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豫中医〔2009〕8号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的通知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有关扩权县卫生局(中医管理局):现将《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二〇〇九年三月十日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一、基本功能(一)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现代技术,开展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及知识。依法承担预防保健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救治任务。二、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二)设置规模。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服务人口数为主要核算依据,按照0.27张中医床位/千人口数为测算参照值,县级中医医院规模分以下3类:一类医院:人口(含流动人口,下同)<60万的,床位设置规模≥150张;二类医院:人口≥60万且<100万的,床位设置规模≥250张;三类医院:人口≥100万的,床位设置规模≥300张;(三)基础设施1、选址及建筑标准。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2、建筑规划。规划合理,满足医院业务需求。建筑密度控制在25%~30%,建筑容积率控制在0.6~1.5之间。3、占地面积。用地指标符合下表要求。(平方米/床位)建设规模150~249床250~299床300以上床用地指标1171151134、建筑面积。结合中医医院实际需求,核定为75~80平方米/床。教学医院每生增加4平方米,实习医院每生增加2.5平方米。大型医疗设备用房、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用房建筑面积按项目单列。其中大型医疗设备用房面积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执行;中药制剂室≥600平方米;中医传统疗法中心≥500平方米。(四)配套设施。满足医院正常业务运转需求,符合各项标准。应配备以下设施:1、重点区域(手术室、检验室、药品库房、制剂用房、血库、放射影像部门、特殊医疗用房等,下同),配备温度控制、通风、空气除湿、净化等设施。2、医院实行双回路供电,院区内采用分回路供电,重点区域设置自备电源。3、诊疗用房和病房配备冷、暖设施。蒸汽和采暖设备满足需要,按照建设标准配备。3层(含3层)以上医疗用房必须配备电梯,并不少于2台。上下水配备满足需求。4、消防设施、医疗废弃物、污水处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三、科室设置(五)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理疗康复科;同时设置相对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二级分科。内科:一类医院≥3个,二、三类医院≥5个;外科:二、三类医院≥3个;妇产科:二、三类医院≥2个.(六)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手术室、输血科(仅对三类医院要求,一二类医院在检验科设立血库)、放射科、病理科(一类医院不做要求)、消毒供应室、营养部(一类医院不做要求)和相应临床功能科室(心电图室、B超诊断室等)、病案室(一类医院不要求单设,可设在医务科)。(七)公共卫生科室。计划免疫科、妇幼保健室、新农合(医保)办公室、健康教育室、信息管理科、情报资料室(一、二类医院不做要求,可以与信息管理科合并)。四、设备标准(八)基本设备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给氧装置电动呼吸机多功能抢救床心电监护仪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手术器械电动吸引器心脏除颤器救护车多功能抢救床500毫安X光机移动式X光机800毫安X光机(二、三类医院)C型臂X射线机CT设备磁共振成像装置(二、三类医院)CR设备(二类以上医院)自动洗片机彩色B超声波诊断仪普通B超声波诊断仪纤维胃镜多普勒成像仪乙状结肠镜膀胱镜鼻咽喉镜纤维结肠镜电检眼镜直接喉镜动态心电图机裂隙灯万能产床妇科检查台胎儿监护仪产程监护仪人流吸引器婴儿保温箱万能手术床骨科牵引床高压灭菌设备药品柜牙科综合治疗台血球计数仪冷冻切片机钾钠分析仪荧光显微镜恒温箱血气分析仪尿分析仪酶标仪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机电冰箱超净工作台分光光度计紫外线杀菌灯肺功能仪分析天平洗衣机干燥箱电针仪穴位诊断仪舌脉诊断设备中药灌洗设备中药熏蒸设备中药离子导入仪中药雾化吸入设备中医经络治疗仪针灸针具中风治疗仪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系统中药饮片柜多功能艾灸仪戥子电子饮片称中药饮片调剂台中药煎药设备炒药机碾药、粉碎装置搅拌、混合机自动煎药包装机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系统(九)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床1张床垫1.1个被子1.2条床单2条褥子1.2条枕套4个被套2条病员服2套枕头2个暖瓶1个床头柜1个面盆2个床头信号灯1个痰盂或痰杯1个(十)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其它设备。(十一)专科所需特殊诊疗设备,应满足临床需要。五、人员配备标准(十二)工作人员数按每床位1.5~1.8人核定。(十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占工作人员总数的比例≥75%;中医中药人员数量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70%;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60%。(十四)每床位护士配备为0.4人。(十五)临床科室主任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接受系统中医药知识培训的临床执业医师,其中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科室主任按照以下标准:一类医院≥50%,二类医院≥70%,三类医院≥90%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十六)卫生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六、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十七)基本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行政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管理制度医疗管理制度医技管理制度中药药剂、制剂管理制度重点专科管理制度医院财务、物价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保、新农合管理制度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药行业标准、诊疗标准、手术规范、护理规范等各操作规范)(十八)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术前讨论制度血液使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特诊特治告知制度转院专科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麻醉科工作制度手术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重大医疗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急危重症抢救报告制度(十九)公共卫生制度妇幼保健工作制度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卫生支农制度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应急保障工作制度七、医院业务功能(二十)医疗技术1、急诊科:加入所在区域急救网络,使用中医药和现代医疗技术,对急危病人做出正确诊断和维持生命体征的抢救处理,开展内科、外科、骨伤、儿科、妇科范围内急症的救治。2、内科:使用中医中药对内科范围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进行辨证施治疗,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进行检查、诊断、规范治疗。3、外科、骨伤科:使用中医中药和现代医疗技术,对外科、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开展上腹、下腹常见手术,开展四肢、脊柱骨折的保守和手术治疗。使用中医药传统疗法对骨伤科慢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4、妇产科:使用中医中药和现代医疗技术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急症和部分疑难病进行辨证诊断、合理治疗,完成生理产科和部分病理产科的处置和剖宫产手术;对部分妇科疾病开展手术治疗。5、儿科:使用中医中药和现代医学技术正确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对部分疑难病进行诊断治疗,对常见儿科急症进行诊断和治疗。6、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理疗科:综合运用针灸、推拿、艾灸、拔罐、贴敷、中药熏蒸等疗法,使用中医专用设备,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及部分慢性疾病。对慢性病、术后患者等疾病恢复期人群开展康复理疗。7、肛肠科:综合运用中医中药和现代医疗技术,诊断和治疗肛肠疾病,对大部分肛肠疾病可以开展中医药综合治疗,对部分疾病能够完成手术治疗。8、皮肤科:综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各种常见和多发皮肤疾病。9、眼科:综合运用中医中药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检查、诊断、治疗,对部分疑难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开展眼科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10耳鼻喉科:综合运用中医中药和现代医学技术对耳鼻喉常见疾病和部分疑难疾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二十一)护理:严格执行分级护理标准,基础护理到位,危重病人的护理符合专科护理要求,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实行整体化护理。掌握专科疾病护理理论和技能,熟练掌握急救技术、药品和器械的使用。(二十二)医技科室:开展满足临床需求的生化检验、血液体液检验、免疫血清检验及部分微生物检查。开展X线诊断、CT诊断,二、三类医院开展磁共振成像诊断,开展临床需要的介入及造影诊断,开展超声波诊断。开展胃镜、肠镜、喉镜等窥镜检查、诊断和治疗。开展病理诊断(一、二类医院不作要求)。(二十三)药剂科:开展中药饮片的存储、临方炮制、临床调剂、中药煎药及中药药学指导工作。开展西药的储存、周转、调剂和临床药学指导工作。开展中西药临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二十四)预防保健和妇幼保健科:开展符合规范要求的免疫接种工作。完成法定的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开展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八、主要业务技术指标(二十五)业务指标1、治愈好转率≥90%2、入院三日确诊率≥95%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1天4、病床周转次数≥20次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6、中医病证诊断准确率≥95%7、上级医师指导优良率≥95%8、住院甲级病历率≥90%9、门诊病历合格率≥95%10、处方书写合格率≥95%11、急诊留观时间≤3天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3、急诊病人数≥全院门诊量的3%14、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护理合格率≥9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15、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每个护理单元≥2项16、院内健康教育、中医药知识宣传覆盖率100%17、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90%,合格率>80%18、甲级X光片率≥40%;合格片率≥97%;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19、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平均每次VIS≤12020、B超检查阳性率≥30%21、门诊处方中,中药处方占总处方比例≥60%。22、具备适应证的住院病人服用中药汤剂或应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100%23、中医重点专科及开展特色病证管理的科室:中医治疗率≥80﹪。24、住院病人服用汤剂且在院内煎药率占病人比例≥50%25、门诊常规单项检查如检验、心电图、超声、医学影像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26、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24小时27、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0
本文标题: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74424 .html