解析:本题考查法德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的1940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15.C解析: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中,就存在着种经济成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也提到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就包含在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想中,排除A,在新经济政策中,并没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排除B,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92年才提出来的,排除D。二、非选择题16.(1)(1)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分)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分),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1分)(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掌握了世界大多数黄金储备;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或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2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2分,答出两点即可)(3)原因: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2分)影响: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有力挑战。(1分)(4)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充满活力;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答出两点即可)17.(1)(2分)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2分)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组缓慢,西欧、日本经济增长较快。(3)(4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了,它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两极格局受到严重冲击。(4)(2分)经济发展对政治影响巨大,或经济发展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或经济格局多极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如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专题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59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