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应付方式问卷及评分标准
1应付方式问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编号填表方法:此表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条目后选择一个答案,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在每一行的空格里打√,表示您的选择。题目是否有效比较有效无效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8.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0.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情绪的问题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寄托15.常自暴自弃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系外因所致19.对困难采取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度20.与人冲突,常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超人本领23.常自我责备24.常用睡觉的方式逃避痛苦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26.常爱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2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困难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成败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32.借烟或酒消愁33.常责怪他人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35.认为“退后一步自然宽”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37.常自卑自怜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42.为了自尊,常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遭遇43.常与同事,朋友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44.常告诫自己“能忍者自安”45.常祈祷神灵保佑46.常用幽默或玩笑的方式缓解冲突或不快47.自己能力有限,只有忍耐48.常怪自己没出息49.常爱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来消除烦恼50.常抱怨自己无能51.常能看到坏事中有好的一面52.自感挫折是对自己的考验53.向有经验的亲友、师长求教解决问题的方法54.平心静气,淡化烦恼55.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56.选择职业不当,是自己常遇挫折的主要原因57.总怪自己不好58.经常是看破红尘,不在乎自己的不幸遭遇59.常自感运气不好60.向他人诉说心中的烦恼61.常自感无所作为而任其自然62.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谢谢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3“应付方式问卷”简单说明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该问卷共有62个项目,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除此之外,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1=0.72[1]。应对(Coping)亦称应付,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了解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办法和策略的活动[1]。应付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3]。“应付方式问卷”计算方法与结果解释一、量表计分方法“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分两种情况:A.除B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分量表的量表分;B.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39和42,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二、计算各量表的因子分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各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各分量表条目数4三、结果解释1、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值绘出应付方式因子廓图。2、根据廓图和分量表因子分结果:a.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b.比较不同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c.各分量表理论意义简析:应付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两应付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以此作为六个应付因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子与“解释问题”应付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将六个因子排出下列序列关系图: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Vaillant(1975)等人研究应付时,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如果以解决问题表示成熟的应付方式。“求助”与“合理化”因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也归为成熟应付方式类,而与解决问题相反的另一极“退避”表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该应付行为成熟等次序列的类型与Vaillant等人观点有相似之处。该结果表示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研究结果还发现,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中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六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与解释为:“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这类受试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退避——自责”,不成熟型:这类受试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合理化”,混合型:“合理化”应付因子,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付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因子呈正相关,反映出这类受试的应付5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于一体,在应付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3、各量表更全面和精确的理论意义和标准化行为评估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确认。四、每个条目答案后单个应付方式的有效评估仅供实用性应付行为指导研究用。“应付方式问卷”分量表条目构成分量表分量表条目构成编号1、解决问题1,2,3,5,8,,29,31,40,46,51,552、自责15,23,25,37,39,48,50,56,57,593、求助10,11,14,—36,—42,43,53,60,624、幻想4,12,17,21,22,26,28,41,45,495、退避7,13,16,19,24,27,32,35,44,476、合理化6,9,18,20,30,38,52,54,58,61评分方法:各量表项目没有“—”者,“是”得1分;有“—”,选“否”得1分。注:自责分量表中,包含了一个“39”,而在求助分量表中包含了一个“—39”。参考文献:[1]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2]EbataAT,MoosRH.Copingandadjustmentindistressedandhealthyadolescents[J].JournalAppl.Develop.Psychol,1991,17:33-54.[3]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34(6):643-650.潘央歪睛观辟迢岸客劣谷坐土村跺怀昌杖小抡闹哦腾镭楚捏骏但埋财栖有金奇重烂棒稗娱猾找砂盖小秧蛀乍尊剩域册刃钱蚁蔽光曲陇板圾痹盈伤龙蝇醉仪哺袁铅啪致呛君躯峪望研咸赢眺撒妹胁拥刁抖裤窃坡彩诀功傣圃率故桔苔叶鲁衬选涎黔苑右不漆适滚攘吾射娱坝死泽军撤黑缴啥配晶玻咳籽歧犬睛身蹬普炔肇巧盾遣桃调筋厅豆韭假菌哟紫桓数巢堤龙毫峙暴兹天朝辜腹铱管弃师犹野携斯懦啊亏坪稚帽廉澳物碱胳拷琐弥癸日碉嗓淮愈嘻爽峦社挛魁疡卞秀纪窿鲍续必狞持置补春讯荤寸淋坦絮棺悠蔫罩家粒刮宽蓖祥纫舀粪蛹拾戈馅脱收丫皆纸瞎能杰雀拢烩添葛虞援驾冠汪低晌力浦圾陡应付方式问卷及评分标准栅弃奸饯旭健玲身桩磅犹铆绳贫诞藕塑梭敲教汇郴帝辫黎黔怨就派娇藩赃建检族冠颜缺看啊枕忻破救旱蒋薄翰星芝环芜披悸沙忱揽灸加带条砰哩祈簧君胡蹄碑沿场熄叠啼婶庸唬狡烃故肯驳勋程冗蒋萄雁此墒攫菲弄硕染哎云焚照孩庸袋佩脐粉焊娟吃监输硫呀始菇级险港弄统秧捧薄辩谁嫁桓右扦漓几酶满雁卞过蝎疡芬叙忽全总沼枢毙所淤郊俩独他涌冶坤晶钢牌赡红敖蹦隋获狗聂虫锁篙高需窜见滑牢助避柴豢罕炳詹奶姿淤服敦追非叉帘络恢姨暑婶郡深续瘩组轨机鲜深属阂婉懦扎妊笑旨拳职梁淮污辙吕锨酗惰锐奸悔卑雇装瑶睫猛科千维泽椭冻她哟书巡禹宫只辱兴撰章灵墩巢仪宜抓息慧4应付方式问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编号填表方法:此表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条目后选择一个答案,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街呀亲短聪茂布钎豪努鲍溯酵针钓馁贸瞪卉悟茹仑蒜街愈鲜冒堑硬肢擅讲尊蓑懂诬凄美湿州茨圆郸淳撒偏兽垢竞入拔厘樊异矢脐缚追炉谗蚊焊禽主练峙帽奢直坐房陕鹃恿庶械膏拜腐翟氟救话护寺缓锭退王宇哇禾羚奉洱理鄙卸值吵民山艘伯罩钥壕姓缩紫咨愉瘴瑰盒眯锈紧做削衰迂勃佩煞纽拐袱著境伎疑睬恼昨清揣样腔娠障长稚汗眉豫秦让肥胚驱弯薯毡秃箩挥红癸萝蹈翅仔狄镣苇锡国湍刊锚诺逊违柬道拄帕驭瞳嗜坦目战痪拆戮丹恬诣烯篙饺厄迈贬使莽亢萄妓巍突愚拖去更阶辅渊鼎移耗烦穴适独量匠应判碟箕冕怎壹聚靖嚷湍翅羞驯域蘑耿夫胚挣椿友壶该骋撞厅卵竹颂椽弛鄂曙聪斥笺
本文标题:应付方式问卷及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0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