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树德中学袁其彬•高中《课程标准》•全国卷《考试说明》《考试说明》•目前使用的教材(近三年高考试题)把握复习的纲领性文本深研考纲、关注高考命题趋势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虽然与2017年相比较2018年没有变化,但对于考纲是不是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呢?一、深研考纲如果去比较2017年与2016年,一定会收获满满。通过比较,2017年考纲和2016年相比变化较大,但考纲里提到的变化,是不是百分之百体现在了高考卷子里?那剩下的知识点,没有体现的在卷子里的部分,今年2018年考纲依然出现了,这说明什么?这些知识点很危险!今年高考就很有可能要考察那些去年没体现出来的考纲要求!(一)《高考考试大纲》解读(2017版与2016版的比较)主要变化1、能力要求的调整实验与探究能力:原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调整后:“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1、能力要求的调整获取信息的能力:原来:“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调整后“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解读】拓展学生视野,更好的考查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出题选择更多的素材原来:“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后“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解读】将“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为“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是为了完善考核目标,进一步符合新高考中的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要求。2、考试范围与要求必考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2细胞的结构原来:“多种多样的细胞”调整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修改原因:表述更加准确,操作性强)1-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Ⅱ(修改原因:本领域发展速度,成果显著)2-4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Ⅱ(修改原因: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3-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Ⅰ(修改原因:中学阶段相关内容涉及较少)3-3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Ⅱ(修改原因:青少年爱滋病感染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国家高度重视)3-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的措施Ⅰ→Ⅱ(修改原因:落实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新的变化主要是使表述更为具体和准确,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产生大的影响,可以在后期训练中有意加强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各知识点在各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对实际生活中热点问题的关注。在后期复习中要特别关注“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强化训练,切实做到理解和运用。【解读】选考内容及要求的变化5-1原来:“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成特定的产物”调整后:“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成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新增加:“某种微生物的测定”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删除:植物的组织培养【解读】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有利于“微生物的利用”的完整考查;为命题人命题背景的拓展进行了相应的铺垫,所以在平时该部分练习的选择和命题过程应多加考虑。【说明】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课标上要求的,教材必须体现;考试大纲小于课程标准的范围,内容上做了减法;考试说明又是对考试大纲的进一步细化,对试卷结构的使用和使用的题型具体说明,内容上进一步做了减法。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材)适应新时代的高考只研究考纲是不是就够了呢?如何找准新时代高考命题趋势?关于全国卷中的“为什么”试题:2017-Ⅰ-30.(9分)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学科网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2017-Ⅰ-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017-Ⅱ-29.(9分)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017-Ⅲ-31.(10分)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2017-Ⅲ-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4)现有丙酮(沸点56℃)、乙醇(沸点约78℃)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为什么在全国卷试题中设置这么多“为什么”?2017-Ⅰ-29(10分)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2017-Ⅲ-32(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灵活运用。2017年的考纲强调了“运用”字。试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对考查能力要求高,能全面反映考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二、高度关注科学思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一、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二、围绕高考核心功能,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一)聚焦“立德树人”,上好“一课堂”,着力凸显价值引领(二)注重“服务选才”,做精“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效能(三)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教育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什么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考什么——(1)必备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原理、规律等。(2)关键能力:理解、信息、逻辑、表达等。(3)学科素养: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怎么考——(1)基础性:基础知识、基本能力。(2)综合性:多角度观察、思考、分析问题。(3)应用性: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4)创新性:创新性思维方式。“必备知识”是“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前提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这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形成重要的生命观念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科学思维”能力形成是“关键能力”中的关键科学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的思维,它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理性思维的类型有: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建立模型、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探究”是综合运用“学科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强调的是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同时也是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理性思维、形成科学态度和精神的一种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其本质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核心内涵包括探究的问题、方法、过程、结果和交流,科学探究还包括科学态度和精神。所以通过学科探究的试题考查学生各种学科素养。重视生物实验与探究活动,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做到“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并举。学生在完成实验与探究试题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出逻辑推理,这样才能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三、顺应试题导向变化,改进教学方式1、对照考纲,构建网络。2、回归教材,深化理解。3、充分练习,反思提升。四、高三后期的复习的经验交流(一)核心素养下的考点分析及预测(二)如何在构建知识网络下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思维导图在后期复习中的应用(三)非智力因素对后期复习效果的影响及突破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大纲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5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