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戚继光的荣耀—总要篇
戚继光的荣耀第一篇《总要篇》作者序:本篇是整个系列著述的头一篇,笔者是以史载的文字记录与留存的绘图为基础,用平实无华的白话文与自己绘制的CG图片、统计图表,尽量的忠实还原于历史真貌。期盼读者在阅读之后,能用另种角度审视观察有别于影视所呈现的谬误观念,以及网络一直以来的杂乱纷扰。同样的,笔者只是个非本科的学生,没有受过专业的基础训练,只是个人的博客文章,不可能达到高水平层级的详实平述,也不可能是一篇所谓的专业论文,其中必然受限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有谬误。前言;明朝从开国之初就是个很重视火器运用的朝代,各式火器的品种广泛及实战的编装,当属中华各王朝之冠。但明太祖创立的屯田兵制,在设计上有很大的缺失。要求驻地正规部队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家供应,表面上看起来是个立意良好的设计,但事实上,这些半农半士兵的正规军被称为军户,这种户籍是终身不得更改,并且是父传子的世袭制,这些军户在社会上,是没有阶级特权及福利享受可言。在承平时,必须务农耕作自给自足,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与朝廷。在战时,必须尽国家征伐作战的征召义务,但朝廷却不负甲冑、兵器、军械、战马、服饰等的供应之责。明帝国相当重视火器的制造及使用,对于火器采取严格的控管措施,一切火器集中存放于朝廷库房内,任何人等不得擅自流出与使用。火器配付给部队的情况,是在国家征伐作战时,由负起作战职责的最高指挥官当面向朝廷提出需要型制及数量,经皇帝批准后再到库房领取。上述的规划在初期还算运作良好,到了明朝中期,因承平时间长久,武备多所废弛。兵农合一的卫所正规军早沦为被沉重繇役所苦的一群世袭农奴,青壮的能逃的就逃,不能逃的就剩下老弱,基本上这些卫所形同虚设。而火器久存于库房内未经妥善的保养,凡是铸铁木柄等大都锈蚀腐坏,火药也早以失效无用。此时的明朝正规军「卫所军」有如清朝的八旗军,到了明朝中期之时就已经是毫无战力可言,除了称为边军的边防卫所军大致还可保持六成战力以外,其它各地卫所军都只剩下一成战力而已。明世宗〈出警入跸图局部〉。世宗朝是明代中期的承平时期,图中的明朝骑兵是皇家羽林军,装备训练及武装器械拥有最高水平,与地方卫所军残破不堪的装备及无谓的训练而言是无法比拟的。明朝值此颓败之际,当然必招惹外患侵扰。不过,此时的外患不在北方,而是在东南沿海各省,也就是「倭寇之乱」。但也就是在这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才有英雄豪杰出人头地之时,在这些个人物中首推「戚继光」为其中的佼佼者。这也是本系列及本篇中所要着墨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本系列只着重在戚继光于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时的编组实况,与其实际配赋部队的装备,以图、文、表三种方式并进,深入浅出的评述,这样应该不至于读之乏味。当然为了突显戚继光的伟大成就,彰显其不朽荣耀,笔者同时也列出并详述当代两个使用热兵器的两大军事强权,欧洲最强最先进的「西班牙方阵」,以及与明军对阵作战的日本「备」,两者之编组与布阵的比较对照。明朝仇英所绘画的倭寇图卷之一。观看明朝文人所绘的明军与倭寇征战场景的绘本,虽然文人不懂实际的战阵,但还是可以看出当时明朝卫所军的装备及武器,以及战术的运用。图片中明朝大军出征时的行军阵仗,步兵不挂甲只着五颜六色的普通衣裳,头顶布帽不戴头盔,脚穿草鞋不着靴。步兵配置的武器中,多数是正规军用冷兵器的长枪及勾枪之类的长兵,是为了对付善于使用倭刀及舟战的倭寇而配付。这当是明朝卫所军在对付倭寇时的武备真实写照。明朝仇英所绘画的倭寇图卷之二。明军与倭寇水战的写实绘图,两方都用非常长的长矛在敌我舟船上对刺。图中的明军与倭寇都不着甲。戚继光的荣耀第一篇《总要篇》前言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遗址中,自河北省东方滨海的山海关起,到北京以北的长城段,设计与构筑的这条严整防线,严密坚实的程度,直到明末,仍足以把满清抵挡于关外不得入侵。戚家军,也就是明史所载的南军,在多年后也参与了朝鲜之役,再次的与倭寇对阵,只不过,这次直接面对着倭寇的正规军。在明末,戚家军转化的关宁铁骑,为了保卫大明朝与满清异族血战于关内外。可说,自明中末期起,戚家军在与异族的战役中几乎无役不与,这支忠心保卫大明帝国江山,长期护国卫民的铁血劲旅,这在中国历史前所未见,而这支劲旅的创始者,正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画像第一章《戚继光军事成就与现代军事连结》目前中文网络上,每当撰述戚继光的军事成就时,总是在戚继光撰写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及《练兵实纪杂集》里捡拾几段内文来略为说明,既说不到重点,也从未有个全面性的介绍。当然,也从未有人提到戚继光在其一生的军事创新与现代军事做个连结。事实上,戚继光当初规划与设计的军事革新,不要说当代,就是拿到现代也是个很先进的军事思想,其中有许多的战术应用,仍延续到现代。就拿戚继光最具代表性的鸳鸯阵来说好了,在中文网络上,一般说明鸳鸯阵只是一种古代的对敌阵法,或许有许多网民受到低俗的电影及电视剧影响,总以为是那些个如八卦阵般的玄奥,或许也只是个神话与传说,最多就是个封建落伍的军事阵仗罢了。而且,现代中国人的观念,总以为现代军事体系是西方人建立起来的,与中国人无关,至多就是拿个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来自我安慰一下。西方人也总以为,古代中国人从没有现代军事的概念与连结,最多就是耍刀弄枪,有如马戏团杂耍特技的中国功夫罢了。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电视里播出的现代特警队与歹徒的对峙与攻坚画面,好像在电玩里的CS游戏中,就有各国知名特警队与歹徒的游戏对战,其中特警队就装备有战术盾牌这种警用特殊装备,特警队常用的战术编队,就是以手拿警用盾牌的特警为第一位,后续手拿各式枪械的特警紧跟着其后,这种战术队形其实就是现代的鸳鸯阵。现代的中国特警队基本战术队形,防弹盾牌手在第一位,其后紧跟着其它队员成一字队形。图示左边的是现代特警队标准的战术队形俯视图,第一人为手持防弹盾牌的特警队员,其后紧跟着其它队员成一字队形。右边的是戚家军最基本的战术队形俯视图,也就是鸳鸯阵,第一人是手持盾牌的藤牌手,其后紧跟着其它士兵成一字队形。这两种战术的运用及理念是完全相同的,但时代差了四百年。我们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才是这个战术的元祖。这个特警战术不只是用在特警队中,在现代的欧美日等国军队已列为步兵的一项基本战术教练,并实际应用在阿富汗及伊拉克战场上。再例如,在大编队的编组及战术应用上,戚继光著名的车、马、步、辎重等单位的混成编装及车阵等的战术运用,也都在现代各国军队及战场上找到身影。现代军队的三人为伍,十二人为班的标准编组及武器混成装备方式,首先由戚继光创制而成,并在明末成为标准军制。现代军队的三三编制及四四编制等,也都是戚家军的标准编制。此外,戚家军的边军车营战法与二战北非战场及现代伊拉克战场是同样的概念,同样的适应蛮荒的干燥沙漠环境,对付同样难以捉摸的狡诈敌人。戚继光的车、马、步、炮协同作战的战法与一、二次世界大战也是相似的概念,其中有些战术更延用在美军的伊拉克战场上。二战时期发展成熟的步战协同作战,其实早在四百年前的戚家军的车、马、步营中可看到同样的战法。戚家军的马营编组方式及战术应用更相似于现代的装甲骑兵单位,这跟古代西方的骑兵以及满清的骑兵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相信现代中国人没几个明白,更不要说老外了。很多现代人都认为,古代中国人是个不重视科技不懂使用热兵器的封建八股国度,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将领都是一群只知割据享乐的大老粗。事实上,明朝是个很重视实用科技的朝代,每位领兵将领都懂得热兵器在战场上的实用性价值及战术运用,北方边军将领很早就在军用制式热兵器的快枪上,装置与现代一样概念的刺刀,这是现代刺刀最早的文字记录,比欧洲还早上百年以上,但举世只知刺刀是欧洲人发明的,却不知明朝军人才是使用刺刀以及刺刀战术的元祖。当然,咱们家的戚继光更是位最注重热兵器应用的天才将领,更是位热衷于热兵器研发改良的实用家,尤其是对于鸟铳而言,也就是火绳枪,就是出自于戚继光的仿造与改良,明朝军队过往只配备火铳,从戚继光编组军队开始,火绳枪才正式的纳入明朝军队制式热兵器项目中,而火绳枪的战术与战法应用,在当代而言是相当先进的。至于所谓的军用器械标准化也出自于戚继光,此时世界各国还没有这种概念,更不要提全军推广武器制式标准化了,明末时期的明朝军,使用的武器,大致上可以做到现代所称的军用制式标准化,这也领先于全世界,欧洲要到17世纪中末期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才有这观念与作法,这些在网络上也很少有人提起,甚至还有许多谬误观念。此外,还有一点要提的,现代军队不能没有军乐队,这是现代军队的组织象征,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古代中国军队,是没有这种所谓的军乐队组织存在,最多就只知道现代军乐队组织首见于奥图曼帝国的新军,之后由欧洲模仿而得。当时的奥图曼或是西方国家的军乐队,是以吹奏行军战曲及发令信号的混和功能为主,编制小人数少,使用乐器种类也不多,所以当时的欧洲军乐队称为军鼓笛乐团。而同时代的明朝呢?其它的就不谈,就说戚继光的戚家军,当时戚家军每个营都正式编制有十六人到三十六人的中军旗鼓吹鼓手,明朝在战场上下达作战信号是由中军旗鼓使用各色不同旗号外,还以吹鼓手使用喇叭、唢吶、哱啰、铜锣、羯鼓、摔钹、炮号等不同乐器,让战场上的众多军队听号令整齐进退等战术动作。这与西方国家目的是一致的,而西方的军鼓笛乐团最后演变为现代铜管乐团,反观明朝灭亡后,颟顸的满清虽然继承了明制,在军中也是有吹鼓手的编制,但始终停滞不前无法革新,最后更完全的抛弃。三百年来,因为异族的侵占及颟顸愚昧的统治,使得百多年的中国积弱不振且战乱频仍,让中华大地蒙尘,也让过往的英雄豪杰事迹埋没。演变到现在,各种论述纷乱而无规矩可言,加上粗俗不负责任的影视界推波助澜,使得现代人看待古代的中国军事,有如一场低俗可笑的闹剧,是毫无建树与价值,当然,也跟现代军事无关。第二章《戚继光与戚家军》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的正式官衔为;署都指挥佥事。正式军职为;参将。套用现代的军职,大约是师长层级与兼任地方师管区之后备与民防司令。当时,正是倭寇骚乱最严重的时期,而戚继光正好是骚乱最严重地方的军事长官,官虽小却责任重大。戚继光在与倭寇对阵,可说战绩辉煌百战百胜,是几个抗倭名将中,军事成就最高者,并著作有兵书传世。当戚继光在镇守北方边关期间,在既有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与构筑了数道长城防线,有效的抵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明末,强如满清也都未能打开这道防线。而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编练的军队,后人习惯称之为「戚家军」。戚继光与戚家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戚继光是戚家军的创造者也是主脑,戚家军是手与脚,能实际的完成戚继光所赋予的任务。也因为搭配的如此合谐有效,在戚继光的领导下,戚家军总能以少胜多,与敌对阵百战百胜。这支军队虽号称为「戚家军」,但可不是往后满清及民国时期那些个「军阀」性质的所谓「私家军队」,「戚家军」可视为一支募兵性质的「职业军」,是属于国家的国防体系之部份,带兵官及所属将领从未形一个封闭的军系,当然也从未变成割据地方的「军阀」,所以当明朝支持朝鲜抗击日本侵略时,「戚家军」可配属在非戚家军出身的主战将领手上而无碍。此外,戚继光在南方编练的「戚家军」,不只是陆上的精锐武力,也同时展现在湖海舟船的水师上,完整的「戚家军」是包含了水路两军,中文网络很多人都忽略了戚继光编练水师的成就。戚继光到了北方编练的「戚家军」是同时有好几个不同军系,除了南方的原「戚家军」,也就是江浙军或南军以外,包含有原蓟州、昌平、保定之三镇卫所军,以及后来又招募到的南、北方民间游勇等。也因戚继光长期驻守北方拱卫京师的重要边关,这时的「戚家军」是以陆上武力为主,除了步军,还编练了「车营」、「马营」、「辎重营」等不同任务性质的专业部队,并在这些部队之中混编了不同的专业兵科,使用经过筛选改良的实战用冷热兵器,互相搭配攻守兼备,形成了一支可媲美现代部队编装的精锐战斗之师。也因为戚继光的练兵有成,经过了大小实战的焠炼,戚继光编练的军队模式及战术运用,以及采用的冷热武器及军械,都成了当时其它边军用之以编装的典范。例如明末辽东镇的编组就是四四制,也编组了正兵队与奇兵队等的冷热兵器搭配模式与战术运用。明末洪承筹的秦军编制更依重于「车营」,战术教练等完全照抄戚继光所立
本文标题:戚继光的荣耀—总要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2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