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瞎子摸拐子总目标:1、了解瞎子和拐子的特性,知道红绿灯标志的意义。2、练习蒙眼捉人和曲腿躲闪跑的能力,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小年段:培养幼儿的的躲闪能力。大年段:发展幼儿的躲闪能力和快速抓的能力。游戏规则:一名幼儿扮演“瞎子”,其它幼儿扮演“拐子”,“拐子”在规定的范围里曲腿行走,“瞎子”去摸“拐子”,并用自制红、绿灯控制“拐子”停与走(出示绿灯,拐子可以自由行走;出示红灯,拐子则停止不动)。当瞎子摸到拐子时,角色互换继续游戏。数次游戏后,拐子两两结合同步行走,游戏继续。选择理由:游戏玩法简单明了,趣味性强,在游戏中,可以结合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游戏,并且游戏中大班的孩子能力带动小年龄段的孩子玩起来,小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跟着大班孩子玩起来。鱼网总目标:1、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快速的躲闪。2、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小年段:能够快速的躲闪。大年段:理解游戏规则,会快速抓和躲闪。游戏规则:两个幼儿手拉手做两张鱼网(或是用纱巾),其余幼儿做鱼。幼儿一起唱“许多大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快点快点捉住它。在最后一个字时,扮鱼网的幼儿放下“鱼网”捕鱼。给捕捉到的幼儿要表演首儿歌,或者唱首歌,然后就可以扮鱼网了。选择理由:在这个游戏中,无论是大班的孩子还是小班的孩子都可以选择鱼的角色,而在里面渔网的角色大班的孩子快速奔跑能力比较强,所以这个角色大班的孩子比较适合,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不但可以提高大班孩子的奔跑能力,也可以提高小年龄段孩子的跟玩能力。贴烧饼总目标:1、练习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跑。2、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小年段:练习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跑。大年段: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围圈追逐跑得能力。游戏规则:小组幼儿围成一个圈,剩余两人在圈外,—人追逐,—人被追逐。追逐者可以随时将自己变成“膏药”贴在圈子中的任何—人,然后交换角色,由被贴的幼儿作为追逐者,继续追逐。下池塘开始捞鱼,被“鱼网”捉到者停止一次游戏。其他幼儿游戏继续。选择理由:在这个游戏中,大班的孩子可以和小班的孩子进行组合,然后在游戏中大班的幼儿可以让小班的孩子站在里圈,这样可以起到游戏中的合作作用。两人三足总目标:1、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小年段:听大班幼儿的口令前进。大年段: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游戏规则:幼儿自由分组,分成模特队和竞赛组。竞赛组分两队进行两人三足的游戏比赛,每两个幼儿的两只脚和手被绳子绑起来走路,走到指定的箩筐里拿手套给模特组的幼儿戴上,比比哪个竞赛组先完成任务,就是这次比赛的冠军队选择理由:这个游戏有难度,需要小班的孩子紧紧搂住大班的哥哥姐姐,并且能够听从大班哥哥姐姐的口令出脚。而在这个游戏中也能体现以大带小的作用,并且促进大年龄段孩子的反应能力。猜拳跨步总目标:1、提高幼儿动作的敏捷性。2、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小年段:提高规则意识。大年段:提高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自定游戏规则的能力。游戏规则:开始两人握紧双拳,参加的小朋友一起说:“猜猜猜、我们大家来猜猜”。到最后一个“猜”字停下来时,两个人伸出手的动作是:“石头、剪子、布”。其中一人做的剪子动作,另一名幼儿做布的动作,则表示剪子剪布,该幼儿为胜,并跨“4”步。其他的动作如:布包石头、石头锤剪子,不管是那一方胜都是跨“4”步。依次这样猜下去,跨过去,谁先到终点谁就获胜。选择理由:这个游戏非常简单,无论是小班的孩子还是大班的孩子都会猜拳,所以在游戏中,只要他们合作制定猜拳玩法或规则就可以立刻玩起来了,简单而有趣味性。我们邀请一个人总目标:1、感受音乐韵律,按规进行游戏。2、学会一个跟好跟好一个,按节奏进行游戏。小年段:学会倾听,一个跟好一个进行游戏。大年段:在熟悉规则的基础上,主动去邀请朋友。学会在集体游戏中与同伴协调活动。享受传统民间游戏带来的乐趣游戏规则:分甲乙两组,甲、乙双方互相唱问。之后,甲乙组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同时出列.站在一个套圈里,后面的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也依次两人站一个套圈里,(自由选择套圈的颜色)一直到最后被邀请完后。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套圈颜色组合成一个“火车”每队并选择一组幼儿做“火车头”,但“火车头”的脚上要套一个圈,然后两组站在同一起跑线,看哪队先跑到终点就是最后的胜利组。选择理由:游戏比较有趣味性,在音乐的背景下进行游戏,自主性比较强。游戏中角色意识比较分明,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强弱,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丢沙包总目标:1、发展动作的躲闪跑能力,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萌发对民间游戏产生一定的兴趣。小年段:熟悉游戏规则,学会扔的动作及躲闪能力。大年段:能正确分辨单双数,同时游戏过程中兼顾小年段幼儿一起游戏。游戏规则:幼儿分为四组,通过猜拳的方法选出每组最后的获胜者来进行丢沙包比赛,并规定时间是30秒。每一组中由获胜者做丢沙包的人,其他幼儿身上挂着单双数的号码牌,丢沙包的幼儿需要站在指定的地方向挂号码牌的幼儿扔沙包,挂号码牌的幼儿也是在规定的活动范围内活动。听到“单数”或“双数”的口令时,丢沙包的幼儿就要寻找相应的号码牌并用沙包击中对方,而挂号码牌的幼儿则要不停地跑,若丢沙包的幼儿丢错了对象,被丢幼儿可以继续游戏,若丢中且丢对的幼儿需要出列停止游戏在旁观看。选择理由:此游戏考验幼儿的倾听能力,同时扔、躲闪的技能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小年龄在游戏中可以跟随大年龄幼儿一起游戏,在玩得过程中,对“单”、“双”数有个初步的理解。在和大孩子一起躲闪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带动性,能力也有所加强。老鹰抓小鸡总目标: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提高相对方向跑的技能,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能力。大年段:能自主安排游戏角色,活动中注意跑的时候控制与他人的距离。愿意帮助中班年龄幼儿共同参加游戏,体验合作游戏乐趣。小年段:1、幼儿乐意参与游戏,主动的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玩游戏。2、能自主的分配角色,并会快速的进行躲闪。3、愿意在大年龄幼儿的帮助下完成游戏,体验互动游戏的乐趣。游戏规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配角色:老鹰、鸡妈妈、小鸡,活动开始“老鹰”手拿呼拉圈站在自己的“鹰巢”里,“小鸡”四处分散在场地上捉虫子。当“鸡妈妈”呼喊:孩子们,“老鹰”来啦,快跑!“老鹰”从“鹰巢”里跑出来追套“小鸡”,套中后把“小鸡”运回“鹰巢”。选择理由:此游戏简单易学,在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年龄段的孩子能尝试积极主动带领小龄幼儿参与游戏,尊重他人,懂得谦让,树立榜样。小年段的孩子积极参加游戏,尝试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能主动与异龄幼儿协商、初步合作,听从大年龄幼儿合理的建议。一米一米三总目标:学说童谣,按童谣内容、节奏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小年段:学会说童谣,按照节奏进行节奏。大年段:能正确熟练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带领小年段孩子,尝试用不同形式完成游戏胜负。游戏规则:此游戏两人玩,也可以多人合作玩。两人面对面站立好,游戏开始集体有节奏地念儿歌:一米一米三,三米三米三,三米连心跳,卖苹果。当念到“果”字时双方都必须以石头、剪刀、布的形式停下动作出现给对方看自己摆出的是什么地动作信号(石头、剪刀、布)。胜出方有权向对方出7以内的加减算式题,题目答对后再继续游戏。选择理由:此游戏儿歌简单、押韵易上口。小年段孩子容易掌握,并在说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按节奏进行石头、剪刀、布的练习。此时,大年段孩子可以介入,能力强带动能力弱的孩子,游戏自主性得到了体现。同时当比输赢的过程中,大年段孩子可以变幻惩罚方式,创意意识得到了加强。孵小鸡总目标:学会说儿歌,提高倾听能力和钻、躲闪能力。小年段:学会说边拍手,变说儿歌,提高钻、躲闪能力。大年段:在熟知游戏规则基础上,能照顾小年段孩子一起合作玩游戏。游戏规则: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鸡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几个“蛋”(可放沙包代替),表示“鸡妈妈”正在“孵蛋”。全体幼儿围在鸡妈妈周围边拍手边念儿歌:“老母鸡,真能干,咯咯哒,咯咯哒。生下孩子蛋宝宝,开始孵宝宝啦”。念完儿歌,其余游戏者做“耗子”,“耗子“在”鸡妈妈“身边钻来钻去,伺机取“蛋”。“鸡妈妈”可以自由转动保护身体下面的“鸡蛋”,但不能离开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时,“鸡妈妈”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在取“蛋”。游戏可玩到“鸡蛋”取完为选择理由:此游戏童趣、可以、易上手,适合不同年级阶段的孩子。孩子们在相互合作基础上,不同能力得到提高。大年段孩子能照顾小年段,带领他们一起玩。小年段幼儿能在大年段照顾的基础上尝试做“鸡妈妈”等难度较高的角色。
本文标题:混龄班游戏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0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