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节约型政府(ppt 25)
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节约型政府主要内容•我国行政成本的现状•行政成本的内涵及界定•降低行政成本的措施国家税务公务员人数税收美国10万人8000亿元RMB日本5万人1.7万亿USD=14万亿元RMB中国近100万人6.43万亿元RMB表1中美日税务人员及税收比较一、我国行政成本的现状表2官民比例纵横比较年代官民之比国家官民之比隋唐1:3973日本1:150明代1:2299法国1:164清代1:911美国1:187建国时1:294中国1:30现在1:30通过官民比例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我们发现现阶段中国的官民比例严重失调,政府官员机构庞大、人员臃肿,这样的政府很难产生高效廉价的效果。二行政成本的内涵及界定•美国会计学会1951年对成本所下的定义是:“成本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量的价值牺牲。”•《行政管理学简明词典》中界定行政管理支出为: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活动所需要的预算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含国家机关经费和人民团体活动补助费)和外交支出。•《现代政府管理大辞典》中界定行政业务费为:国家行政机关为完成各项行政任务,维持其正常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开支。•李靖文宏:行政成本是指政府及其行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开支,以及由其所引发出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性损失(一)行政成本内涵(二)行政成本的界定1、从行政成本发生的主体的不同定义来看。广义行政成本: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成本社会团体中的某些管理活动;狭义行政成本: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2、根据计量的难易程度,可将其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行政成本机会成本间接成本社会成本直接成本指通过财政预算的政府各项支出的总和即相当于我们通常的财政支出。机会成本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选择某种行为时所放弃的另一行为可能带来的收益。社会成本就是指由于政府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方面的损失。3、从行政资源的合法性分类来看行政资源制度内行政资源预算内行政支出资金预算外资金中允许用作行政费用的部分资金制度外行政资源预算外资金中不能用作行政费用的部分资金制度外资金行政人员的腐败收入4、由于行政资源投向不同,行政成本结构具有可变性。不变行政成本可变行政成本工资会议费日常办公经费招待费基本设施费用(建成后的办公楼)基本设施预算(未建之前的办公楼)5、行政成本总是与行政绩效相关联的。行政成本有效行政成本政府从事行政活动支付的必要成本,是政府获取社会收益的前提。无效行政成本政府实施行政活动时支付的超量成本,即这部分成本不能创造出相应的社会效益,导致行政资源不必要的损耗。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效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可用公式表达为:行政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三、降低行政成本的措施(一)精简化趋势(二)企业化趋势(三)决策科学化趋势(四)预算透明化趋势(五)绩效化趋势(六)电子化趋势(一)精简化趋势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的政府机构。1982年以来,我国进行了4次机构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从100个减到29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到2万人。从1999年开始,省级政府和党委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年6月,经过4年多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通过机构改革,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开支,节约了行政成本。但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现在的政府机构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行政体制的改革。(二)企业化趋势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将政府变为企业,像企业那样运作,而是认为政府必须在市场导向的观念下,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创新策略,有效运用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其主要特征包括:(1)重视成本效益关系。(2)强调顾客导向。(3)强调市场机制,重视选择和竞争。(4)创新与改革。现代政府行政改革与以前不同,改革的主导理论是企业型政府理论,主张师法企业,强调创新、积极、弹性来改造传统的官僚体系,将企业经营上重视成本、品质、顾客满意等策略注入政府运作之中,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具品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企业家精神,也就是应用创新的方法使用资源,以使生产力及效用最大化。(三)决策科学化趋势“石牛搭台,活牛唱戏”,是黑龙江省安达市最近叫得最响的口号。这个享有“中国奶牛之乡”美誉的县级市,正忙着投巨资建“牛街”、筑“牛门”。“牛街”上的花岗岩石牛雕塑、拼有奶牛图案的大理石路面砖,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当地政府业已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相形之下,这个市的养牛户却因饲草严重不足、奶资长期拖欠等问题久拖不决,含泪卖掉奶牛,导致部分乡镇奶牛实际存栏数量急剧下降,农民收入降低。养牛户们面对沉默而壮实的死石牛和自己养的那些瘦骨嶙峋的活牛,不禁悲愤地发问:政府要唱什么戏行政决策在现代行政管理的地位日益突显。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影响着社会的秩序和安定。一个决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农村,过去就有“一个支书一条路”、“一个乡长一条河”的说法;在现代城市建设改造中个别地方拆迁,被老百姓戏称为“手一挥,推推推”。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认清行政决策的特点;二要遵循行政决策的原则;三要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的程序;四要运用行政决策的方法。五要建立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四)预算透明化趋势强化预算约束,建设透明政府。政府运行不透明是行政成本高的根源之一。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将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统一到预算控制之内,形成真正完整统一的政府财政预算。政府必须严格在预算的约束下配置和运作行政资源。要强化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收支程序法律化,明确预算收支的法律责任。以预算制约编制的分配,控制机构、人员和经费膨胀。改变长期以来“预算服从编制”的颠倒状态。••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通过法制化和规范的财政支出制度促进行政成本的控制与降低。•要“明资正薪”,公务员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所有各种收入透明化,杜绝在国家规定之外自行提高标准或变相发放奖金补贴等。•建立干部任期前后财产审计制度,使公务人员财产来源透明,使腐败的“犯罪成本”高于“犯罪收益”,有效遏止腐败,降低制度外行政成本。(五)绩效化趋势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政府行政从注重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从规则导向转向绩效导向,从简单追求效率到更多地关心效益。许多政府为提高绩效,深入进行包括绩效评估、绩效衡量、绩效追踪等全方位的管理,以增强政府的绩效和服务品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组长桑助来说:“不要以为忙忙碌碌的政府就是好政府,你做的可能不是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设计的这套评估体系,将用33个指标来评估政府的绩效.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大类、33项指标组成(见图表)。职能指标是评估体系的主体,这些是政府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出了问题,政府部门要直接负责。影响指标是用来测量政府管理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效、影响和贡献的。潜力指标反映的是政府内部的管理水平。(六)电子化趋势所谓电子政府,就是政府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集成,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在政府生产成本结构中,物力成本、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比重高,电子政府的建立将使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物力成本降低为最合理的有效值。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在电子政务中电子是手段,电子政务的关键不是电子而是政务。同时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他归纳为四“重”四“轻”,即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据统计:在美国由于实现政府信息化,1992年至1995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新加坡在2000年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由于借助互联网和新的人口统计计算机系统,仅动用6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7000万新元,费用节约是十分明显的。此外,新加坡政府在使用电子报税系统后,每年费用节约达到2000万新元。在欧盟,电子政务的实施至少可使欧盟国家的政府预算每年减少20%。欧盟国家每年的政府预算总额为7000亿欧元,20%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数额。结语: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在政府。而要发挥好政府的关键作用,必须从降低行政成本入手,构建节约型政府。思考:降低行政成本的困境是什么?理念困境,动力困境?参考文献:1.评估政府绩效将用33个指标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刘世昕2.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张成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33.《略论行政成本问题》黄安心《经济师》2003年(9)4.当代西方市场化行政改革述评黄仁宗5.政府行政改革趋势如何唐琦玉6.降低行政成本的思考和对策何建领导方法7.政府成本的上升趋势、原因和对策分析杨永华公共管理8.行政成本与绩效评估李家军周游湖南行政学院学报9.政府成本分析与控制杨浩然理论探讨10.如何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薛大威11.政府成本的内涵及其控制初探邹治平•谢谢!
本文标题: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节约型政府(ppt 2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6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