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姓名:严红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赵曦20080501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作者:严红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贾舒.孙超英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探-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5)成渝经济区地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重要的战略定位赋予了它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其自身的创新发展对于带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也是成渝经济区未来崛起的关键因素.2.期刊论文严红成渝经济区金融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西南金融2009,(2)金融创新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成渝经济区金融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支持体制不完善.加快成渝经济区金融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健全金融支持体制,完善信贷机制和风险投资市场,增强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充足的信贷资金和风险资金.3.期刊论文严红.YanHong成渝经济区金融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1)金融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成渝经济区金融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支持体制不完善.加快成渝经济区金融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健全金融支持体制,完善信贷机制和风险投资市场.增强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创新活动提供更加充足的信贷资金和风险资金.4.期刊论文贾舒.孙超英成渝经济区科技资源整合路径研究-科技与经济2008,21(5)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的路径之一.搭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成渝经济区作为科技资源密集的区域,有必要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在总结长三角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近期成渝经济区在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5.学位论文印成玲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发展研究2008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及成渝经济区成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区域,使得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开发重点,伴随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逐步推进,成渝经济区成为新时期中国西部经济增长乃至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功能定位为“一极五个基地一屏障”,即:国家新经济增长极: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区内,以成德绵经济带为主体的成都制造业集中区,以重庆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为核心的制造业集中区,在提高产业集聚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是,在中国制造业面临结构转型背景下,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制造业的绝对优势,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如何定位,如何在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壮大自己的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区内制造业产业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论文力图通过对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剖析,结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制造业比较分析,借助发展潜力和发展规模两个维度,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战略定位为“我国制造业第二梯队领头雁”;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论文结合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重庆、四川经济普查数据,建立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选择出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并对其产业布局进行全面、详细的描述及诊断,为金融危机和灾后重建宏观大背景下的成渝经济区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制造业概念界定及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战略定位;第五部分:成渝经济区优势制造业选择及布局特点;第六部分: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战略。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从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及国内制造业区域布局角度,对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第二,采用可进行地区集中度分析的产业布局衡量指标熵指数,对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各行业的地区集中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建立区域优势产业指标体系,选择出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优势产业,提出成渝经济区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帆船型”布局,并进行分析;第四,研究成渝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时,立足于产业关联理论试图将支撑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生产性服务业纳入研究视野,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88c460bf-3400-400e-b052-9e1a0082d2c0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5日
本文标题: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