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制约GX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对策
制约GX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对策研究目录1制约GX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1631.1研究开发要素...................................................................................1631.2创新管理要素...................................................................................1651.3外部环境协同要素...........................................................................1661.4生产制造要素...................................................................................1691.5市场营销要素...................................................................................1702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及对策建议......................................1712.1路径一——政府扶持主导型............................................................1712.2路径二——管理机制内涵型............................................................1772.3路径三——组织运营优化型............................................................1842.4路径四——资源整合持续型............................................................1882.5路径五——产品创新升级型............................................................1912.6路径六——生产技术创新型............................................................1961631制约GX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1.1研究开发要素1.1.1人力要素缺乏创新动力不足人力要素直接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科技创新的水平和速度,人力要素包括三个层次的人员,企业家、创新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和营销人员。GX区中小企业的平均人才素质偏低,缺少科技创新带头人和高水平的人才,企业内部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激励机制较为死板,企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如高素质人才少、结构不合理及人才流失等问题,削弱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1)人才选聘存在误区,人员培训不足。从本次调查情况看,GX区企业人才选聘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认识误区。具体表现为,企业选聘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员学历、性别、户口、是否有工作经验等外在的表面现象上,不太注意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也未充分考虑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对在职人员培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显著;二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且只重视员工的技术培训,对管理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重视程度不高。(2)人员组成和职责安排有漏洞,人才流动速度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员工岗位限制过死两个方面,由于在组织结构上的不规范,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家族式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不能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奖励体系,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3)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科技人员的比例偏低。GX区拥有的技术人才数量少,涉及的领域面窄,缺乏复合型人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有的企业缺乏市场研究人员,盲目开发项目,造成投资难以回收的局面,有的企业缺少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发的新产品不能以独特的优势去占领市场。另外,由于人才评价受论资排辈等因素影响,在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中,出现年龄结构的断档,即年龄偏大的高层次人才数量相对多,而中年高层次人才164数量少,青年高层次人才则大量流失。(4)缺乏具有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尚未形成一个高技术企业家和开发人才群。创新作为一个集管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过程,需要各样的人才,不仅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组织决策创新的全过程、具有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更是创新的关键。由于创新是一种风险投资,成本高、回收慢,投入的预期回报难以把握,再加上传统意识和自我封闭观念的限制,束缚着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许多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安于现状,过分注意短期利益最大化,重视生产经营和销售工作,忽视科技创新,缺乏明确的长期赢利目标,进行投资的企业也往往只进行单一的开发活动,很难同时从多个方向进行替代研究以降低风险,企业内部缺乏创新的动力,不能从战略高度对创新活动进行规划,制约了竞争力的提高。1.1.2资金要素缺乏创新投入不足创新的成果产业化过程,必须经过研究开发、试制和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企业良好的资金实力、筹资能力、资金运营状况能分散创新的风险,直接决定着创新的规模、强度,影响着创新决策优化和实现经济效益。日本学者经过研究指出,一个企业的R&D费用如果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那么这个企业注定要失败,如果占3%,则仅可以维持企业发展,如果占到5%,可以参与竞争,只有达到8%以上,才可能有竞争力。GX区大多数中小企业R&D投入不足的最突出表现为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低,由于规模小,实力较弱,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创新各阶段需要的长期资金,只能以企业自我积累,社会集资和民间借贷维持,借入成本较高的短期资金,而不是资金市场或风险投资,资本来源有限,加大了开发的风险。有很多科技企业尽管有很好的高科技项目,但科研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要为科研高级人才支付高额的工资,由于缺乏资金,又无正常渠道贷款,无法进行进一步的研制和开发,使企业发展停止不前。欧美等国对科研开发经费投入都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当前我国这一比重不到1%,且大部分投入在国有高科技企业及各大科研院所,中小企业所获极少。在企业自身投入方面,国外企业能达到平均5%的水平,而国内企业这一费用占165销售额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资金短缺,创新投入不足,生产效率低下,使产业化存在滞后性,直接影响科技产业集中化和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创新过程既包括在较高层次上自我开发创新,也包括有效消化、吸收引进创新或转化R&D成果。由于资金缺乏,GX区中小企业缺乏开发新产品需要的先进设备,基本的自动化生产尚不健全,企业在购买技术与机器设备方面投入经费最多,而在技术消化吸收方面投入不足,据统计,GX区中小企业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仅为技术引进费用的10%,而发达国家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占技术引进总费用的6倍,消化吸收能力低下,使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普遍较长,新产品产值的比重平均只有8%,有色金属工业不到4%,电子工业也仅为40%。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但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从技术引进走向创新,没有实现以引进“硬件”设备为主转向以引进“软件”技术为主,从根本上摆脱“引进—停滞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实现引进后的技术扩散进行相关技术更新。5.1.1.3产学研合作规模偏小且结合松散据有关数据分析显示,有33.7%的企业同社会中介组织、科技孵化器、高级院校等开展合作,有66.3%的企业没有同社会中介组织、科技孵化器、高级院校等开展合作,在和社会中介组织、科技孵化器、高级院校等开展有合作的中小企业中,有8.3%的企业合作程度非常紧密,有39.6%的企业合作程度一般,有30.1%的企业合作程度较紧密,22.0%的企业合作程度不紧密。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研发人员创新的奖励一般。多数企业未采用建立行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仅在某个新技术、新产品项目上实行单一合作,缺乏长期、深入、广泛的科技合作联系,未能建立起稳定的长效创新合作机制。1.2创新管理要素1.2.1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创新成果转化不足诺斯认为,技术和制度同时对生产和交易发生影响,技术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企业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要通过制度安排来不断生长,激励的规则和秩序,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首要条件。私营166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奢,小富即分”的现象,采用家族制管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未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模式陈旧,内在运行机制不健全,存在“一言堂”现象,创业初期许多企业能众志成城,共赴难关,但企业发展壮大后,这些所有制形式日益暴露出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等问题,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的脑力劳动没得到相应回报,不能把握创新机会,员工或不思进取,或不满意现有的分配制度,导致企业内部问题重重,制度缺陷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水平低,没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和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缺少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企业自身从事研发的人员数量少,又不能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源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创新要素的互补,难以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1.2.2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创新的动力不足企业创新意识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创造新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企业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当下GX不少中小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有的怕担风险,安于现状;有的盲目乐观,看不到潜在的危机。还有部分行业垄断和初级加工企业,仍然依靠拼资源、拼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占有部分市场,企业缺乏创新内在动力。1.3外部环境协同要素1.3.1融资渠道不畅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企业较强的筹融资能力能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歧视,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制约条件依然较紧,在资产质量、运作方式上受到限制较多,在融资、税费甚至分享电力资源等方面都与大企业处与不平等的地位,中小企业大多只能获得政府扶持资金的11%,而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费中有26%是由政府扶持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资金来源有政府拨款、信贷资金、风险投资、企业自筹资金、财政资金等,这些资金的获取渠道有政府财政、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基金管理部门、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167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高回报,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在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高度发达、多元化、多体系的资本市场,又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时间较短,技术创新基础积累不够,资信差、抵押难,形成“有项目但进展缓慢”的局面,难以从政府部门获得研究开发经费,从国有商业银行等机构获得贷款,导致创新资金严重不足。财税政策方面,中小企业不能享受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政策,在税收方面也不能给予一定的减免,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变相收费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个别部门考虑自身利益较多,还存在“卡、拿、要”的行为,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如某电力部门通过停电手段强收用电代维费,有的部门强行摊派征订报纸、杂志,某企业20014年仅被强行摊派所订的报刊杂志支出就达5000多元,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私营企业交纳的税费,少的十几种,多的三、四十种,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政府必须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市场机
本文标题:制约GX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