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游泳馆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馆的清洁卫生;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水质的卫生管理;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一)、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二)、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二、游泳池水消毒(一)、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二)、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三)、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2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进除藻剂。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四、游泳场所消毒(一)每班开场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五)集中空调系统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其他饮水、消毒、抢救等设施设备应定期做好清洁消毒。五、注意事项(一)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二)消毒剂置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于通风、干燥、阴冷、避光处;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入库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三)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如有条件,配制时可戴眼罩。六、公共卫生注意事项游泳池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须进行体检,持《健康合格证》才能上岗工作,并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游泳者更衣后须经保持余氯0.6毫克/升的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鞋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3固定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于每场前测余氯一次,保持控制余氯在0.3-0.4毫克/升之间;用PH试纸测水质PH值,保持控制PH值在6.5-8.5之间,保证池水的消毒;浸脚消毒池池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毫克/升;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
本文标题: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3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