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这个奇迹是靠着红军战士凭着顽强的毅力、历尽千难万险创造的。其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位老班长的故事吧!1、单音字注音、组词:掣:(chè)风驰电掣稞:(kē)青稞敛:(liǎn)收敛鬓:(bìn)双鬓噎:(yē)抽噎颧:(quán)颧骨2、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咽yè呜咽yān咽喉嚼júe咀嚼jiáo咬文嚼字3、读读下列词语肠胃病颧骨两鬓皱纹青稞喉管搪瓷碗哽咽保姆弥漫熬过鱼饵蚯蚓严峻收敛热气腾腾疙瘩搀扶粗糙瞻仰掣起奄奄一息抽噎红锈闪烁4、词语解释:支吾:瞻仰:奄奄一息: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形容气息微弱,快断气了。“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意思是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要求: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快速阅览课文,划出文章的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第二段(第3~22自然段):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第四段(第34自然段):接受任务。设法钓鱼给三个病号吃,自己滴口未沾。(班长救病号)老班长牺牲。(病号救班长)“我”保存鱼钩。怀念班长一、再读课文,合作交流,感受老班长的形象:1、本文主要刻画了老班长的光辉形象,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几处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不同的句子,这些外貌描写都说明了什么?示例:(1)三十多岁的老班长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说明老班长为了照顾战士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2、按照上面的方法,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班长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进行分析感悟。(抓住三次喝鱼汤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分析,小组交流反馈,教师及时点拨。)示例:(1)老班长偷吃鱼刺时的动作表情:“皱紧眉头”“硬咽”,体会老班长的品质。(2)老班长寻找食物:“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眼睛都瞅坏”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3)命令战士喝鱼汤是的表情:小战士不肯喝鱼汤老班长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4)老班长奄奄一息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生命垂危时想的仍然是战士和革命,凸显高贵品质。小结老班长的形象:忠于革命、舍己为人二、品味“金色”,升华情感:(1)“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鱼钩包起来,是想表达“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是为了革命胜利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教育后代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精神。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2)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人们一看到这个鱼钩,就会想起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的动人故事,就会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鼓舞和力量。(3)作者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有什么好处?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含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板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金色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老班长肩负重任弯钩钓鱼钓鱼不吃安定情绪困难重重壮烈牺牲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1、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赏析:这句话的前半句写出了老班长吃草根鱼骨的神态表情,从“皱紧眉头硬咽”可以看出这些东西下咽是的痛苦,尽管如此,老班长还是不舍的喝一口鱼汤,说明老班长心中牢记党的嘱托,心里装的只有三位战士,从中可体现出老班长高贵品质。而“我”的反映完全是惊呆了,“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则形象地写出了“我”发现事情原委时内心的痛苦。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赏析:觉得千斤重这是因为我已经知道老班长搞点吃的不容易,而且知道老班长把能搞到的一点儿东西都给“我们”吃了,而自己却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充饥。“千斤重”准确反映了此时“我”不忍喝下鱼汤的沉重心情。3、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赏析:这一段是文章的结尾,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永远向班长学习的决心,学习他忠诚革命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的革命精神。鱼钩虽然极其普通、简单,长满了红锈,但是它记录着老班长英雄事迹,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象征。他的事迹和精神将随着这个鱼钩,永远地流传,被后人所敬仰。“我”的三次哭委屈的“哭”•当课文中的“我”发现了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时,“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于是就要帮助老班长“一起找”吃的。但是,老班长不让“我”找,而且“严厉”地命令“我”“坚持走路……”,照顾好小战士。在这种情况下,“我”“扑倒在他怀里哭了”。这里的“哭”从表面上看,是“我”的意思不被老班长理解而委屈的“哭”,而实际上是“我”对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精神饱含敬意的“哭”。激动的“哭”•“我”知道了内情以后,当老班长又一次把鱼汤端来让“我”和两个小同志吃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多么难受,便“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时候,老班长又一次“严厉”地批评“我”“不要太脆弱”,因此,“我”只好“把碗端到嘴边”,然而却止不住“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这里的“哭”是“我”心中对老班长万分感动的“哭”,当然也是饱含敬意的“哭”。哀痛的“哭”•老班长钓鱼熬汤,自己点滴不沾,全给了同行的“小战士”,终于拖垮了自己的身体,有一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仍然不喝“我”端来的鱼汤,关心的仍是别人。直到最后,老班长的“眼睛慢慢闭上了”。于是,“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想一想,老班长为了同志,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此情此景,谁能不揪心扯肺?这里的“哭”,是哀痛的“哭”,同样也是对老班长饱含敬意的“哭”。•金色的鱼钩,闪射着光芒;老班长的精神,源远流长。“我”的“三哭”是对老班长的无限敬仰,也是对革命传统的衷心颂扬。二、老班长的两次笑•课文在讲了“我们”发现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之后,接着叙述:第二天,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让“我们”吃,大家怎能吃得下!老班长严肃地命令大家“吃下去”,待大家吃了,他才又露出了笑意。老班长先后的两次笑,笑得一样不一样?••前一次老班长刚端来鱼汤时的笑是故意装出来的。因为从全文看,老班长是一个工作极端负责的人。今天他端来的鱼汤“特别少”,他心里只能充满了自责,怎么会笑呢?但是他想到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想到同志们已经知道他从来不曾吃鱼,今天的鱼汤不一定能痛痛快快喝下去。因此他故意装出一个笑脸。他想用这个笑脸来创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对于后一次笑,那是真的笑了。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了,喝下去,对同志们就有好处,因此老班长笑了。但是,同志们吃的东西毕竟太少了,老班长远远不会为同志们吃了这么“一丁点儿”东西而开怀大笑,所以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没有笑容,更没有笑声,只是一点笑的意思。即使是“笑意”也仅有“一丝”。作者用词多么严密!你们认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呢?•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工作高度的负责,舍生忘死、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多。课外找《倔强的小红军》来读读。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红军当年从这里过草地红军过草地红军过草地思考: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钩”呢?2020/4/2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1.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3.注意用口语讲述。2020/4/2作业1.复述课文。2.搜集长征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本文标题:《金色的鱼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0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