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定稿: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试卷案例评选参评案例
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试卷案例评选参评案例单元情况单元(章节)信息[语文]学科[八]年级[第一]学期[]章[第八]单元(节)单元名称[外国短篇小说选读]各课时名称(根据实际课时数增加或减少。小四号,楷体,不加粗,1.5倍行间距)课时1:[《二十年后》第一课时]课时2:[《二十年后》第二课时]课时3:[《变色龙》第一课时]课时4:[《变色龙》第二课时]课时5:[《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课时6:[《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一、作业、试卷的单元目标设计表二、案例正文(一)课时作业【第1课时】Z1001:文学常识。单元目标序号单元目标描述学习水平CY0810801了解关于文体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字词。A知道CY0810802明确小说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以及他们的身份,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B理解CY0810803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B理解CY0810804解释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从而理解人物形象。B理解CY0810805提炼小说中的人际关系、人物的生存条件、人物的价值取向等信息,推断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征。C应用CY0810806分析人物描写、各种表现手法及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的作用。C应用CY0810807分析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推断作者的情感倾向与价值追求。C应用CY0810808分析小说的叙述视角,比较不同叙事视角带来的差异,并尝试转换视角叙述故事。D综合(1)《二十年后》的作者是国(填国籍)小说家(填人名)。(2)下列关于课文作者的写作特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他的小说内容贴近生活,篇幅短小精悍。B.他的小说常常聚焦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C.幽默又具讽刺性的语言,是他的写作风格。D.以“悲剧”收场,是他所擅长的小说结尾。Z100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威风lǐnlǐn()(2)黑qūqū()(3)méngméng()细雨(4)huánghuáng()不可终日Z100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情节发展脉络图。鲍勃和杰米是一对友情深厚的朋友。杰米选择留在他认为最好的地方纽约,并当了警察。(1)鲍勃二十年间二十年后(2)杰米鲍勃不远千里前来赶赴二十年前的约定。(3)最终Z1004: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②段中对杰米的描写,突出了他忠于职守的性格特点。B.从杰米选择留在纽约过舒服日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软弱怯懦的人。C.鲍勃从西部赶来赴约,体现出他重视友情、信守诺言的形象。D.第⑥段和第⑩段中鲍勃的服饰特点,反映了他是一个追求财富的人。Z1005: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1)“不远千里前来赴约的鲍勃竟然是通缉犯”,这虽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情节发展的合理性。(2)“认出鲍勃就是通缉犯的杰米,选择派便衣警察来逮捕他”,这虽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情节发展的合理性。【第2课时】Z2001:二十年前,杰米和鲍勃的关系是;二十年后,留在(填地点)的杰米成为了(填职业),而前去(填地点)的鲍勃成为了(填身份)。Z2002:第7段“我要动身到西部去挣家业...”,第13段“我希望杰米(的财富)能抵得上我一半......”等词句,反映出鲍勃以作为人生的目标。Z2003:组合以下句子中提供的信息,概括西部社会的环境特点。(1)第9段:西部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我在那一带一直忙来忙去,相当活跃。(2)第13段:我得同一些极其精明的人竞争才能发财。(3)第13段:在西部就像刀架在脖子上,惶惶不可终日。(4)第23段:顶刮刮,凡是我要的都给了我。由此可见,西部社会的环境特点是。Z2004:以下对于小说中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纽约的生活平静安定、崇尚法治,选择生活在此符合杰米的性情。B.社会对警察遵纪守法、维护秩序的要求,迫使杰米必须逮捕鲍勃。C.鲍勃最终沦为通缉犯,既是他自身性格所致,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D.鲍勃在西部逍遥,却在纽约被捕,这与两地对法治重视的差异密不可分。Z2005:小说中,前来赴约的鲍勃最终的命运是被绳之以法,这样的结局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第3课时】Z3001:文学常识。(1)《变色龙》的作者是国(填国籍)小说家(填人名)。(2)以下短篇小说中,不是由《变色龙》的作者所写的是。A.《凡卡》B.《最后一片常青藤叶》C.《小职员之死》D.《装在套子里的人》Z300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shāi子()(2)咳sòu()(3)无yuán()无故(4)还不lài()Z3003:根据图表提示,梳理人物及社会阶层间的关系。(图表见下一页)说明:其中(1)、(2)、(5)填人物;(3)填关系;(4)填阶层Z3004: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反复变化自己立场的原因,并概括他的性格特点。Z3005:小说题为“变色龙”,文中用来形容(填人名),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一称谓中包含了作者对这类人的情感态度。【第4课时】Z4001:小说围绕一场断案风波展开,其中“原告”是、“被告”是。主要断案人是“奥楚蔑洛夫”。此外参与者还有他的下属以及一群围观的群众。(填人物姓名或形象)Z4002:以下对“赫留金”的分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赫留金抓到狗后骂它混蛋还神气地伸出被咬的手指,以此强调他是受害者。B.赫留金与奥楚蔑洛夫对话时,一直称他为“官长”,可见他的趋炎附势。C.赫留金强调他是做细活的,手指头很重要,是为了狠狠敲狗主人一笔钱。D.赫留金最后借助“法律”来陈述自己的苦楚,表明他是一个重视法治的人。Z4003:小说中众人对奥楚蔑洛夫或惧怕或讨好,但第22段中普洛诃尔却当面指责奥楚蔑洛夫“瞎猜!”。这样写合理吗?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Z4004:阅读1-3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第1段对广场上情形的描写反映出的社会环境特点是。(2)广场上原来没人,很快有聚了一群人,他们出现的目的是。Z4005:同桌合作,从统治阶级、执法者、围观群众三个角度探讨“赫留金被咬案”最终没能得到公正审判的原因,并分析作者以此传递出的情感倾向。请将讨论结果以文字形式写下来,要求不少于200字。【第5课时】Z5001:文学常识。(1)《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国(填国籍)小说家(填人名)。(2)以下对课文作者能取得卓越文学成就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在文学修养颇深的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他萌生了对文学的憧憬。B.蒙福楼拜指导,严格要求他对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并锤炼语言。C.福楼拜带他结识了不少文坛名士,成就了他以小见大的创作特色。D.他乐察善思,善于发现别人没写过的内容,语言生动、叙述精炼。Z5002:查字典,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1)叨咕:(2)咕哝:(3)嗫嚅:(4)攀谈:(5)吩咐:Z5003:阅读课文,梳理“菲力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于勒的表现菲力普夫妇的态度评价行动糟蹋掉了家里仅有的家产。坏蛋无赖、大逆不道、毫无用处、一文不值(1)(2)正直良善、诚实可靠好心的、有本领的人每个星期日着礼服庄严隆重地携家人码头等候迎接。衰老艰辛地卖牡蛎维持生计,住在又脏又臭的底舱。(3)不予相认,为避相遇,返程时换乘他船。Z5004:小说前半部分,详细地描述了菲力普夫妇对于勒的赞美期待;后半部分又极力写两人对于勒的厌恶回避,请分别分析原因,并概括出菲力普夫妇的形象。Z5005: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1)“我(约瑟夫)注意到他的手,那是一只布满皱纹的穷苦水手的手;我又注意他的脸,那是一张衰老艰辛的脸,满面愁容,疲惫不堪。”请从描写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我(约瑟夫)心里想:“这就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亲兄弟,我的亲叔叔啊!”请从修辞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第6课时】Z6001:第2段中,“这个可怜的人使我想起一段往事....,这段往事....我一直念念不能忘怀。”句中的“往事”指的是。A.我的家庭与叔叔于勒分别12年,有一次在去泽西岛旅游时终于遇到了他。B.我们在去泽西岛的船上遇到了我的叔叔于勒。Z6002:联系全文,分析第2-6段详写“我的家庭境况”的作用。Z6003:组合以下句子中提供的信息,概括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1)于是人们按照当时的习惯,将他送上一条从勒阿弗尔开往纽约的轮船,让他到美洲去了。(2)我总相信,这个年轻人最后所以不再犹豫,下定决心求婚,是由于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的缘故。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是。Z6004:关注小说首尾,完成下面的题目。(1)“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求施舍,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弗朗舍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硬币。”分析加点词“竟”的表达效果。(2)“今后您可能还.会看到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硬币给这些流浪汉。”分析加点词“还”的表达效果。(3)作者不直接让约瑟夫叙述这个故事,而让“约瑟夫的同伴”引出这个故事,请分析作者的意图。Z6005:同桌合作,选择本单元三篇小说中的一篇,变换叙事视角,将故事叙述给同桌听,并利用提供的表格进行评价和优化。提示:《二十年后》可选择“杰米”或“鲍勃”的视角;《变色龙》可选择“叶尔德林”的视角;《我的叔叔于勒》可选择菲力普先生或菲力普太太的视角。叙述篇目:叙述时,选择的叙事视角是?叙述时,情节的发展是否符合原文逻辑?如不符合,请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叙述时,人物的形象是否与原文相符?如不符合,请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叙述时,是否兼顾了对人物形象或主题思想起烘托作用的环境要素?如缺少,提出修改建议。叙述者的语言是否足够流畅?请参考以下要素,给同桌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视角选择恰当权重:10%情节发展符合原文逻辑权重:25%人物的形象与原文相符权重:25%兼顾必要的环境要素权重:25%复述时语言流畅权重:15%(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4分)S0001:结合学习经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表示,不正确的用“×”表示。(12分)(1)《二十年后》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欧·亨利。()(2)《变色龙》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契诃夫。()(3)《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福楼拜。()(4)从篇幅看,《二十年后》、《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属于短篇小说。()(5)《二十年后》和《变色龙》都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6)《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是“约瑟夫的同伴”。()S000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1)洋yì()(2)bīnbīn()有礼(3)巡luó()(4)音讯yǎo()然S0003: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符号填到横线上。(4分)(1)现在,趁我们到警察局之前,这里有张便条,是人家托我亲手交给你的。你可以靠近窗口看一看。这是(A.巡警B.你的朋友)威尔斯给你的。——《二十年后》(2)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A.于勒B.我父亲的兄弟)!——《我的叔叔于勒》第二部分阅读(56分)(一)课内篇目阅读理解(23分)1、《二十年后》测试题S0004:第6段“这点亮光照出一张方下巴的苍白的脸,目光炯炯,靠近右眉梢有一块雪白的疤痕。他的领带别针是一大颗钻石,镶得古里古怪。”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S0005: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8分)人物及身份生活环境及特点人生追求你的阅读发现:(4)鲍勃通缉犯地点:西部特点:(1)(3)杰米警察地点:纽约特点:(2)追求平稳度日,崇尚法治社会2、《变色龙》测试题S0006:对文中奥楚蔑洛夫多次穿、脱军大衣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奥楚蔑洛夫因天气忽冷忽热,反复变化,所以多次穿、脱军大衣。B.奥楚蔑洛夫通过穿、脱军大衣来争取时间思考如何找出事件真相。C.奥楚蔑洛夫用这样的行为来掩饰自己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心理。D.奥楚蔑洛夫想通过这样的动作,在围观人群中摆威风、建立威信。S0007:学习完课文后,有四位同学对解读人物形象时值得关注的细节进行了小结。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解读人物时,可以关注标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中大量出现
本文标题:定稿: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试卷案例评选参评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2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