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说课教案设计者:李秀娟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必修第三册“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这一模块的设置,较之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一大亮点。“梳理探究”重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活动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文化现象,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学会深入思考,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锻炼其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掘、探索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特点、质疑、重点。①特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专题主要是以传递学生鉴赏文学的规律为理念,我从个性化解读的定义,个性化解读原因,个性化解读的原则三方面入手进行讲解。通过项羽的多重解读、毕淑敏阅读人鱼公主来探究个性化解读原因,接着再步入实践——抽取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三顾茅庐、窦娥冤等按照个人理解,展开想象,生发开去,来探寻个性化解读的原则。最后实战演练个性化解读《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薛宝钗的人物形象。②质疑:专题的编撰关注了高一学生的理解特点,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相依相存的逻辑。但是作为对学法的推介,少了对“个性化解读”的整体剖析,例如:什么是个性化,如何个性化等较为透彻清晰的导向。另外,虽然也结合了具体素材作品,但缺乏个性化解读的典型性。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又何尝不应该具有一份“个性化”的精神呢?突破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藩篱,才能真正开辟一条通往学识的蹊径!③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学现象,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多重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1、明了“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含义。2、掌握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则,并能结合作品加以灵活运用。三、教学设想⒈教授本文的教学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教法:(1)“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使抽象的理性化难为易。(2)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难点,把握“形象感知,激发思维”的导入,突出“感”;明确“动态教学,灵活迁移”的深入,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由“感”到“悟”浅入深出的理解层次。(3)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学法:(1)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2)合作学习法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之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在知识方面互为补充,在学习方法上彼此借鉴。这样有利于塑造高素质的富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3)电教手段:ppt课件(4)课时安排:1教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识原因首先通过项羽导入,(个性化解读是一种思维的创新,是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境界.)这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项羽。司马迁在史记中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人物形象,尽管俗语说成者为王败者寇,但千百年来,文人们从来没有停歇过对这一失败者评说的脚步.我们来看一组对项羽的评价诗,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个性化解读之原因。然后再通过毕淑敏读人鱼公主故事的体验进行补充。项羽对项羽的评价诗项羽(宋刘克庄):顿无英霸气,尚有妇人仁.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项羽(宋张耒)沛公百万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项王(宋胡宏)快战焉知霸术疏,乌江亭上独唏嘘.万人三尺惧无用,可惜当年不读书.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总结: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因:1文本的多样性,主题的多义性性格的多重性内涵的多维性启示的多样性2读者的差异性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审美品味的差异性人生阅历的差异性关注重点的差异性(二)巧设事例初识原则1.确定选题:组织全班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选出一名负责的同学,从老师所投影的题目中选择一个论题。2、活动方式:组长负责小组在收集整理中的合作协调情况和交流情况的记录,教师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向小组同学展示交流体会,组员在讨论的基础上推荐一个同学代表本组参加课堂成果展示。探究选题1、对论语的解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奥运会开幕式用孔子的这句话向世界人民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友善.(它的原意又是什么呢?)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高兴吗”我们再关注一下文革的[批判]孔丘创立的儒家学派,不仅是一个反动的思想流派,主要还是一个反动的政治集团。为了复辟奴隶制,阴谋篡夺鲁国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孔丘从鲁定公初年开始,便开坛设教,广收弟子,大肆宣扬他那套反动说教,大造反革命舆论,拼凑反革命队伍,积蓄实力,窥测方向,等待时机,以求一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要他们拉拢来自远方的反革命党羽,扩大反革命组织。(你怎样看待文革时的这种解读)二、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而三国志的叙述却只有区区数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出师表中也只有寥寥数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却整整用了三回来描述这个故事: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罗贯中的这种解读创作合适吗?)三《窦娥冤》对于《窦娥冤》这一剧的主题,应该说是早有定论了。“这部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与官吏的贪酷凶残,热情讴歌了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英勇坚强的反抗精神。”(你认为她的反抗英勇吗?)四、大器晚成《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原意是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的雕琢才能制成。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它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呢?)通过探讨学生得出个性化解读应遵循四原则正确解读尊重原创合理联想延展内涵挑战传统感悟创新联系现实独到品悟此环节通过学生的个体学习,总结解读原则,使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阅读的成功体验中,去感受这份收获的乐趣。(五)点评小结,再识原则总结:以上我们对个性化解读的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即正确解读,尊重原创.合理联想,延展内涵,挑战传统,感悟创新,联系现实,独到品悟,希望大家以此为指导,成就作品解读的多元化(六)引经据典,总结专题南宋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中曾提出:“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有关于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则,似乎就像此法中的一‘出’一‘入’,要知其玄妙,必先‘入’,否则岂不落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遗憾?但‘入’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出’,否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红楼梦》探究练习: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她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她,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本文标题:个性化解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0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