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1—附件4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转变我县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根据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的要求,现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带动,强化协作、区域联动,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着力做强基地和园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把示范区建成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优势区和川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走出一条适合县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二)基本原则1、发展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土地集约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生态循环型农业,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经营水平。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现—2—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建立健全农业抗灾减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项目区确定结合我县新村建设总体规划,项目区选择在区位相对居中、耕地集中连片、辐射带动能力较大、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14个乡镇48个村,其中核心区30个村、带动区18个村。(一)项目核心区。规划6个乡镇30个村:江口镇(含西城管委会)信义村、国光村、竹园村、安家坝村、五一村、光辉村、太平村、星光村、梅垭村、风滩村、红庙村、三房村、七里村、石庙村、官亭村、龙潭村;白衣镇圈井村、大梁村;元石乡黄滩村;坦溪镇孤山村、黑山村;土兴乡圣谕村、铁城村、福顺村、宇皇村;元山镇兴元村、长岗村、长城村、通木村、泥池村。(二)项目带动区。规划13个乡镇18个村:江口镇白沙村、高冠村、三清村;白衣镇复元村;元石乡白顶村、华光村;元山—3—镇中岭村、新华村、龙泉村;坦溪镇民兴村;驷马镇创举村;得胜镇天宫村;灵山乡民意村;涵水镇庆丰村;南风乡天山村;高峰乡东升村;龙岗乡火箭村;镇龙镇元顶村。(三)项目辐射区。全县其余29个乡镇。三、建设重点、规模及布局(一)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1、优质薯类种植(1)高淀粉红薯引种繁育基地建设:在项目核心区白衣镇圈井村、驷马镇辉煌村、元石乡毛庵村、土兴乡圣谕村、元山镇居委会建立1000亩引种繁育基地,引进种薯30万公斤,建红薯育苗大棚3000个,添置配套设施300台套。(2)高淀粉红苕育苗扩繁基地建设: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建立增温育苗扩繁基地9000亩,购地膜45万公斤,添置配套附属设施500套。(3)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建设:建立20万亩红薯生产基地,其中项目示范区5万亩,项目辐射区15万亩,实现年产鲜薯80万吨。(4)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在项目辐射区镇龙镇建立脱毒薯网室繁育基地200亩,引进脱毒薯原原种60万粒,建冷藏库5000立方米,添置配套设施380台套,进行集中繁育。(5)脱毒马铃薯一级扩繁基地建设: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建立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购置农膜6万公斤、—4—生物有机肥及农家肥300万公斤。(6)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建立20万亩脱毒高淀粉马铃薯生产基地,其中项目示范区5万亩,项目辐射区15万亩,实现年产鲜薯60万吨。2、食用菌种植在巩固提升坦溪镇民兴村、双鹿乡潘桥村食用菌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新建江口镇(含西城管委会)信义村、风滩村、白衣镇圈井村、渔滩村、元石乡黄滩村5个富集微量元素蘑菇种植场,建食用菌种植大棚(8m×30m)2000个10000栋,年蘑菇种植规模突破1.25亿袋。3、水稻、小麦品质提升(1)品种改良、展示及扩繁: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土兴乡圣谕村、铁城村、福顺村、宇皇村连片建立2000亩优质稻、专用小麦引种扩繁展示中心,引进一批“高、新、特”水稻、小麦品种进行集中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其中水稻引进米质达国颁一级、二级的香稻系列品种;小麦主要引进推广适合做膨化食品、饼干、面条、糊类的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建立土壤及农产品微量元素检测中心,开展硒、铬微肥施用技术,提升品质。(2)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项目示范区规模建立3万亩优质水稻和2万亩专用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县种植优质水稻35万亩、优质小麦25万亩。通过严格按照—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集成现代农业新种植模式,配套增施以硒、铬微量元素为主的生物有机肥,着力提高水稻、小麦品质,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效益。4、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1)大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利用薯类加工厂附产物,在江口镇、响滩镇、龙岗乡、白衣镇、驷马镇、元山镇、得胜镇、云台镇、笔山镇、镇龙镇各新建1个年均出栏生猪3万头以上的大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每个场建圈舍60栋20160平方米,配套建设附属设施9690平方米,建蓄水池3个,饮水管道10500米。(2)大型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利用农作物秸秆,在项目辐射区建年均出栏优质肉牛2万头的大型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个,建标准化牛舍200栋100000平方米,建沼气池、化粪池5000立方米,干粪堆放场3000平方米,建排污及雨水沟25000米,建围墙及围栏32000米,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建青饲料储存池(窖、坝)12000立方米,购置秸秆、精饲料粉碎等机械设备50台套。5、红豆杉种植在项目核心区白衣镇圈井村建立红豆杉苗木无性繁殖基地500亩。根据区域土地资源现状,在项目核心区和带动区规模发展红豆杉5万亩(以曼地亚红豆杉为主)。—6—(二)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链建设1、初级淀粉加工厂:在江口镇、响滩镇、龙岗乡、白衣镇、驷马镇、元山镇、得胜镇、云台镇、笔山镇、镇龙镇各新建1个初级淀粉加工厂,每个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以优质鲜薯为主要原料,进行淀粉初加工(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2、变性淀粉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变性淀粉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对初级淀粉进行精加工(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3、保水剂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保水剂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对变性淀粉进行再加工,生产保水剂(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4、生物燃料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生物燃料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5、生物药品加工厂: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生物药品加工厂,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6、稻米深加工企业:在星光工业园拟建一个优质大米深加—7—工厂,日加工稻谷330吨,日处理米糠80吨,年产绿色优质稻米10万吨,其中富硒大米6万吨、绿色免淘米3万吨、胚芽米1万吨,同时,开发米糠油、维生素E、谷维素、肌醇、糠蜡等深加工产品,增加产业链条和产品附加值(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7、微量元素加工厂:在江口镇新建微量元素加工厂一个,工厂占地1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利用富集微量元素蘑菇提取硒、铬等微量元素,同时把食用菌菌渣作为添加剂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具体设计方案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8、生猪、肉牛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厂:在江口镇新建15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厂一个,工厂占地200亩,厂房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具体设计方案聘请全国高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专家另行制定)。9、白酒产业技改扩能。对江口醇酒业、小角楼酒业进行技改扩能,进一步提高酒品品质,扩大生产能力,年产白酒4万吨。(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路网建设:按照“连网成环、发展产业、方便生产、群众受益、降低成本”的原则,完善规划区内路网结构,新建、整治机耕道332公里、生产路(石板路)796公里、入户路(砼板路)664公里。2、水网建设:抓好灌溉排洪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提水工—8—程建设,达到旱能灌、洪(涝)能排的可控效果,整治山坪塘198座,新建蓄水池394口,建囤水田850亩,建提灌站19座,建渠道430公里3、田网建设:坚持沟、渠、路结合,大弯就势,小弯取直,节省投资,便于耕作等原则,抓好项目区土地平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整理土地1.88万亩,地力培肥8.75万亩。4、电网建设:增加变电站布点,着力解决供电瓶颈,提高供电可靠性;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逐步淘汰高耗能与陈旧设备,提高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加快中低压配电网更新改造,尽快形成环路供电或双电源供电。(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在项目区大力推广小型农用机械,购置微耕机500台(套);新建农民科技培训基地10个,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配套购置办公、技术培训及电脑网络等信息化服务设施设备300(台)套;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四、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346823万元,其中现代农业投资200823万元,占总投资的57.9%,高科技产业投资14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2.1%。(一)优质薯类种植投资55923万元。1、建立1000亩引种繁育基地,需资金3980万元。其中引—9—进种薯15万公斤×3元/公斤计45万元;建红薯育苗大棚3000个×1.2万元/个计360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1000亩×1800元/亩计180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1000亩×250元/亩计25万元;添置配套设施300台套计130万元。2、建立增温育苗扩繁基地9000亩,需资金3395万元。其中购种薯135万公斤×6元/公斤计810万元;购地膜45万公斤×12元/公斤计54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9000亩×1800元/亩计1620万元;育苗肥料及药物补助9000亩×250元/亩计225万元;添置配套附属设施500套计200万元。3、建立20万亩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需资金20000万元。其中种薯3000万公斤×5元/公斤计15000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20万亩×250元/亩计5000万元。4、建立脱毒薯网室繁育基地200亩,需资金2266万元。其中引进脱毒薯原元种60万粒×6元/粒计360万元;建网室200亩×3.6万元/亩计720万元;建种薯冷藏库5000立方米计100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200亩×1800元/亩计36万元;添置配套设施380台计150万元。5、建立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需资金5282万元。其中购种薯240万公斤×4元/公斤计960万元;土地租金及青苗补偿2万亩×1800元/亩计3600万元;购置农膜6万公斤×12元/公斤计72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2万亩×250元/亩计500万元;种薯仓储、运输计150万元。—10—6、建立20万亩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需资金21000万元。其中购种薯4000万公斤×4元/公斤计16000万元;肥料及药物补助20万亩×250元/亩计5000万元。(二)食用菌种植投资46700万元。新建5个蘑菇种植场,每个场新建大棚(8m×30m)2000个,总规模10000栋×3.2万元/栋计32000万元;地栽蘑菇年需
本文标题:四川省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3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